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誰節制著我們的金融系統?看到這個問題時,你的第一反映是誰呢?我估量良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銀行。究竟結果我們日常平凡聽過或者見過最多的,就是中行、工行、建行、農行、交行,這五年夜國有銀行。
確實,銀行不僅僅是一個金融機構,也是對實體經濟的主要支撐。好比央媽今天決議加息,貿易銀行頓時就要跟著步履,想申請房貸、中小企業貸條目的人發現這個時辰貸條目當作本提高了,就削減投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銀行就是放年夜貨泉政策對實體經濟影響的主要渠道。
所以說,誰把握了銀行系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誰就“握住”了中國金融系統的命脈。
這個權力能隨便下放嗎?不克不及。但在銀行背后統攬全局的,可不是被稱為“銀行的銀行”的中國人平易近銀行,而是財務部和中心匯金公司。
五年夜行背后的“掌控者”
在銀行業系統中,五年夜行的資產規模最年夜,代表著中國金融界最雄厚的本錢和實力。盡管這兩年因為各類原因,它們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在35%以上。對比股份制銀行、城市貿易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在銀行資產的比例只有17.9%、12.7%和13.4%,不難看出五年夜行的實力之強勁。所以,“把握”了五年夜行,就在很年夜水平上“把握”了銀行系統。
從股權上來看,中心匯金公司是中行、建行、工行、農行的第一年夜股東。財務部則是剩下的交行的第一年夜股東,持股26.53%,別的對工行和農行持股別離為34.6%和39.21%,略低于中心匯金的持股比例。
這個匯金公司是什么,它手里的股份怎么會比財務部還多呢?
時候回到15年前,2003年,國務院核準當作立中心匯金,原本打算由財務部采用刊行債券的體例,直接注資匯金公司。可是刊行債券需要顛末嚴酷的法令法式,手續繁瑣耗時長,并且涉及資金規模高達3700億元,能不克不及經由過程全國人年夜的審核和核準也很難說。要知道,昔時國度全數財務收入才2.17萬億元。這個時辰,財年夜氣粗的央媽說,我有年夜筆的外匯儲蓄,錢我來付。國務院贊成了,央行掏了腰包。
央媽也有本身的小算盤,錢不是白掏的。在工行、建行股份制鼎新前,財務部是獨一的出資人。鼎新過程中,原有全數本錢金用于沖銷壞賬,財務部的權益被全數沖銷。這是什么環境呢?舉個例子,今天小劉色拉店不幸遭遇天災,所有工具都沒了,所以作為老板的小劉,就沒店了。所以沖銷壞賬后,工行和建行也就沒財爸的事兒了。
央行這個時辰逮著了機遇,以外匯儲蓄注資,經由過程匯金公司,持有了這兩家銀行的控股權。就如許,財爸的工行、建行就給轉移到了央媽手中。一向到此刻,財務部仍沒有直接持有工行、建行股份。
此仇不報非正人。2007年,財務部“年夜出血”,刊行出格國債,從中國人平易近銀行采辦了匯金公司全數股權,并將上述股權作為對中投公司出資的一部門,正式當作立中投公司。此時,匯金公司當作為中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款式奠基。
所以,匯金公司其實是昔時央行從財務部嘴里搶走的一塊“瘦肉”,后來被央媽用來注資了工行和建行當作了“肥肉”,這持有的股份看起來固然比財爸多,但其實兜兜轉轉,最終仍是被財務部納入麾下,仍是財爸的一塊“心頭肉”。
說白了,國有五年夜行的背后最年夜的股東就是財務部。

“銀行們”背后的年夜金本家兒
除了這傳統意義上的五年夜行,還有在2016年當作為我國資產排名第五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因為它是國度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鼎新的過程中組建的,所以背后的辦理者自己就帶有政治性質。
你看8個董事會當作員,2個有郵政局布景、3個有財務部布景,還有2個有央行布景,董事長李國華就曾任國度郵政局副局長。2016年,郵政銀行港交所上市之后,中國郵政集團就是郵儲銀行的第一年夜股東和現實控股方,擁有68.92%的股權。而中國郵政集團現實上是國務院授權,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公司,他的國有資產辦理部分就是財務部。說白了,中國郵儲銀行仍是財務部管的。
在銀行業的別的殘山剩水,12家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這3家同樣是財務部控股,還有一家光年夜銀行是中心匯金間接控股。當然,除了財務部和匯金公司,剩下的6家股份制銀行在處所當局的勢力之下,平易近營本錢僅有平易近生銀行和安然銀行兩個。像平易近生銀行的股東,既有新但愿六和,又有巨人投資(點擊查看巨人的故事)。
