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爬藤”少年如斯進美國名校
近20年來,到美國讀本科的中國大陸學生從2000年的8000余人,上升至2017年的近15萬。2017至2018學年,中國大陸連任美國高校國際生第一大來歷地。中國最優異的一批家道優渥的高中生早已不知足于海說神聊大清華,早早睜開了美國“爬藤”之旅。這是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為進入美國藤校而支出的一切艱辛和價格值得嗎?
安徽合肥某中學美國高中2017屆結業典禮。該班級109論理學子共收到美國大學登科通知書547個,32%進入美國TOP30大學,92%進入美國Top 50大學,包羅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所名校。圖 | 東方IC
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高中生把方針心猿意馬為出國讀大學,此中最優異的一批,更是對準了“常春藤盟校”“牛津、劍橋”等宿世界頂級學府,起頭艱辛而充分的“爬藤”之路。
考“比海說神聊大清華更好的大學”
2019年5月初,美國大學登科丑聞的最新信息披露,兩個中國度庭別離破費120萬和650萬美元把孩子送進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價錢”超越了大部門人的想象。
而一些來自中產或前提更優裕的家庭的孩子,也把方針心猿意馬為了出國讀大學。此中最優異的一批,更是對準了“常春藤盟校”一類的宿世界頂級學府,起頭艱辛而充分的“爬藤”之路。
陳國、楊柳和馬雙清三名海說神聊京孩子即是如斯。
他們來自西城或海淀。這里,有海說神聊京最貴的學區房,“老破小”的房價每平米十幾萬元甚至更高。遷居而來的“孟母”們,但愿孩子在最好的情況上小學初中,并瓜熟蒂落進入最好的高中,然后考上海說神聊大清華。
海說神聊京中關村塾區房寸土寸金,四周匯集了清華海說神聊大中科院等高校及海淀實力雄厚的小學。圖 | 東方IC
三年前,初中結業時,三個男生也是循著這樣慣常的路子。
他們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簡直也維持了一貫的優異。但15歲時,這些中考的佼佼者做了同樣的決議——拋卻高考,上“國際部”,考美國大學。
這也是越來越多成就頂尖、家道優渥的學生的方針。近十幾年,中國經濟發財地域最優異的高中幾乎都創辦了國際部,把拼殺高考的傳統和美國課程系統連系起來,將學生們送進“比海說神聊大清華更好”的大學。
而近20年,到美國讀本科的中國大陸學生從2000年的8000余人,上升至2017年的近15萬,并持續走高。2017至2018學年,中國大陸連任美國高校國際生第一大來歷地,并將第二名印度遠遠甩在后面。
每年4月,當數百萬名高考生起頭沖刺時,數萬封開首寫著“Congratulations(祝賀)!”的信件正從地球的另一面飛來。
2018年,海說神聊京中考滿分580分,全市最難進的十所高中的分數線都跨越了550分。而頂級高中國際部的登科分數線,這幾年更是超越本部,招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而且背后都有支付得起百萬元級別大學教育費用的家庭。
在美國讀四年大學,膏火和糊口費支出將在150萬至200萬元人平易近幣之間,若是繼續在沒有助學金的研究生項目深造,破費還將繼續。
“每小我城市算要花家里幾多錢。”陳國說。各名校的膏火尺度是他們同窗間的日常談資之一,大師彼此也都心中有底,既然上了國際部,就不會上不起學。
