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隨著我國科技型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進入全面創業時代,創業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涌入市場,為了在全新的時代更好更快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其中就有 雙軟認定 。
軟件產品評估
一、評估條件
國產軟件產品評估,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申請單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2、申請單位軟件產品在我國境內開發,且擁有該軟件產品知識產權;
3、軟件產品經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認可的軟件檢測機構檢測合格;
二、命名規范
1、軟件評估名稱應有三個部份組成: 企業品牌 + 軟件產品的用途和功能 + 版本號
注:企業品牌可以是企業的‘商號’,或是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商標’號,使用商標的須提供商標注冊登記證明。
2、軟件產品名稱應以‘軟件’結尾,如:**** 軟件 V1.0。非系統軟件不得以系統軟件結尾;
3、一般不得以全外文命名;
4、軟件產品名稱不宜太長,一般在15個漢字內。
三、評估材料
(一)軟件產品評估申請表(申請企業應當登錄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雙軟評估”平臺,在線填寫,經初審通過后方可打印);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企業公章);
(三)軟件產品在我國境內開發及申請單位擁有知識產權的有效證明,即著作權證書(可在協會“雙軟評估”平臺一并辦理);
(四)評估前已由第三方進行測試的軟件產品所出具的檢測證明材料;
(五)協會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注:所有書面材料一式一份
一、評估條件
(一)依法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成立的企業;
(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關系且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職工人數占企業當年月平均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當年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0%;
(三)企業擁有核心關鍵技術,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且當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企業銷售(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金額占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四)企業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
(五)企業主營業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軟件產品擁有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認可的軟件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證明材料和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頒發的《軟件產品評估證書》;
(六)企業具有保證設計產品質量的手段和能力,并建立符合軟件工程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提供有效運行的過程文檔記錄;
(七)企業具有與軟件開發相適應的生產經營場所、軟硬件設施等開發環境(如EDA工具、合法的開發工具等),以及與所提供服務相關的技術支撐環境。
評估程序
軟件產品評估/軟件企業評估每月受理一批。
以上就是擎標在線整理的上海市關于雙軟認證需要滿足的條件,上海的軟件企業如果想要申報雙軟認證可以參考。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得稅減按15%征收 雙軟 指軟件產品、軟件企業。 所得稅兩免三減半 成為誠科信VIP會員,免費雙軟服務 免費成為高新認定企業請咨詢 誠科信咨詢 誠科信創新基金 誠科信高新認定 誠科信
···································^^····································
辦理雙軟認證可以享受國家稅收的優惠政策,以下是有關雙軟認證的優惠政策,有關雙軟認證申請方面的資料您可以搜下【漢唐雙軟】里面都是一些辦理的材料。 軟件企業認定的優惠政策: 經認定的軟件生產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對我國境內新辦軟件生產企業經認定后,自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軟件產品認定的優惠政策: 軟件產品經登記生效后,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
···································^^····································
國家為鼓勵企業創新而出臺的鼓勵政策,對增值稅及所得稅上都有相應的優惠,企業通過認定之后,可以享受優惠政策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6%;服務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3.88%;服務業稅收同比增長103.38%;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同比增長50%;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17%……近日,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曬出半年成績單,部分指標逆勢飄紅,多項數據大幅提升。
2016年至2019年,如皋高新區在省級以上高新區排名由第37位晉升至第20位,位列蘇中蘇北省級高新區第一。“要當一流園區就要時刻葆有勇爭第一的決心和干勁!”如皋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石兵說,如皋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吹響“奮力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沖鋒號,作為主功能區的如皋高新區將當好排頭兵,為如皋江北爭雄、南通挺進萬億俱樂部提供強勁支撐。
昂揚斗志,項目拼搶快人一步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大項目、好項目等不來、靠不來,只有在項目拼搶賽中先行一步、快人一招,才能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以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如皋高新區成立由黨工委書記掛帥、管委會主任任組長的招商領導小組,設立了北京、上海、深圳、蘇錫4個駐點聯絡處、2個流動招商局,形成了條線、部門、村(社區)全員參與招商的“1+4+2+N”招商體系。在招商領導小組的統籌組織下,駐點招商始終突出“精準”理念,流動招商始終突出“統籌”要求,各部門、社區和個人始終強化“主動”作風,項目服務始終做到“全流程、一條龍”,形成了前后方整體聯動、大中小全面突破、產業鏈延伸配套的招商新局面。
上半年,如皋高新區成功招引落戶毅普騰半導體等10億元以上項目3個,招引澄瑞電力科技等億元以上項目2個。目前,該區在手在談10億元以上項目9個、5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及產業匹配度高的億元以上項目8個。
項目“腳步”紛至沓來,還得益于如皋高新區早定目標、早明思路、早作行動,以早促快、以快落“實”,做到信息跟蹤實、項目洽談實、落地服務實。早在去年,高新區就提前研究謀劃2020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確保全年項目落戶不少于20個,其中50億元項目1個、20億元項目3個,10億元項目4個。
“下半年,高新區要繼續昂揚斗志,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緊緊圍繞產業鏈強勢組織招商引資,主攻重大產業項目,力求在100億元以上項目上取得突破。”石兵說,全區將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激光設備及智能制造產業項目,突出投資體量、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等指標,加快引進一批成長勢頭好、畝均產出高的優質項目。
以“才”引商,崛起軟件業發展高地
“我國軟件人才缺口約600萬,軟件行業各細分領域幾乎‘全線’缺人!”8月28日,省軟件產業產才融合沙龍在南京舉行,工信部信發司軟件處調研員傅永寶報出一組數據,在場眾多軟件企業都紛紛表示“缺人”。
