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本文由臺一國際智慧財產事務所(Tai E International Patent & Law Office)與七星天(MetisIP)整理。如需使用請與我公司聯系獲取授權,并注明出處。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過就專利而言,類似香港,擁有自己的專利制度和專利法。中國公民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遞交的申請,如獲得授權,并不自動在臺灣獲得保護。如申請人希望相關產品在臺灣獲得保護,申請人需要向臺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TIPO)單獨遞交專利申請。臺灣專利法保護三種專利:發明專利,新型專利(即實用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即外觀專利)。本文七星天將圍繞著三種專利類型,向各位介紹一下臺灣專利申請[1]。
一、專利類型
有關專利的種類,各國的規定和稱呼不盡相同。根據臺灣現行專利法規定,專利分為發明、新型和設計專利等三種。如圖1所示。
1.1 發明專利
發明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固有的規律所產生的技術思想的創作,以產生功效,解決問題,達成所預期的發明目的。專利法所指的發明必須具有技術性(technical character),即發明解決問題的授權必須是涉及技術領域的技術手段。申請專利的發明是否具有技術性,是其是否符合發明的定義的判斷標準;因此,申請專利的發明不具有技術性者,例如單純的發現、科學原理、單純的信息揭示、單純的美術創作等都不符合發明的定義。
1.1.1 發明專利保護的目標
發明專利分為物的發明及方法發明兩種,以“應用”、“使用”或“用途”作為名稱的發明視同方法發明。其中:
1)物的發明,包括:a. 物質,例如化合物A;b. 物品,例如螺絲。
2)方法發明,包括:
a. 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化合物 A 的制造方法或螺絲的制造方法。
b. 處理物的技術方法:例如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檢測方法或使用化合物A殺蟲的方法。
c. 用途發明(物的新用途):例如化合物A作為殺蟲的用途或應用、使用。
1.1.2 法定不予發明專利的項目
1)動植物及生產動植物的主要生物學方法
2)人類或動物的診斷、治療或外科手術方法
3)妨礙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1.2 新型專利
新型專利必須是利用自然法則的技術思想,占據一定空間的物品實體,且具體表現于物品上的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亦即新型專利是指基于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所制造出具有使用價值和實際用途的物品。申請新型專利僅限于有形物品的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非僅屬抽象的技術思想或觀念,因此舉凡物品的制造方法、處理方法、使用方法等,及無一定空間形狀、構造的化學物質、組成物,均不符合新型的定義。
1.2.1 新型專利保護的目標
新型專利保護的目標是有形物品的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其物品是指具有確定形狀且占據一定空間者,例如:扳手、螺絲起子、溫度計、杯子等,但排除各種物質、組成物、生物材料、方法及用途,例如利用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
1.2.2 新型與發明的區別
發明與新型的保護目標不同,發明的保護范疇較廣,包括物質(無一定空間型態)、物品(有一定空間型態)、方法、生物材料及其用途;新型則僅保護物品的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如表1所示。另外,發明專利須經過專利的實質審查才能取得專利權,但新型專利則不經過實質審查,而以形式審查來快速取得專利,故其本質上權利具有不安定性與不確定性。
1.3 設計專利
設計專利是指對物品全部或部分的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要求的創作,其中應用于物品的計算機圖像及圖形化用戶介面,為一種透過顯示設備顯現而暫時存在的平面圖形,該圖形本身應屬花紋或花紋與色彩的結合的性質,亦得申請取得設計專利。因此,申請設計專利所呈現的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以下簡稱外觀)的創作,必須符合應用于物品且是透過視覺要求的具體設計,才符合設計的定義。
二、遞交方式
由于臺灣不是PCT專利合作條約(PCT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締約地區,進入臺灣的申請(如有優先權)僅可通過巴黎公約,在自最早優先權日起的12個月(針對發明和新型申請)或6個月(針對設計申請)內提交。即根據臺灣專利法的規定,申請人就相同技術(或技藝)的專利申請,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國家(以下稱互惠國)或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第一次依法申請專利,以該外國申請的專利申請為基礎,于12個月(設計專利為6個月)期間內在臺灣就相同技術(或技藝)申請專利者,申請人得主張該外國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優先權日,作為判斷該申請案是否符合新穎性、進步性及先申請原則等專利要件的基準日。