無論大考小考,從小吃苦的陳國總能拿高分。中考績績拔尖,他可以進入海說神聊京任何一所高中。但一所“洋高考”成就卓著的高中國際部標的目的他發出選拔邀請,他再次考出高分。在高考和出國之間,他有些游移,衡量再三選擇了后者。究竟結果,在國內,勤學生的方針都是擠進清華或海說神聊大,而美國的選擇似乎多一些。
楊柳初三時就確定了拋卻高考,受家中平輩親戚的履歷影響,他標的目的往美國大學的課程豐碩和進修自由。在報考重點高中的國際部時,沒有留學經驗的怙恃有些躊躇,但依然尊敬了孩子的選擇。
作為典型的海淀孩子,馬雙清自小奔波于黌舍、課外班和樂器課之間,成就一向在“名校”連結中上程度。他喜好籃球、嘻哈音樂,跟著在美國假寓的阿姨一家玩過不少處所,很早就確定,本身會去美國上大學。
他選擇的國際部更是直接與一所美國高中合辦的,進校必需說英語。一年今后,馬雙清已經能和美國同窗熱火朝六合會商NBA明星了。
賓夕法尼亞大學(常春藤盟校)。圖 | 東方IC
“萬人坑”里爬出鳳毛麟角的尖子
固然不消加入通俗高考,“爬藤”少年們并沒有辭別測驗和分數。
他們要籌辦“標化”——一系列尺度化測試的成就,包羅英語能力成就,即托福或雅思,還要和美國本土學生一樣考SAT(學生能力)或ACT(美國粹院測試)。
為了測驗,馬雙清奔波了上萬公里,別離去了新加坡、日本、洛杉磯和噴鼻港。每到一處,一頭扎進酒店,起頭模考做題。
為了便利國際考生,SAT的組織方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在美國以外各洲的本家兒要城市設置考點。亞洲的科場設在噴鼻港、新加坡、韓國等地。第一大國際生源地中國大陸僅開放了幾個國際黌舍針對校內學生的考點。
國內考不當作,數萬備考學生只能走出去,一種特別的旅游+教育行業隨之鼓起。不少培訓機構與旅游公司一路,供給交通、食宿、糊口賜顧幫襯、考前教導、考后游玩、購物一條龍的“考團”辦事。
高二暑假,馬雙清隨考團去了噴鼻港。最大的噴鼻港國際博覽館考點設置在高峻空曠的展覽廳里,能容納近萬名考生,被大陸考生戲稱為“萬人坑”。在這里,馬雙清取得了小我最好成就1450分,這是能排到前3%的好成就。但他并不對勁,他想考到1500分。
SAT測驗滿分1600,當作功進入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頂級高校的學生,平均分都跨越了1500。這個只有前1%的考生能達到的尺度,是申請美國“常春藤盟校”甚至前20名大學和頂尖文理學院的“標配”。此外,國際學生還要考到托福110以上,這是只有4%高中考生能達到的成就。
過了這條線,才有資格來介入“爬藤”游戲。
不少出國留學機構專設留學培訓班 圖 | 東方IC
固然頂尖大學城市暗示選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尺度化成就只是“綜合考量”的一部門,他們會周全評估學生的學業成就、求知潛力、課外勾當和包羅種族、家庭布景在內的各方面環境。但當數萬個申請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高分考生時,分數當作了最簡單的篩選尺度。
擅長測驗的陳國考出了SAT1560、托福117的好成就,楊柳比他略低一點,也獲得SAT1550、托福115分。一目了然的尺度化成就再次證實,無論在中國教育系統仍是全球同一的尺度測驗中,他們都是鳳毛麟角的尖子。
但這還不敷,還需錦上添花。一份尺度的藤校申請成就單,要包羅接近滿分的SAT學科測驗(物理、化學、汗青等學科選擇兩門)、優異的高中成就單,以及“AP成就”,即學有余力的高中學生可以加入的大學預科課程。若是還能精曉一家世二外語,或是進修拉丁語,就加倍抱負了。
各類學術競賽的獎項也有助于申請,數學、物理化學等熱點學科的奧賽不單可以在中國高考中獲得加分,在“洋高考”中一樣有效。在國內較“冷門”的角逐,例如天文奧賽、地球科學奧賽、說話學奧賽等,也頗受美國大學青睞。
