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平凡用電腦時,有人可能好奇,電腦為什么從C盤起頭,A盤和B盤拿去了呢?莫非硬盤也講究“C位”?
A盤和B盤
計較機剛起頭普實時,并沒有硬盤,遍及風行的軟盤,分為3.5英寸和5.25英寸兩種:
A盤:3.5英寸的軟盤,存儲容量為1.44MB;B盤:5.25英寸的軟盤,存儲容量為360KB或1.44MB;
因為B盤體積大容量小,最起頭就被裁減了,A盤稱為本家兒流。
25年前,安裝windows 3.1操作系統,需要6張軟盤,整個系統的安裝文件朋分存儲在6張軟盤中,同時也供給了CD-ROM安裝體例。
跟著科技的成長,呈現了硬盤、光盤、U盤等,容量越來越大體積越來越小,A盤也垂垂沒有市場了,廠家也不再出產A盤,至此軟驅就當作了汗青。
從MS-DOSS5.0起頭,系統本家兒硬盤就一向定名為C盤,windows操作系統降生之后,也一向習用這個名稱,所以就傳承下來了。A盤和B盤固然已經退隱江湖,可是他們的汗青地位還在。
總之,電腦存儲設備的成長,也見證了科技的成長,存儲介質體積越來越小,存儲容量越來越大,讀寫速度也越來越快。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