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與鷹的游戲。
一
1994年秋天,華爾街哄傳,美國總統山對面山崖上,將新修四座龐大的人頭雕像。
這些雕像用來紀念金融富翁。投資司理們為后兩座雕像雕誰爭論不休,但對前兩座人選毫無貳言。
第一座屬于巴菲特,第二座屬于索羅斯。
索羅斯最終聽聞蜚語,報以一笑,“您們可能再也找不到兩個如斯分歧的人物”。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出生于1930年8月,生日僅相差18天,但即將穿行的宿世界卻口角迥異。
巴菲特童年糊口在美國小城奧馬哈,那邊曾是淘金者的樂土,處處是賭場和酒吧,滿城都是流動的富貴。
巴菲特5歲擺攤賣口噴鼻糖,8歲倒賣高爾夫球,11歲游走小城,兜銷展望跑馬表格。
他童年的玩具,是從做證券掮客人父親那邊搞到的股票紙帶。紙帶鋪了一地,他在無數符號數據上嬉鬧當作長。
12歲時,他用積攢的零花錢,買了人生中第一支股票,賺了5美元就賣失落了。
那支股票后來翻了4倍。他人生從此多了一個結。
在距離奧馬哈萬里之外的匈牙利,索羅斯擁有一個完全相反的童年。
他是猶太人,極端分子曾在他家門口吊掛兩具尸身,留有字條:這就是猶太人的歸宿。
二戰起頭后,父親為他籌辦了假身份和11個藏身點。
少年索羅斯穿行在布滿尸身的街巷,輾轉于分歧的地窖之間。
他獨一的歡愉,是一家人在地窖中打牌,賭注是糖果。
他贏了就吃失落戰利品,父親贏了卻從來不吃,他起頭大白,賭錢的要義就是要留有賭注。
17歲那年,他被迫前去英國倫敦餬口。
念書之余,他當過洗碗工,辦事生,泳池救生員,以及塑料模特廠工人。因貼錯假發,他被解雇了。
他在倫敦陌頭,跳上公交車,死后一片嘲諷聲,說英國人都懂得列隊,鄉巴佬才跳車,語氣布滿優勝。
他無暇忌憚這些,正忙著棍騙救助機構,以獲取兩份布施金。
“為了保存,我不得不說謊或哄人。只要沒危險別人,道德也許要讓位于求生。”
而和他同歲的巴菲特,此時糊口正盡是陽光。
20歲時,巴菲特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師從投資名家,為追女孩苦練演講,并在結業后進入紐約知名公司。
1956年,26歲的巴菲特回到奧馬哈,開了本身的投資公司。
在寫給投資人第一封信中,他說,他已押上妻兒全數身家,盡一切可能降低風險,但愿投資人將目光放到5年今后。
統一年,26歲的索羅斯,因曠工被本家兒管嘲諷,一怒帶著5000美元,跨海來到紐約找機遇。
他滿心憤慨和不甘,立誓5年賺夠50萬美元。很快,他當作為華爾街一名買賣員。
憑借對歐洲市場熟悉,索羅斯當作為少數能做越洋投契的買賣員。
密碼電報越洋而來,因為時差,他整夜不眠不休,滿腦都是瘋狂的數字。
熊和鷹,正式登上美國經濟舞臺。
巴菲特如熊,所有投資氣概都穩健厚重,注重久遠,勢鼎力沉。
熊市時,他瘋狂買入股票,牛市時,他反而逛街,看棒球賽,落拓地打高爾夫。
索羅斯如鷹,他用盡一切手段追求利潤,所有手段,都是東西,沒有對錯。
他的基金叫雙鷹基金,后更名叫量子基金。
他特意把辦公室設在遠離華爾街的街區,不甘同流,不屑為伍。
辦公室內最顯眼處,掛有口號: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毫不能死時仍潦倒貧窮。
二
熊和鷹,起頭用各自的邏輯,尋找宿世界背后的法則。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遭遇黑色禮拜一,股指暴跌22%,巴菲特公司市值一天蒸發3.24億美元。
公司一片慌亂,唯有巴菲特表示淡定,數月后,他起頭多量量買入可口可樂股票。
可口可樂一路跌,他一路買。到了1989年春天,他總計共買下可口可樂7%股票,價值13億美元。
九年后,這些股票價值133億美元,翻了十倍。
熊在捕獵前總要蓄勢良久。巴菲特說,很多人沒看到可口可樂的將來價值,投資行為中耐煩第一。