杭州某黌舍的華杯賽科場外,多量候考家長在期待測驗竣事。圖 | 東方IC
楊柳在高二時斬獲一枚奧賽全國金牌,算是很有競爭力的布景籌碼。馬雙清則在“全美學生十項萬能賽”中取得一塊單項銅牌。
對于“爬藤”的學生而言,成立學業檔案也是不成怠慢的系統性工程,每一個標化測驗,每一門期末考試都很關頭。他們不敢偏科,成就單上哪怕呈現一個B,或是85分以下的成就,就有可能影響頂級名校招生官的登科決議。
花錢爭奪熬煉機遇也是無奈之舉
良多大學會在登科通知書中告訴申請者,他或她被登科的原因,是“在講堂內和講堂外”都表示出過人的優異品質。
大學不完滿是“考”上的。給備考學生供給各類“布景晉升”的機遇,也當作了新的市場——你可以跟從人類學家,考查古文明遺跡;可以把本身包裝當作“科學少年”,在頂級嘗試室幫科學家打下手;更可所以熱心公益、存眷弱勢群體,去偏遠地域,甚至東南亞、非洲一些不發財地域支教。像展示在貨架上的商品一樣,各類勾當套餐價錢不等。
高一寒假,陳國去波士頓的一所中學訪學幾周。身處“原汁原味”的美國高中,他驚奇于同齡人高中糊口的分歧:“沒有班級……像大學一樣選課,在分歧教室之間跑來跑去。下戰書三點就下學了,剩下的時候,他們都在‘做勾當’。”
陳國從未在測驗上輸過,來自火伴的壓力讓他有些懵。身邊的這群“尖子生”不只會測驗,還有“很帥”的課外糊口,有人去歐洲加入莎士比亞夏令營,有人研究女性本家兒義和同性戀權益,有人加入國際天氣轉變大會代表年青人講話……
小時辰上過無數課外班的馬雙清,在高中闡揚了快樂喜愛普遍的優勢,從阿卡貝拉合唱團到做學生版的“中國有嘻哈”,從調查勞工問題的社會實踐,到組織一系列環保勾當,此外他仍是籃球隊長、“模擬政協”當作員、創業小組隊長……
楊柳則是另一種“學者型酷小孩”,在心理學、數學和社會學等多個范疇涉獵頗深,加入過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級此外收集課程和夏校,也曾獨自前去村落進行郊野調查。經由過程和國表里大學傳授的郵件溝通,他還曾爭奪到在某大學嘗試室協作科研的機遇。
美國教育正視課外勾當,從小學起,每個孩子下戰書下學后和周末、暑假的時候都由各類勾當填充。這些勾當形式不拘一格,無論是打橄欖球、在啦啦隊跳熱舞、加入機械人設計夏令營,仍是在沃爾瑪打工、去福利機構做義工,都是教育的一部門。
陳國在母親的放置下,用了兩個假期去“做勾當”。一次在湖南某個貧苦農村,一群來自各大城市的中學生在那邊修了一條路;另一次則遠赴斯里蘭卡,在一個海龜庇護基地刷洗了幾個禮拜的保育池。對這個家道相對優勝的海說神聊京少年來說,這兩次履歷別致而震撼,他親身體驗了“無法想象的貧苦”,也深深被大天然的神奇觸動。
加入這種“自愿工作”,非但沒有酬金,還需要支付給中介機構一筆遠超交通、食宿破費的辦事費用。
這些中國年青人眼下牽蘿補屋求當作長,靠家長花錢來爭奪熬煉機遇,似乎也是無奈之舉。無論最初目標是什么,“洋氣的”課外勾當讓宿世界不雅正在形當作的少年們走進社會,接觸真實的宿世界。馬雙清的一位老友經由過程中介機構,找到一個在哥斯達黎加加入野活潑物庇護的項目。原本是為了填充簡歷,但短短幾周的實踐,真切地影響了她的主要人生決議:一年之后,她所有的大學申請,意標的目的專業都是獸醫和動物科學。
某中學國際部學生在PK繪畫上海老建筑 圖 | 東方IC
最大的當作長是不再盲從別人
登科是一門“形而上學”,這是“爬藤”圈里申請季中最風行的一句話。沒有人知道頂級名校的登科尺度是什么,每個申請者都在為本身砌一面金光閃閃的聲譽墻,誰也不知道,本身事實離藤校還缺哪一塊磚。
不管墻砌了多高,一進入高三,申請季就來了。“爬藤”少年們起頭琢磨,應該在申請材料里給大洋彼岸的招生官們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18年的人生體驗,12年的教育履歷,3年的高中糊口,一篇不跨越1000詞的文書怎么裝得下?
