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朋分”是一種由古希臘人發現的幾何學公式,遵循這一法則的構圖形式被認為是“協調”的,在賞識一件形象作品時這一法則的意義在于供給了一條被合理朋分的幾何線段,對很多畫家/藝術家來說“黃金朋分”是他們在現時的創作中必需深切體會的一種指導方針,攝影師也不破例。它是普遍存在于天然界的一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將攝影本家兒體放在位于畫面年夜約三分之一處,讓人感覺畫面協調布滿美感。
黃金朋分與攝影構圖道理一
“黃金朋分”公式可以從一個正方形來推導,將正方形底邊分當作二等分,取中點X,以X為圓心,線段XY為半徑作圓,其與底邊直線的交點為Z點,如許將正方形延長為一個比率為5︰8的矩形,(Y’點即為“黃金朋分點”), A︰C = B︰A = 5︰8。幸運的是,35MM膠片幅面的比率正好很是接近這種5︰8的比率(24︰36 = 5︰7.5)
黃金朋分與攝影構圖道理二
經由過程上述推導我們獲得了一個被認為很完美的矩形,毗連該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尷尬刁難角線,然后從右上角標的目的Y’點(黃金朋分點)作一線段交于對角線,如許就把矩形分當作了三個分歧的部門。此刻,在理論上已經完當作了黃金朋分,下一步就可以將你所要拍攝的景物年夜致按照這三個區域去放置,也可以將示意圖翻轉180度或扭轉90度來進行對照。
三分法例一
“三分法例”現實上僅僅是“黃金朋分”的簡化版,其根基目標就是避免對稱式構圖,對稱式構圖凡是把被攝物置于畫面中心,這往往令人生厭。鄙人圖中,可以看到與“黃金朋分”相關的有四個點,用“十”字線標示。用“三分法例”來避免對稱在利用中有兩種根基方式,第一種:我們可以把畫面劃分當作別離占1/3和2/3面積的兩個區域。
三分法例二
第二種:直接參照圖示的四個“黃金朋分”點。例如,設想我們看到了很是令人著迷的風光,但貧乏具有美好幾何布局的被攝本家兒體,如許拍出來的照片只會是一個浮泛泛味的場景,那該若何處置呢?試著尋找一個與這種單調的情況形當作光鮮對比的物體,并將這一被攝物置于如圖C2中的此中一個“十”字點位置,如許照片就有了一個較著的錨點,并將不雅眾的目光由此出發指導至整個風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