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為游戲發聲 微信公家號:BB姬
B 哥丨文
2017 年年頭,中國片子院上架了兩個很有話題性的片子:《刺客信條》和《生化危機:終章》。
因為它們不僅僅是片子,更是游戲改編片子,這種片子往往口碑奇差,票房暗澹,幾十年來太多此類游戲都是如斯。
成果最后這兩個兄弟的豆瓣評分一個 5.3 一個 6.5,若是如果沒有那么多游戲情懷粉絲給了情懷分,分數必定會加倍難看。


而在海外的影評網站上,這兩個片子也都是口碑撲街。

但分歧的是,《刺客信條》是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生化危機:終章》則是海外遭遇滑鐵盧,卻當作功在中國市場完當作了票房逆襲。
這得益于《生化危機》系列片子從 2002 年起頭就一向在瞎雞兒編,編了 15 年說本身是“終章”,吸引了不少想去看看這個片子到底會怎么收從頭至尾的粉絲吧。

片子從 2002 年第一部起頭到《生化危機:終章》一共 15 年
成果依然是爆炸,動作戲和全程殺殺殺,別說忠于原著,我感覺導演可能連上一部講的是啥都忘了,劇情和上一部都不太連得上。
不外不管怎么樣,這個導演捧本身媳配偶的片子竣事了就好(導演為了追女本家兒角才拍了這個系列片子,女本家兒角扮演的愛麗絲都是為了她量身心猿意馬制的原創腳色)。


另一邊的《刺客信條》就很慘了,首周票房僅僅 3669 萬美元,并且爛番茄新穎度 15%,IGN 給了 6.5 分,作為系列片子的首作,我甚至感覺可能會導致沒有下一作了。

總體而言,今朝為止被翻拍當作片子的游戲,大多都是口碑暴死,票房堪憂。
這是為什么?
要知道近似于《刺客信條》和《生化危機》這種全球頂級的游戲 IP,影響人群過億,游戲的建造程度也是極高,粉絲忠誠度極高。
然而一旦拍當作片子,那些在場下和收集上罵的最兇的,卻恰好就是無數忠厚的游戲粉絲。

我想,或許正因為愛,所以才恨。
在無數游戲粉絲的口中,這種游戲改編的片子第一大罪就是不尊敬原著。
以《刺客信條》的片子為例,片子中大部門畫面都是現代社會的內容,同步到古代的部門連一半時候都不到,這是最為致命的硬傷——

游戲前三部中的戴斯蒙(片子里是卡勒姆)固然有必然的戲份,但玩家的絕大大都時候都是在操作著古代刺客進行勾當和體驗劇情的。

然而片子不知道是因為預算仍是腳本問題,在這個方面呈現了本末顛倒的環境,那天然不克不及收成粉絲的承認。
更別說改編的腳本也是各類云山霧繞,很多強加進去的游戲自帶的設心猿意馬和宿世界不雅,又讓非游戲粉絲的路人不雅眾看的又感覺邏輯紊亂。
究竟結果你讓一個沒玩過游戲的玩家理解“萬物皆虛,萬事皆允”,只靠開首的一個簡單典禮,怕是很難。


所以這部片子當作為了路人和粉絲雙方不奉迎的典型。
當然,其實這類游戲改編片子也是有些很難衡量,究竟結果《刺客信條》每一代是沙盒動作游戲,固然有一些 RPG 的元素,也有一些劇情,但想要撐起來一部片子真的沒那么輕易。

導演不成能把玩家做使命和收集裝備之類的游戲要素全數加進來,一般片子中那些玩家當作長練級,獲得晉升的練功歲月,片子往往都是用很短的時候,幾個鏡頭就揭示完了。
那么若何填充剩下的內容就當作為了導演和編劇自由闡揚的部門,所以就輕易呈現《刺客信條》這樣的環境。
至于《生化危機》系列,則是徹底地奉迎路人不雅眾,除了“安布雷拉”“病毒”“僵尸”等幾個元素,以及在5 代中李冰冰客串的一把艾達王之外,你完全可以把它看做和《生化危機》沒啥關系的爽片。

既沒有游戲前三代的可駭氛圍,也沒有后面幾作的關頭劇情,這樣也能拍到第六部,作為游戲粉絲我只能說這個系列可能讓宿世界上呈現了第二個“生化危機宇宙”——
一個和里昂,克里斯,克萊爾沒啥關系的生化危機宿世界。

所以六手下來,游戲粉絲也懶得爭辯了,就當是個爽利的動作片看看就好了。
什么尊敬原著,真的就不談了。
不外這兩個片子并非是最夸張的游戲改編慘案,幾十年前有一個量級更大的游戲 IP,也慘遭片子化——《超等馬里奧兄弟》。
大師都知道,這個系列根基上是沒有復雜劇情的,但神奇的導演依然可以做到讓游戲粉絲暴怒,大呼“不尊敬原著”!