三、申請要求
3.1 必須提交的文件:隨申請專利種類而不同,發明專利需提交專利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摘要及必要的附圖;新型專利需提交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摘要及附圖;設計專利需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附圖。
3.2 其他信息:專利的中英文名稱,申請人的中英文姓名及地址,發明人的中英文姓名及國籍。
3.3 申請語言:臺灣專利申請的官方語言是繁體中文。申請人提交申請時可以用指定語言的申請文本先提交申請,遞交申請后補交繁體中文譯文。在申請人初始提交申請時,專利局可接受簡體中文、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日語、韓語的專利文本。繁體中文需在自申請日起的4個月內提交,期限可延長2個月。
3.4 優先權:申請人提交的申請如要求了優先權,除該優先權是日本和韓國國內的發明、新型申請可采用電子交換外,申請人需于最早優先權日起16(發明或新型專利申請)或10個月(設計專利申請)內提交優先權證明文件,或證明文件的電子版。
3.5 委托書:針對首次在臺灣提交申請的申請人,需要提交一份委托書。發明或設計專利申請,委托書需在提交申請后的4個月內提交,可延期一次2個月;新型專利申請,委托書需在提交申請后的2個月內提交,可延期兩次,各2個月。電子版的委托書即可,無需公證或認證。非臺灣籍申請人需委托在臺灣注冊的專利代理人進行專利申請。
四、申請費用[2]
發明、新型、設計專利的申請費用分別是3500、3000、3000新臺幣(分別約為RMB837, RMB718, RMB718),如以電子申請,則可減免600新臺幣(約RMB144)。另外當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時,需收取申請實質審查費,該費用會依說明書、權利要求、摘要及附圖的總頁數和權利要求的項數進行調整,當總頁數在50頁以下且請求項在10項以內者,費用為7000新臺幣(約RMB1,674),超頁費是每50頁加收500新臺幣(約RMB120),超項費是每項加收800新臺幣(約RMB192)。
五、審查流程
5.1 發明申請
在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后,申請人或任何人如想知道該發明是否符合實質專利要件,必須自申請日起3年內提出實質審查請求。若3年內無人提出實質審查請求,該申請案即視為撤回。判斷產品或技術是否應給予發明專利,依專利法要考慮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法定不予專利的目標及有無其他不予專利的情況,其中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即常說的創造性)這3項簡稱專利三要件。
5.2 新型申請
目前臺灣對新型專利采取形式審查,也就是對于新型專利申請的審查,依據說明書及圖式判斷是否滿足形式要件,而不進行須耗費大量時間對前案檢索以及是否滿足專利要件的實質審查,所以可以快速取得新型專利。
5.3 設計申請
設計專利審查制度不采用發明提前公開及申請的實質審查制,也不采用新型的形式審查制,而是采用依職權進行實質審查制,即申請設計專利申請案自文件齊備后即指定專利審查人員進行實質審查。
六、專利權的期限
專利權期間系政府授予申請人發明、新型或設計專利的排他權的期間。說明如下:
1)發明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二十年屆滿。
2)新型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十年屆滿。
3)設計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十五年屆滿。專利權發生效力是從公告日起算,專利權期限是從申請日當日起算。例如,某發明專利申請案的申請日為2005年9月13日,發證公告日為2008年7月11日,其專利權期間為2008年7月11日起至2025年9月12日。
七、專利年費
取得專利權后,為維持專利權的有效,必須要繳納專利年費,才可以使得專利權存續,依《專利規費收費辦法》,專利年費繳交的數額,如表2所示。專利年費的金額,在應繳納時如有調整,應依調整后所定的數額繳納。而第2年以后的專利年費,應于屆期前繳納,倘未于屆期前繳納,又未于期滿后6個月內補繳,專利權自原繳費期限屆滿后失效。
本文是由臺一國際智慧財產事務所(Tai E International Patent & Law Office)與七星天(MetisIP)共同整理發布。臺一國際智慧財產事務所網址:www.taie.com.tw。臺一國際智慧財產事務所創立于1976年,為臺灣極少數歷史悠久而專精于知識產權的事務所;在各種國際刊物上的評比多名列第一級,向來信譽卓著;長期合作的事務所遍布世界,可協助申請人一站式取得全球性的知識產權保障。
[1]本文整理參考:topic.tipo.gov.tw/patents-tw/cp-784-873246-9d957-101.html
[2]本小節參考:topic.tipo.gov.tw/patents-tw/cp-707-870831-4d63a-101.html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專利申請流程: 第一步、確定專利申請的類型; 第二步、整理相關技術資料,提交專利技術交底書; 第三步、雙方簽訂代理委托協議,我方開始撰寫全套專利申請文件; 第四步、向國家專利局提交專利申請文件,拿到專利受理通知書; 第五步、 領取專利受理通知書,專利申請階段結束; 第六步、發明專利審查階段(發明專利有這一步工作,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沒有這一步)
