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套東西,或者說是一套說話,能描述物理宿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就比如在操作系統中,數學如程序設計說話,在屏幕中現實表示出來的圖像,就是操作系統中的“物理宿世界”。
在十九宿世紀以前,數學和物理是彼此重疊的,若是那時辰有人稱號高斯為數學家,那么他必然會很驚奇,那時辰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稱為科學家;后來數學和物理完全分手,當作為兩個自力的科目。

在公元前500年擺布,畢達哥拉斯學派創立,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萬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數學來描述,認同宿世界是高度協調的。
數學不依靠于客體事物,是和人類的思維邏輯互相關注,數學演算可以只在人的思維中進行,也能獲得準確的成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物理宿世界則分歧,物理宿世界必需依靠于客不雅事實,物理參數只能經由過程嘗試手段獲得,不克不及經由過程數學演算獲得;好比萬有引力常數G=6.67×10-11N·m^2/kg^2,直到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心猿意馬律后100多年,才被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初次測量出來。
在對宿世界的描述上,數學可以許可宿世界有零到無限多個維度,多一個維度的區別,在于多了一個維度的變量罷了,在分歧的維度中,數學法例并不會發生素質的轉變;可是我們的物理宿世界,只能有一個確定的維度,今朝人類發現的是“三維空間+一維時候”,一些比力前沿的物理理論,已經操縱數學去研究更高的空間維度。

這就是數學和物理宿世界的區別,數學是一種說話,可以描述一切物理宿世界的可能性,可是真實的物理宿世界只有一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