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創業界可能最懂互聯網和會計
會計界可能最懂互聯網和創業
互聯網界可能最懂會計和創業
第1篇
作為一名10年經驗的草根連續創業者,一路走來碰過無數的坑,每每與初次創業者們交流時,總能發現很多人在走我們當時走的彎路;
這些彎路教科書上不會教你,因為理論和實務永遠是有差距的;創業大伽不會教你,因為當下的環境與他們創業時已經大相徑庭;你身邊的創業者也不會教你,因為他們可能在走和你一樣的彎路;
經常與創業者分享交流,我決定把這些心得用文字的形式寫出來,能讓更多人看到,盡量幫助創業者在創業路上少踩一些坑;
——這就是我整理《創業路上的那些坑》文章系列的初心,寫得不對的地方請回復告訴我,我會第一時間修正。
本系列不會討論你如何發現痛點,解決方案,商業模式等內容,我僅會針對創業路上將碰到的通用性問題展開討論,包括公司注冊、IP保護、股權分工、融資過程、財務處理等。
作者介紹老非,本名黃非,就是“掃黃打非”的黃非,連續創業者,200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2002-2006在廈門天健華天會計師事務所任職,2006-2014年作為創始人創辦尚科網絡,2014-現在作為聯合創始人創辦請他教。
正文雖然創業的起點在于痛點的發現,創始人拉上一幫人成立團隊要開干后,關于公司注冊的問題馬上就提上議程了,公司注冊看起來很簡單,找個代理公司辦理就行了唄,如果你不加以重視,你給自己挖坑的路程就此開始了!
很多人覺得,什么時候注冊公司問題都不大,所以就等萬事俱備后挑個黃道吉日再來注冊公司。其實一旦團隊穩定后,公司越早注冊越好。
WHY?因為公司是一個法律主體,你要用這個主體做很多事,比如微信公眾號你要早點搶注保護,公眾號的所有人是不能轉讓的,你不能用個人的形式注冊后再考慮轉讓給公司;你要招人,像拉勾這樣的平臺,沒有營業執照是無法申請賬號的。此外還有App Store的申請、注冊商標申請等等。
如果你要做新三板或者IPO,對于公司成立的年限是一項硬性要求,新三板一定要公司成立2年后才能上。因此時間點方面公司要越早注冊越好。
2.字號的取名在《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中,已經對字號要求作了詳細的規定,對于字號的合規性在此不多作說明,建議考慮到以下幾點:
(1)如果你的公司是產品型的,公司的字號和產品名稱可以考慮不一樣,WHY?因為你的公司很可能會做多款產品,即使只做一款,也有可能會公司轉型做其他產品的問題。比如優酷的公司名是合一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360的公司名是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萬萬沒想到(對不起舉這個粟子是因為我是他們家的腦殘粉)的公司名是北京萬合天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2)如果你要用產品品牌作為公司的名字,建議查一查注冊商標和域名還在不在,域名方面最好.com、.com.cn、.net、.cn都還在,如果已經被人囤起來了,要考慮你是否能承受那個價。中文域名基本沒用,不要被賣域名的忽悠了。關于注冊商標的問題我會在“IP保護”的文章中詳細說明。
(3)公司字號是蠻重要的,所以一旦取好,千萬不要輕易變更,那樣成本很大,如果你變更了公司名稱,會涉及到注冊商標、域名、著作權等各類事項的變更,消耗公司的內部資源。
(4)工商提交字號預審核時,股東一定要和你后續注冊時一致,要不然要作相關說明,可能要多跑一趟工商局。
(5)字號不等同于注冊商標,相同的字號在不同的地方(通常以市為單位)可以不同的人申請注冊公司,因此如果以字號為品牌的公司,一定要記得公司成立后要申請注冊商標。
3.公司的類型選擇公司類型包括行業(經營特點)和組織形式,以下分別說明:
(1)在互聯網+如此盛行的今天,你的行業形式最好和互聯網相關,盡量用互聯科技、信息技術、網絡科技、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作為行業特點,這樣比你的商務咨詢、貿易、工貿等高大上多了,你的客戶也不會覺得你是很傳統、土掉渣的公司。
(2)組織形式大家基本上選擇的是有限公司,但是建議除非萬不得已,千萬別注冊一人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雖然股東比較簡單、省事,但是一旦你注冊了一人有限公司,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這一條就會增加你很多工作量。當然如果你的公司要全資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是很好的組織形式。
(3)關于期權池平臺公司的注冊問題我將在后續文章中說明。
4.注冊資本的大小2006年的新公司法修訂后,注冊資本可以不實繳和驗資,改為認繳制,認繳制規定注冊資本可以隨時轉入公司,這就使得很多創業者覺得,反正這錢什么時候交都行,把注冊資本搞大些,顯得公司有實力,有面子,所以動輒注冊個500萬、1000萬甚至幾千萬的公司,殊不知給自己挖了個超級大坑。
因為即使是認繳,這錢遲早要往里面填的,而且萬一在經營過程中公司出現了糾紛,引起了官司賠償,法院是會讓你追繳你的認繳資本的。也就是說雖然公司的注冊資本是認繳制,但也不能太任性。