···································^^····································
首先要確定你的產品能申請哪種專利,然后再根據每種專利的具體要求去申請。必須具備的是申請人的資格證明文件,申請書,設計者的身份證復印件。如果是外觀專利的話提供產品的六位視圖照片,如果是實用新型或者發明需要提交權利要求說,說明書等。當然,發明的要求是最嚴格的。 外觀和實用新型一年左右會下發專利證書,發明的時間要長一些,至少3年左右。 個人申請的可以申請費用減免 針對你的情況,如果是卡通形象,如果僅僅是個圖形,沒有具體的產品那你要考慮的是申請版登記,而不是專利,因為外觀專利針對的是產品。
···································^^····································
專利申請的費用主要是申請費和專利審核的時候的審核費以及專利的每年的年費。 一般的是找當地的代理機構去代為申請。 大概1500到3000左右。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圖片來源:中國財經圖庫
先來看深圳公布的2017年經濟數據:預計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2.2萬億元,增長8.8%,出口實現全國“二十五連冠”!
2.2萬億!!!正是這一數據徹底點燃了市場熱情,也點燃了一個年輕城市——深圳的自豪感!
緣何?
先來看2016年GDP全國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屆時深圳才位居第五。
修訂前
1月11日,廣州宣布預計2017年GDP為2.15萬億元。此外,有專家預測,樂觀估計香港2017年GDP也不會超過2.18萬億,深圳的研發支出要遠超香港,故深圳GDP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新加坡2016年GDP為2969.66億美元,而新加坡最新公布的2017年GDP增速為3.5%,折算人民幣約2.1萬億元。
深圳公布的2.2萬億,一舉超過了廣州和香港,成為全國第三大GDP強市,而且也超過了新加坡。
歷史數據顯示,1980年深圳GDP不足3億元,短短30多年后,深圳GDP已然超過香港和廣州。一起來看下,深圳在這30多年間,牛的十大理由。
2017年6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共同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5次報告”。報告顯示,深圳、香港、上海等位居2016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前三位。
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
深圳、香港、上海、臺北、廣州、天津、北京、澳門、蘇州、武漢。
宜居競爭力指數十強:
香港、無錫、廣州、澳門、廈門、杭州、深圳、南通、南京、上海。
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十強:
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澳門、青島、大連。
深圳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多的上市企業,與其完善的企業群和產業鏈分不開關系。
深圳培育出平安、華為、招商銀行、萬科、正威國際等世界500強企業,還擁有一批優秀本土企業,如騰訊、比亞迪、順豐、中集、華僑城、大疆、華大基因、中興等,各具特色,也基本都成長為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此外,深圳還吸引了半數以上的世界500強企業的入駐。
如今的深圳,有著非常好的產業集群,以深圳科技園為例,很多企業聚集在此,這使得企業跨界合作成為可能。可以幫助不同類型的企業節省成本,完善產品線,豐富產品功能。產業集群能夠把多個實業組合在一起,這種條件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2017年,深圳先后有順豐控股、華大基因、深南電路、金龍羽、周大生等知名企業上市,進一步壯大了深圳上市公司方陣。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A股市場共擁有3473家上市公司,按全國城市分布來看,北京市擁有307家,位居全國第一;上海市擁有275家,位居第二;深圳市擁有272家,僅次于上海,暫居第三。
此外,2017年是A股市場IPO大年,同樣也是深圳本土企業集中上市的大年。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2017年新增的上市新股中,深圳市IPO企業占40家,占全國IPO總數的9.13%,占廣東省98家的四成。
深圳不僅上市公司數量搶眼,上市公司A股市值也一舉超過了上海,位居全國第二。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因央企總部絕大多數都在北京的原因,北京A股上市公司市值高達14.28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深圳憑借5.54萬億市值超過上海位居全國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市值合計僅限于A股上市公司市值,未包括在港或海外上市的深圳企業。若將這一數據合并計算,深圳將拉開與上海的距離。最新數據顯示,在港上市的深圳本土企業——騰訊控股市值高達3.38萬億人民幣。
此外,深圳還擁有一批暫未上市的優秀企業,如華為、大疆科技、正威國際、柔宇科技等,這些也都是行業內隱形巨頭。
2017年,深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步伐加快。深圳發布公布的2017最新數據顯示:
