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
我們的太陽處在銀河系的傍邊,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銀河系現實上很是大,直徑大要介于100,000光年到180,000光年之間,此中有1500~4000億顆恒星,可能至少存在1000億顆星系。太陽只是此中的一份子罷了。若是把太陽到海王星之間這個規模算作是一枚五毛錢的硬幣,那銀河系大要就得有整個中國這么大。
并且我們要知道的是恒星和天體還只是我們可以不雅測到的,銀河系中還存在這一個“暗物質銀盤”。說白了就是和銀河系差不多大的暗物質組成的一個天體,它所供給的引力要弘遠于銀河系可見物質所供給的引力。若是僅僅是依靠銀河系的可見物質,太陽最多也就能跑160km/s,而有了暗物質之后,太陽的速度可以達到240km/s。這也是我們現實不雅測到的數字。
太陽其其實銀河系中的位置也很出格,大要距離銀河系中間大要是26,000光年,銀河系有三個懸臂,我們就在此中的獵戶臂的螺旋臂的內側邊緣。經由過程計較,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繞著銀河系質心的公轉周期大要是24,000萬年。
客不雅地說,太陽距離銀河系中間算是比力遠的了,但也不算是在銀河系的邊緣,距離銀河系的邊緣大要也有24,000萬光年擺布。是以,算是一個既不居中,也不算在邊緣,剛好在銀河和邊緣中間的位置。
那這個位置有什么說法嗎?
我們可以這么說,若是太陽往銀河系中間挪一挪,或者往銀河系邊緣挪一挪,那地球上也就不會有人類,并且大要率是不會有生物了。那為什么這么說呢?
宜居帶
我們都知道,地球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帶傍邊,這條宜居帶其實很是地窄。我再來經由過程一個比方,讓您感觸感染一下這個宜居帶到底有多小。若是,我們把太陽系算作是一個足球場那么大,那這個宜居帶大要就是拿一把刻刀在地上劃下一條線那么寬。所以,人類是真的很幸運,因為地球剛好就在這傍邊,可以說這個概率是很低的。
那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有什么益處呢?
這就申明地球所領受到的太陽輻射不會太多,以至于太熱,也不會太少,以至于太冷。在這個位置領受到的太陽輻射是方才好的,這也就確保了液態水可以保留在,而不會被蒸發失落,或者結冰。無論呈現是蒸發仍是結冰,都很晦氣于生命的發源。
星系的宜居帶
同樣的事理,現實上星系也有宜居帶,并且這條宜居帶同樣長短常窄。那為什么星系也有宜居帶呢?
這是因為若是太接近銀河系中間了,那邊的物質密度很大,有良多大質量的天體,會發生良多高能的宇宙射線。
這些宇宙射線您可以理解當作超高能的輻射,對生物是致命的沖擊。而太陽其實也是有射線的,不外地球可以操縱自身的地磁場來庇護地球的生命。
銀河系中間的那些宇宙射線要遠比太陽的射線強太多,底子不是地球的地磁場合可以或許招架的,是以,若是太陽系在銀心四周,可能隨意來一個宇宙射線就可以讓整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滅盡。更不要說,在那個情況下,很輕易發生天體之間彼此歸并,或者小質量天體被大質量天體吞噬的現象。所以,銀心四周現實上是一個很危險的處所。
那為什么不克不及在銀河系的邊緣呢?
這其實和元素有關。我們要知道的是,組成地球以及人體的元素不僅僅是氫和氦。可是氫和氦占有了整個宇宙元素總量99%以上。也就是說,宇宙中大部門都是氫和氦。而要發生更高順位的元素就需要經由過程恒星的核聚變反映。這就要求可以形當作足夠大質量的恒星,而且合當作足夠多的元素。而星系邊緣的物質密度很低,恒星相對較少,恒星的質量也相對較小。這就導致星系邊緣的重元素很少。若是重元素很少,那也就很難會呈現地球和人類了。
是以,太陽系的位置其實是恰如其分的,恰是因為太陽系處于這樣的位置,才使得地球可以有不變的情況,才會降生生命,才有可能演化出人類這樣的高聰明生物。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