相較于國有五年夜行和股份制銀行而言,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股權布局相對比力分離,一家銀行可能既有央企股、處所國資、平易近資,甚至也可能有外資股。
至于比力特別的農業成長銀行、進出口銀行以及國度開辟銀行。這三家銀行是當局成長經濟、促進社會前進、進行宏不雅經濟辦理東西,由國度出資設立,此中財務部持有國開行60%以上的股份,屬于財務部控股。
你看,整個銀行系統中,財務部的持股在60%以上,可以說就是“把握”住了銀行系統。
財爸所“掌控”的遠遠不止銀行
雖說金融系統中,銀行占了年夜頭,可是券商、信任、基金這些非銀行系也不克不及輕忽。
券商和信任的控股特點就是高度國有化。
資產規模排名前10的券商中,有2家最后的現實節制人是財務部,3家是中心匯金公司,也就是說有一半是財務部節制。好比招商證券,招商局集團持有它44.09%的股份,而財務部持有招商局集團的100%股份。其他根基上是央企和處所當局把握。若是擴年夜到排名前三十的券商,有1/3是財務部和中心匯金現實控股,平易近營的只有長安證券和安然證券。
信任公司也有這個特點,全國68家信任公司,央企控股占36.76%,處所國資控股占39.7%,平易近企占17.65%。而財務部間接節制11家,國資委控股9家,其他央企控股5家。
基金公司有70%是中心和處所控股,排名前50的基金公司,有21家是央企布景,此中7家財務部控股,7家中心匯金控股。其他都是處所當局和平易近營把握。當然跟著基金的門檻降低,良多平易近間資金也逐漸進入。好比阿里系的天弘基金,中信和英國保誠集團的信誠基金。
最后,不克不及忘了我們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前20名的,有9家本家兒要的保險集團和公司,財務部直接控股4家,人壽保險集團和承平人壽更是100%控股,而中心匯金也控股1家。
所以,財務部和中心匯金不僅僅把握著銀行命脈,還或直接或間接地節制了一些股份制銀行、券商、信任、基金、以及保險公司!
那央媽干什么呢?
可是,既然財爸“掌管”了金融系統,莫非就沒央媽什么事了嗎?當然不是,把握金融機構的股權是從微不雅運營層面來看的,金融監管機構的力量也不容輕忽。尤其是銀行,一旦銀行呈現問題,不僅風險會傳染,還會擴年夜影響。監管的存在就是防控風險,維持金融系統的不變。
我國最新的監管系統是金融不變成長委員會轄下的“一行兩會”新架構——中國人平易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
客歲11月,國務院金融不變成長委員會正式當作立,是為了強化人平易近銀行宏不雅謹慎辦理和系統性風險提防職責,強化金融監管部分監管職責,確保金融平安與不變成長而設立的。可以說它是監管的監管。
而央行作為我們金融市場上最有權勢巨子,最年夜的玩家,有三年夜焦點職責:
1、發幣的銀行
在曩昔兩三年內,我國的央行M2,即貨泉刊行量,一向持續上升,打贏了騰訊的股價,打贏了上海和深圳的房價,打贏了林林總總的標的物……理論上,它可以無限地刊行貨泉,只要我們能承擔得起就可以了。
2、銀行的銀行
我們把錢存給銀行,銀行呢?把錢存給央行。所以才叫央媽啊,銀行的親媽。
3、當局的銀行
究竟結果央行管的是當局的資產,所以你敢等閑和央行尷尬刁難嗎?
宿世界上敢和央行尷尬刁難的人,臨時就只有一個,喬治·索羅斯。1992年9月,認為英鎊會出問題,反標的目的與英格蘭的央行進行對賭、做空,最終迫使英格蘭央行269億美元的外匯儲蓄,市場救助打算完全泡湯。
但若是你不是索羅斯,萬萬別等閑背叛,與其被央媽打臉還不如抱緊年夜腿。
中國銀行保險監視辦理委員會于2018年4月8日正式掛牌。若是說,銀監會是現代銀行系統里,半斤八兩于古代縣太爺坐堂聽審的衙門一樣的存在,既要擬定規章軌制,還要對各級機構實施依法監管;而保監會就是在保險行業澆水施肥修剪枝杈的花匠,既要攙扶成長,又要監視辦理。那么,作為銀監會和保監匯合二為一的機構,銀保監會的本能機能就不問可知了。
最后一個,證監會,也是國務院的直屬事業單元。歸國務院管的機構,申明其所有的經費來歷全數都要納入國度的財務預算內來進行辦理,獲得的任何收入都要直接上繳國庫。也就意味著,證監會沒有其他的營利渠道,公允、公道、公開。
在本錢市場上凡是需要審批的都需要顛末證監會,沒得逃。他們的焦點工作就是按照券商、投行所賜與的申報材料來提出審核的存眷問題。好比說:我感覺你這個最年夜客戶有點年夜?你的應收帳條目仿佛有點多?你的辦理層的治理布局仿佛不年夜對?你的發賣收入是否可持續?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續?請據此來做出回覆。
證監會存在的職責不是庇護農戶的,而是庇護中小投資者。但若是我們來對比中國和美國的證監會,國內當前的法律力度還有待增強,按照法令最高也就只能判罰60萬,違法當作本其實是太低了。但美國就比力狠了,昔時分眾傳媒在退市時因為信息披露問題,美國證監會直接開出了一張5560萬美金的罰單。
強監管已經當作為本年的焦點本家兒題,財務部又從股權上“節制”著金融系統的,所以,你感覺是誰節制著我們的金融系統呢?
(注:本文轉載自老王必修課,為你解讀金融投資那些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