舉個栗子,公司注冊資本金1000萬,你占70%,也就是認繳700萬,假如以后公司負債5000萬,公司資產資不抵債的,你作為股東,必須以認繳的出資額即700萬為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如果你公司注冊資金金100萬,你只需承擔70萬的連帶清償責任,哪怕公司欠1億。這不是危言聳聽,國內已經有很多類似案件發生。
當然注冊資本也不是越小越好,比如你注冊個3萬元的公司,通常會受包括銀行、客戶等方面的不太待見。
此外,如果你所從事的行業有需要前置、后置審批的,一定要注意注冊資本的金額大小要符合審批要求,比如你要做全國性的SP(比如短信代理),注冊資本就要求1000萬以上。
補充說明一下,很多傳統企業注冊資本喜歡做很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招投標時甲方要求注冊資本大小的硬指標,所以他們喜歡注冊1001萬、10001萬這樣的公司,因為甲方有時要求投標公司需要1000萬以上(不包括1000萬)。這段是題外話了。
那么問題來了,注冊資本整多少比較適合呢?針對需要不斷融資的創業型公司,我個人建議根據自己預期的融資大小,金額定在3-100之間為宜(如果前面只注冊了3萬,后面作增資會很方便處理,關于如何增資,關注我以后的文章哦)。舉個粟子:
(1)你有3個合伙人,都是屌絲,自己沒啥錢,股權比例分別是70%、20%和10%,擬在種子或者天使輪融200萬,那么建議你注冊資本用100萬。
(2)談定了種子或者天使投資人,擬投后出讓20%股權,投入200萬,第一輪的投資人基本上是個人,你可以要求投資人把200萬的投資款,其中30萬作為增資(不是轉股)打到公司賬上,另外170萬轉你個人,預留50萬作為沒有發票的賬外支出,剩下120萬按70%、20%和10%的比例分配給創始股東,由這些股東分別打到公司賬上。
(3)這一輪實質上投資人和原始股東其實都是增資,最終注冊資本變成150萬,而所有股東都實現了認繳。
這個過程有些注意點,比如投資款通常是由個人卡轉到公司銀行賬戶,請務必要注明“投資款”,才能充分說明你已經實現了認繳,否則以后很難說明清楚你是否個人借款還是投資款。
此外,外部投資人實際出資是200萬,但是工商登記只出資了30萬,未來他在轉讓股權時是會吃點虧,多交些個人所得稅的,但是越早期的投資人后面的投資回報率通常會很大,差不了這小錢的。
有關融資過程中的注冊資本變更事宜,我后面將會在“股權融資”的專題中詳細描述。
5.其他注意點雖然公司注冊現在手續流程簡單了,但是個人還是建議找家代理公司來代辦,這樣可以少走些彎路,因為自己準備材料還會有很多細節不清楚,會花時間多跑幾趟工商局(舉個粟子,很多人自己辦理時,會按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份“股東章程”,沒有按工商的標準范本來,這種情況有些地方工商不受理,有些要讓你多等幾天)。目前代理機構收費通常也只要幾百塊,可以讓你節省時間投入到創業業務中。
代理公司除了幫你準備材料外,還會代你跑腿,除了刻章時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去現場外,基本不用自己跑動了。
公司注冊流程通常是3-4周左右,如果有時為了融資需要,要盡快拿到錢,這時候代理機構也馬上起作用了,多花點錢搞個加急,通常第二天就能拿到營業執照。
當然找代理機構他只會按流程辦事,他們不會告訴你上述說的那么多注意點。
最后提醒下,特別是南方比較忌諱數字4的創業者,事先和代理機構協商好提交材料的時間,免得你的營業執照上的公司成立日期是4日、14日、24日,讓你心里不舒服。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隨著國內并購重組以及“新三板”等資本市場的持續火熱,如何搭建適合自己的“持股平臺”廣受投資者關注。持股平臺的搭建需要考量眾多因素,諸如,稅收成本、投資者的近期以及遠期目標、目前公司的股權結構、法律風險隔離、行業監管要求,等等,但是,稅收成本一定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本期,華稅律師結合為客戶服務經驗為您解讀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持股平臺(本文主要基于稅負的視角)。 基于稅負成本以及資本運作等方面的考慮,跨國公司在全球投資過程中,無一不重視架構的搭建,選擇適合自己的持股平臺,比如,很多跨國巨頭通常把香港、新加坡作為進入東亞以及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搭建持股平臺公司。一般而言,“持股平臺”的搭建應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稅負成本。運營、資本運作、投資退出各階段的稅負成本是否最優。 2、法律風險。比如,選擇合伙制作為持股平臺的類型需要充分考慮它“無限責任”的屬性帶來的潛在法律風險。 3、現有架構。對于已經運營的公司而言,頂層設計通常不現實,現有股權架構是一切搭建的基礎。 4、未來功能。常見的如,股票“套現”、境內外收購等等。 一、自然人直接持股型 這一組織形態,在各個階段的稅負成本分析如下: (1)在運營階段,公司層面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個人分紅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2)在資本運作:自然人股東作為主體進行并購重組,交易雙方無法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的要求,交易稅負成本巨大;整體來看,由于現有公司承載基本運營功能,該架構不利于公司橫向、縱向的擴張,也無法進行避稅的安排。 (3)在投資退出過程中,股權轉讓退出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尤其,并購重組出現三級子公司后,投資退出,需要先交納一道25%的企業所得稅,然后再繳納一道20%的個人所得稅,稅負較重。 當然,這種架構,其實算不上持股平臺,是很多創業者最初采用的組織形態,也是最為廣泛的一種模式,對于安安穩穩“過日子”的公司而言,基本滿足需要,老老實實納稅,踏踏實實做人。 二、有限合伙型持股平臺 由于合伙企業在稅收上被視為“透明實體”,直接針對股東納稅,實行“先分后稅”,因此,本質上與第一種類型并無實質差異。并且根據《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的規定,合伙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稅額的范圍是“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注意:這意味著,即使不分配利潤,也要交稅,華稅遇到很多這種案例)。 2006年有限合伙制度確立后,其被廣泛應用到VC、PE等投資公司平臺,主要原因在于,相比較于公司型投資平臺,尤其在投資退出時,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06365只交納一道個人所得稅,有其特殊的優勢。典型案例如: 1、兆馳股份。2011年9月,控股股東深圳市兆馳投資有限公司遷往新疆,更名為新疆兆馳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2、海康威視。第三位和第五位的大股東于2011年6月將注冊地由杭州變更為新疆烏魯木齊市,成為有限合伙企業。 三、公司型持股平臺 相比較于自然人直接持股,該類型在資本運作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持股平臺公司僅僅作為投資擴張、資本運作的平臺,在實現橫向、縱向擴張時,對現有實體運營公司架構不會造成沖擊,同時,可以積極申請特殊性的稅務處理,降低交易的稅負,降低交易雙方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資本運作的順利推進。 現行稅法規定,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無需繳稅,所以對公司的分紅,不會增加稅負,缺陷在于,投資退出過程中,需要交兩道稅。典型如,一些公司股改上市,基于《公司法》的特定要求,數百人甚至數千人的公司員工通過持股公司持有的股份,公司上市后,限售股解禁,公司層面先要交一道25%的企業所得稅,個人層面還需要交一道20%的個稅。 現實中案例,如2007年中國平安公司數千名員工股東通過三家持股公司代持數百億市值的股票,3年后,限售股解禁,按照稅法規定需要交兩道稅,迫于稅負壓力,持股公司進行稅收遷移,將注冊地由深圳遷移至西部地區,才解決了這一難題。 四、引入低稅負地區持股平臺 在前述持股平臺的基礎上,可以將持股平臺注冊到有稅收優惠(以及財政返還等)的低稅負地區,尤其部分地區對符合條件的公司出臺了免稅以及財政返還的政策。尤其,對于注冊于低稅負地區的公司型持股平臺,不僅可以實現資本運作的便利性,同時,可以享受投資退出的低稅負,也為合理限度內的避稅安排提供了廣闊空間。近期,典型的案例有: 1、上市公司“北京匯冠新技術股份”控股股東“北京丹貝投資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西藏丹貝投資有限公司”; 2、上市公司“廣東金剛玻璃”控股股東“汕頭市金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變更為“拉薩市金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 3、上市公司“焦作萬方鋁業股份”的控股股東“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吉奧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更名為“西藏吉奧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國家國家針對西部地區尤其自治區,出臺了較多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力了眾多的東部公司紛紛注冊,進行架構調整。 部分新設基金公司,直接將注冊地選擇在西部地區,如近期國內首家由專業人士發起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直接將注冊地放到拉薩的柳梧新區,與前三個公司注冊地址在一棟樓上。
···································^^····································
1、注冊有限責任公司,一般規定公司名稱格式為:行政縣市名+公司名+行業類別名+有限公司 2、“藥材開發”字樣一般不允許,涉及藥類一般需要專項許可證書。你可以向當地工商部門咨詢。 3、“開發”過去有公司用,現在一般不允許用了。建議用XXX商貿有限公司較好。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你看好國資入股民營影視公司么??
更多文章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