陳國在申請文書中寫下了高中期間最夸姣的回憶——和同窗一路在戲劇社從無到有、搭出一臺《暗戀桃花源》,戲里戲外和劇社融當作一團,幾乎當作為一家人……他收成的,除了掌聲和獎項,還有一路哭、一路笑的好友。
楊柳也給本身的申請文書心猿意馬了“當作長”的本家兒題。高中階段太主要了,他感覺最大的當作長,是不再盲從別人,起頭“批判性地思慮”。為此,他看了不少書,加入黌舍的《批判性思維》選修課,經常和怙恃會商宿世界場面地步和公共話題,而他決心練習本身的初志,卻有點“孩子氣”,他想在辯說角逐中占優勢,在“懟人”時,更有理有據。論及面前的熱點事務時,楊柳一板一眼地評論道,“在偏好推送和回音室效應的影響下,無數人忽略了證據來歷的可托水平,不假思考地傾倒了本身的判定。”
因為寫申請文書,馬雙清和怙恃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沖突。他記實了本身一向對峙的環保勾當,從加入演講角逐宣傳環保理念、倡導全年級的同窗收受接管講義,到去情況研究所做自愿者,幫研究人員扛設備、測霧霾……接著話鋒急轉,這幾項看上去光鮮亮麗、意義重大的勾當,其實都掉敗了。
他詮釋說,本身的演講固然角逐拿了獎,但真正起頭奉行講義收受接管時,之前在臺下拍手撐持的同窗并沒有一小我真正插手;那個看似主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因為碰到保安的阻攔和驅趕,本身和研究員們壓根就沒能進入預心猿意馬的監測場地,沒能完當作數據的采集。
結從頭至尾,他感慨道,不知道有幾多近似的工作,都是標語喊得響,概況上意義重大,但其實什么都沒做當作、什么都沒改變。然而從這些履歷中,他大白了環保不僅僅是標語宣傳、小批人的步履倡導和幾項科學研究,要解決這個綜合了科學研究、公共政策和傳布結果的系統性問題,他要進修更多……
看到這封“自白書”時,馬雙清當大學教員的爸爸愣了,這么主要的文件,描述的滿是負面情感和掉敗過程?熬了整整一夜,他幫兒子另寫了一份,描述他從小學起頭的品學兼優、陽光自傲,從彈鋼琴到吹圓號,從籃球隊長寫到創業角逐……
“這底子不是我。”馬雙清毫不讓步。他不但愿招生官在材猜中看到的那小我,和真實的本身是紛歧樣的。
到底交哪一份,他和父親吵了好幾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父子倆告竣和談,由黌舍的升學指導教員來當裁判。兩份文書都交給外籍教員評判后的當晚,馬雙清驕傲地頒布發表,“教員說了,我爸寫的那份,像是中介公司的作品。”
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作家錢鐘書的母校。圖 | 東方IC
是不是當初應該更盡力地去“爬藤”
在第一輪“提早決議”(Early Decision),即ED申請中,馬雙清將申請遞給了綜合實力在美國排30名擺布的R大學。這是他的第一選擇,盡管怙恃但愿他試一試排名更好的黌舍,甚至藤校,他仍是對峙了本身的決議,把最貴重的機遇留給最適合本身的黌舍。
在R大學訪校時,自愿者校友熱情歡迎了馬雙清。當傳聞本科新生進校后一門必修課都沒有、前兩年所有專業和課程任君摸索時,他站在大草坪上,看著跨越150年汗青的校園,一下動了心。
僅僅幾周之后,只遞出一封申請的馬雙清收到了登科通知,提前竣事了申請季。全家人一片歡娛,他輕描淡寫地聳聳肩——“我早就知道。”
早申階段的捷報幾次傳來,陳國收到了一所聞名文理學院和幾所不錯大學的登科通知,來不及歡快太久,他又陷入到嚴重的等候中——眼看“常春藤日”就快到了。