距離南京200多公里外,如皋軟件園集聚有近60家雙軟認證企業和160多家信息服務外包企業。“這里人才充足,基本不用為‘缺人’發愁。”蘇州工業園區凌志軟件如皋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晨說,穩定的本土人才隊伍、較低的用人成本,是他們選擇落戶如皋軟件園的主要原因。
如皋高新區前身為江蘇省如皋軟件園。2009年,如皋審時度勢,果斷布局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成立如皋軟件園,成為當時全國縣級層面軟件園開發建設先行者。
十余年發展,如皋軟件園經歷了“小雞變鳳凰”式成長歷程,從起初的呼叫業務為主,形成了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文化創意、短視頻制作、游戲開發、膠片電影修復以及網絡直播等多種業態共同發展的產業生態,2018年建成了南通唯一的省級文化產業重點示范園區。園區從業人員達到2萬多人,較成立初增長10多倍,成功引進落戶小咖秀、凌志軟件、順豐通訊、攜程科技、永旭地理信息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目前擁有企業302家,累計完成服務業應稅銷售34.7億元,離岸外包執行額1.6億美元;先后榮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國十佳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園”“中國服務外包十強園區”“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領軍產業園區”等稱號,其中“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稱號為目前全國縣級市中唯一。
軟件產業發展關鍵靠人才。建園初期,如皋軟件園也曾遭遇區內企業招不到人的困境。“縣級層面創辦軟件園,在規模體量、行政層級、運營能力上存在先天不足。”如皋市軟件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沈劍梅介紹,園區加快去行政化步伐,全力拼搶國家級“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牌子,并以此引來青軟實訓、中軟國際等一批培訓機構,為實現軟件人才自給自足提供可能。目前,中軟國際、青軟實訓每年就能培訓6000名左右軟件從業者。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如皋軟件園配套建設14萬平方米人才公寓、5.7萬平方米奧體中心、2.6萬平方米時尚街,龍游湖公園、外國語學校、鄰里中心等一應俱全,為青年人才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目前,園內軟件及相關企業人才本土化率已高達70%以上。
如皋軟件園成立至今,如皋歷屆領導班子嚴格按照園區定位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軟件園始終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如皋軟件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靠的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在布局新產業中不斷抓住先機、走在前列的拼勁和干勁,以持之以恒的戰略定力,探索出了一條縣級城市建設軟件園區的成功路徑。
創新為核,集聚高質量發展優勢
8月12日,如皋17個重大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220億元。其中,投資100億元的正威國際5G新材料產業園,無疑是本次項目建設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大塊頭”。
“項目不僅要‘大’,而且要‘新’,科技創新是如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動力’。”如皋市市長何益軍說,該市歷來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今年,在重大項目建設及招引中加入科技指標,對不屬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支持且沒有創新團隊的項目“一票否決”。在如皋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上,如皋市委書記張建華提出,高新區要以“區街分設”體制機制改革為新起點,聚焦產業發展主責主業,全力突破重大項目,在如皋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中扛起硬核擔當、展現頭雁風采。
去年10月,第二屆中國·如皋第三代半導體及智能制造國際研討會上,如皋高新區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江蘇卓遠半導體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中烏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三方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晶體制造智能裝備及功能性晶體材料設備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究。
“材料受制于人、長期依賴進口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短板,原因在于科研與企業生產相分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子才認為,如皋著力培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牽線企業、科研機構共筑協同創新高地,可謂抓到了點子上。
第三代半導體是如皋高新區重點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近年來,該區引進海迪科光電、卓遠半導體、秦烯新材料等第三代半導體龍頭企業,依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不斷深化科技研發,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目前,如皋高新區第三代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保持30%以上年增速。
如皋高新區是如皋科技創新主陣地。去年,全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3.3件,獲批江蘇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有省級以上科技公共服務平臺1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1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12所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已落戶園區,近五年與園區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累計79項;區內53家企業被認定為省民營科技型企業,33家企業完成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備案。
強化載體建設,濃厚“雙創”氛圍。如皋高新區總體規劃設立“一區多園”,即高新區發展集聚區,2.5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光電科技產業園;與丁堰鎮共建現代智造產業園區,聚焦發展智能裝備、智能家居、環保科技等特色主導產業;與下原鎮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園,招引醫療器械、智能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產業。
“今年,科技創新指標在南通考核中的比重提高,我們要更加強化抓創新、謀創新的工作導向,把精力向創新集中、力量向創新集聚。”石兵說,該區將進一步推動企業與高校、研究院所掛鉤合作,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加快構建“一區多園”創新平臺體系,建設長三角北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園,把越來越多創新資源轉化為高新區創建“一流園區”的競爭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勝勢。
來源:新華日報
相關鏈接:
科技園區 | 擔當主體職能 激發創新動能 深耕“試驗田”,南通開發園區再出發
科技園區 | 江蘇軟件園借力軟博會打造創新生態
科技園區 | 泰州醫藥高新區“二次創業”再出發 新動能助力科技攻關“從0到1”
科技園區 | “先進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暨工業4.0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溧陽)”在江蘇中關村高新區揭牌成立
高質量建設創新型省份
微信公眾號:JiangSu_ST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