在 1993 年上映的《超等馬里奧兄弟》真的讓路人驚嚇,讓粉絲落淚。
故事的框架大要是幾萬萬年前的隕石沒有殺光恐龍,而是把它們傳到了異次元,萬萬年后,恐龍進化當作人型想要奪回宿世界,于是馬里奧兄弟臨危受命……

都是什么參差不齊的。

這個兄弟是庫巴
但凡是玩過三分鐘游戲的玩家,就知道這個片子除了有兩個帶著紅色和綠色帽子的兄弟名叫馬里奧兄弟之外,和游戲一點關系也沒有。

最終片子票房破壞,當作了導演平生的痛。
原因就在于那時他們感覺,只要頂著《超等馬里奧》的名頭,就絕對賺錢。

這也是此刻很多游戲改編的片子遍及很爛的原因之一。
一來,游戲 IP 的所有者往往不在意片子的票房,究竟結果他們只是賣 IP,票房收入和他們的關系不大;
二來,改編方則對游戲自己的劇情無所謂,甚至良多可能都沒玩過或者深切領會過游戲,他們只相信 IP 的號召力。

好比上面所說的《超等馬里奧兄弟》,其實最初是有一個編劇寫了一個近似于后來《馬里奧與路易基 RPG》劇情的腳本:兄弟兩小我穿越到了某個奇幻宿世界,然后庫巴搶走公本家兒,接著兄弟倆和伙伴一路踏上征途,去拯救公本家兒。

這個腳本和大師熟知的游戲劇情其實仍是半斤八兩合適的,何如被斃了,或許是感覺故事太俗套不敷炫酷,總之換當作了之后的那個大雜燴元素版本。
可見從那個年月起頭,這些片子方就大白了 IP 的主要性,但也確實過高估量了這些大的游戲 IP 對于游戲用戶的影響力,所以屢屢呈現暴死的現象。
相反的,某些不那么公共的游戲改編片子,卻獲得了比力不測的當作功。
此中就有聞名的《沉寂嶺》。

總的來說《沉寂嶺》的片子并不克不及算高分,豆瓣 7.6 也只能說是一個還算可以的分數,但片子做的比力好的處所在于它很好地衡量了尊敬原著和恰當改編的邊界。

《沉寂嶺》系列的游戲被不少可駭游戲快樂喜愛者捧得很高,至少前幾作的評價都長短常好的,這一方面在于游戲中可駭空氣的營造,另一方面則是游戲不只是為了嚇人而可駭,它還有著加倍深層的宗教和心理學探討。

這兩個內容在片子中也被比力好的揭示出來,固然在后半段有一些偏離,給續作挖了坑,但總體來說仍是挺不錯的游戲改編片子。
要知道《沉寂嶺》和前面幾個 IP 比起來影響力其實差得太遠,即即是占了可駭游戲的這個題材的優勢,也可以說做的很不錯了。

與之近似的還有《波斯王子:時之刃》。

和《刺客信條》一樣都是動作冒險類游戲,《波斯王子:時之刃》的片子化做的就要比《刺客信條》的好良多。
固然素質上仍是在不吝有些獲咎游戲粉絲的環境下奉迎路人不雅影者,但游戲特別的“時之刃”設心猿意馬在片子中的表示仍是可以或許稍微平息一下玩家們的憤慨的。
究竟結果有“波斯王子”,有“光陰倒流”,有“公本家兒”,還有還算完整的劇情故事,即即是和游戲原著內容收支很大,但還算超卓的編劇仍是讓故事看著不累。

可以說迪士尼已經看出來相對于路人不雅眾,粉絲的容忍水平要高得多。
就如《魔獸》中只要怒喊一聲“為了部落”,就可以讓下面在座的無數粉絲獲得心理飛騰,不再去糾結為啥拍的這么爛,為什么選了這么一段故事。

但路人粉絲就不可了,游戲《波斯王子時之沙》自己講述的故事對于想要來看爽片的不雅眾來說有些太慢熱了,并且沒有國對頭恨,沒有強烈外顯的陰謀和沖突,會讓路人粉絲很快就厭倦。
于是片子加速了節拍,收成了還不錯的票房。

可能恰好是因為這些 IP 的量級并沒有那么大,所以才讓導演和編劇加倍當真地看待,若是真是這樣,那也太讓人哀痛了。
縱覽這么多年的游戲改編片子,可以發現玩家們的忍耐和寬容長短常驚人的,只要你不是爛到了頂點,哪怕是《魔獸》這樣可以或許讓玩家在熒幕中看到一點本身年青時辰的幻想和回憶,他們就會歡快地買單了。

甚至僅僅看到了崇奉之躍,也能讓《刺客信條》的粉絲獲得知足,給出一個還可以的分數。

但即便要求已經這么低了,很多導演和片方依然欠好好經營手中的 IP。
要知道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亂說,隨便毀 IP 可是要標的目的游戲玩家們賠罪的。
-END-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