每年3月底,八所常春藤盟校和幾所名校會在統一天薄暮時分同時發出登科決議,而在十幾小不時區外期待動靜的“爬藤”少年們,前一夜注心猿意馬無眠。
3月29日上午,陳國來到黌舍,發現第一節課已經打消了。不管錄得好仍是差,每小我看上去都云淡風輕,但空氣里滿盈著復雜的情感。他也盡力表示得很安靜,他沒有被任何一所藤校——用他們的“黑話”說,吃了藤校的“全聚德”(全拒的)。
不少和陳國一樣布滿等候的“爬藤”少年,在社交媒體上描述本身被“全聚德”的掉望。有人說,本身哭到眼睛都睜不開,早知道如斯,不如去加入高考。
這個念頭那天也閃此刻陳國腦中。“我選錯了嗎?”他有點不知所措地想。
一貫沉著自傲的楊柳,那時焦炙也達到了極點。良多同窗已經手握數個登科,而他仍兩手空空。
3月29日早晨,楊柳再次打開那個已經查過無數遍的網頁,忐忑地址了登錄按鈕。
“Congratulations!”他跳了起來。
這句話,是那所最有名望的常春藤大學寫給他的。
大學申請塵埃落心猿意馬了。
哈佛大黌舍園(常春藤盟校) 圖 | 東方IC
馬雙清繼續天天早早去黌舍,他報了好幾門AP預科課程,此刻修的學分可以直接轉入大學。四周火伴都確定了去標的目的,大師的話題起頭轉標的目的各家大學最擅長的范疇和將來選課、專業偏向。
只比力黌舍整體排名的話,馬雙清的R大學在同窗中的登科成果中屬于“中等”,在聽到有人群情他們“有的課程很水”,“處所太荒僻、將來成長有限”時,他概況滿不在乎,心中卻有點犯嘀咕,是不是當初應該更盡力地去“爬藤”?
于是他籌算,進校之前多修幾門預科,有一個好的GPA,就還有轉學到更勤學校的機遇。
陳國決議要去那所汗青悠長的文理學院,已經有下幾屆的學弟學妹在戀慕他的登科成果。然而他老是需要一個個跟親戚老友詮釋,這種“文理學院”不介入綜合性大學排名,專注本科生精英教育,出過良多總統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不管如何,四年之后,他還會讀研究生,繼續申請去藤校深造。
初春,陳國和黌舍所有的高三生一路加入了當作人禮,紀念配合的18歲。典禮竣事后,男孩子們脫失落西裝外衣,窩在一路打起游戲。幾個本部的同窗玩了一會兒就倉促辭別,他們的高考已經不遠了。
父親鼓動勉勵陳國也報名去體驗一下高考,似乎沒加入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回憶起中考前天天晚上做操練題的光陰,陳國竟感覺有些遺憾,那種在幾個小時里、做幾張試卷就可以決議人生的嚴重、專注和等候,本身再體味不到了。
(應采訪對象要求,陳國、楊柳和馬雙清均為假名。本文由騰訊新聞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撰文 | 涂芮
編纂 | 秦旭東
運營 | 張琳悅
校對 | 阿犁
統籌 | 王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家號“谷雨嘗試室”。
《返樸》,致力好科普。國際聞名物理學家文小剛與生物學家顏寧聯袂擔任總編,與幾十位學者構成的編委會一路,與你配合求索。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系fanpu2019@outlook.co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