掛牌成立3家諾獎科學家實驗室等,深圳網絡空間科技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獲批建設;
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3%;
新增市級以上各類創新載體195家,累計達1688家;
國家級高薪技術企業新增3193家,累計達11230家;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2%,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6%、占GDP比重提升40.8%。
當前,PCT(專利合作協定)申請量已逐漸成為衡量國家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反應一個國家和城市綜合實力的表現。
先來看2015年數據:
深圳PCT專利申請量為1.33萬件,占全國申請總量的46.9%,“十二五”期間累計申請量超過5萬件,是“十一五”申請量的3.2倍,年平均增長率達10.9%,已經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再來看2016年數據:
深圳PCT專利申請量增長約50%,占全國一半,并先后斬獲國家科技獎16項,其中深圳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13家,是2015年增量的3倍。
對于一線城市的房價,多數投資者已是望房興嘆,當然,深圳也不例外。但與其他城市不同,深圳對于房地產行業的依賴程度遠遠低于平均水平。
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比重可以看作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增長對地產投資依賴度的指標。比重越高,說明地產投資依賴程度越嚴重。
據中國房地產報統計,在30個典型城市GDP對地產投資依賴度(2016年數據)排行榜中,僅深圳這一數值為9.01%,其余29城均超過10%合理值。
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興、因人才而盛的城市。
在2016年兩會上,前深圳市長許勤答記者問時指出,“十三五”規劃里有引進培養人才舉措,人才對城市持續競爭能力,是最關鍵的。由組織部推動的人才引進計劃,設立了11億專項資金,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一流人才,這些技術的形成,能形成新的企業,新的研發機構,新的產業。
2017年8月下旬,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深圳的人才立法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而且,根據《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規定,從2017年開始,深圳將每年11月1日定為深圳人才日,并以立法形式予以確定。深圳人才公園也于2017年11月對外開放。
所謂政府效率,即公共管理績效,是指政府從事公共管理過程中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資源實現政府最優產出,達到預定行政目標的水平和能力。
圖片來源:中國財經圖庫
《2016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顯示,廣東省及深圳市分別居省級及市級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首位。
2017年12月23日,《2017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數據顯示,北京市、廣東省等位列全國省級地方政府效率20強;深圳市、舟山市、珠海市、廈門市等位列全國地級市政府效率100強。
“有一種藍叫做深圳藍”,成為北方霧霾天氣時,深圳小伙伴的刷屏底氣。
證券時報記者 張欣然攝
霧霾天氣成為近年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重慶、成都等一二線城市頻繁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后,空氣質量問題成為人們最為擔憂的話題。
深圳市氣象局發布的《2016年深圳市氣候公報》顯示,2016年共記錄到灰霾日27天,比2015年減少8天,為1992年以來最少。過去30多年深圳的大氣環境質量經歷了先惡化后好轉的歷程,灰霾日數先升后降,大氣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此外,公園多成為深圳的一張名片。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922個公園,是全國公園數量最多的城市。2020年將達到1000個,2公里范圍內能看到一個公園。截至2016年底,深圳綠化覆蓋率為45.08%,人均公園綠地為16.04平方米;全市建成綠道2400公里。
百萬用戶都在看
多家券商人事調整緊鑼密鼓!20位重要高管去職,70、80后少壯派接班,中信海通光大華融這幾家最典型
合作僅33天的開戶導流叫暫停!工行與東方財富證券為何也突然按了暫停鍵
從下跌到平倉到底多憂心?最嚴股票質押新規落地!2個月后實施,細說10大核心變化
這些股票閃崩原因找到了!多家信托公司夾層場外配資業務被叫停
吃了“注水GDP”,百姓的幸福感不會提升, 為何是在今年紛紛擠水分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后點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