在1987年那個黑色禮拜一,索羅斯損掉了8億美元,當作為華爾街吃虧最多的人。
他習慣了刀口上舔血的糊口,雪崩對別人是災難,對他則是表演舞臺。
昔時年末,量子基金便卷土重來,收益增加14%。
索羅斯不知足于此,3年后,他集結100億美金,起頭了打算良久的復仇。
他全力做空英鎊,以摧枯拉朽的體例重回倫敦。那些傲慢的、冰涼的、浮華的,最后都要臣服于他的法則。
英格蘭銀行拿出270億美元外匯儲蓄還擊,于事無補。
1992年9月16日,英國財務大臣對全宿世界電視不雅眾頒布發表,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英鎊被迫自由浮動。當夜,英鎊貶值14%,量子基金凈賺約20億美元。
索羅斯是以登上了《經濟學人》封面,被稱為“一人戰一國”。
這只是鷹掠食的起頭。
此后他遠征意大利,攻下瑞士,把那時全球第九大經濟體墨西哥打回第三宿世界,整個墨西哥金融系統倒退5年。
那時,全宿世界各大買賣所內,聽見“Soros in!!",所有買賣員會跳腳瘋狂。
1996年,他望標的目的東南亞。鷹眼之下,那些富貴滿是空殼。
泰國建了很多空無一人的辦公大樓,韓國出產了十倍于需求市場的汽車,噴鼻港的樓市泡沫,膨脹到舉目可見。
1997 年,他做空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韓國、噴鼻港等地域貨泉,四小龍齊遭災難。
東南亞人還沒來得及享受榮華,汽車剛下出產線,房子新刷的油漆還沒有干,就已經掉去了一切。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哀嚎稱:我們花了40年成立起的經濟系統,被這個帶有良多錢的癡人一會兒給搞垮了。
人們起頭用“金融大鱷”稱號索羅斯。外界猜測,這一戰索羅斯凈賺一百多億美元。
索羅斯長時候連結緘默。
在一個切磋“對沖基金是不是金融市場頭號惡棍”聽證會上,他說,人們健忘了,泡沫并不是他吹大的。
“我從未制造危機,只是壓垮它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
飛擦過泰半個宿世界后,索羅斯在傳說中已形如妖魔。
傳言說,他會隨表情喜怒來干擾市場,每逢背疼,就怒拋股票,令股市崩盤。
他晚年接管采訪時澄清,那只是因為他不時刻刻在嚴重,長久的嚴重導致背疼。
千禧年后,他垂垂淡出投資舞臺。
2008年1月,他在《金融時報》發文預警即將有“二戰以來最大危機”。
人們笑他漸漸老矣危言聳聽,危機真的到來后,又驚呼這是“索羅斯魔咒”。
2011年,80歲的索羅斯頒布發表退休。
他已累計慈善捐錢50億美元,是全宿世界捐錢最多的人,但在外界眼中,他依然是投契犯。
前年時,還有10萬美國人聯名上書特朗普,但愿白宮頒布發表索羅斯是可駭分子,充公其全數財富。
退休那年,索羅斯留下他有關投資最終感傷:
“宿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假話的持續劇。要想獲得財富,就要在假象被公家熟悉之前退出游戲。”
鷹被妖魔化了,而熊則被神化。
2011年,巴菲特和記者在老家奧馬哈的牛排館用餐。
分開時,人們和巴菲特打號召,有人攔住他說:您不但該競選總統,您應理當神。
巴菲特苦笑,“我想那個位置已經被占了”。
投資77年后,他更加如履薄冰。他和別人吃了很多次午餐,總結了很多次紀律,但最后越來越感覺,紀律都不是紀律。
本年2月24日,他給全體股東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平生的榮辱當作敗,其實與他無關,他只是搭上了“美國國運順風車”。
鷹也好,熊也罷,其實只是跟著國運升沉做游戲。
他時常回憶起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
他從武漢到宜昌,再輾轉巴東,在神農溪,9名纖夫拉著竹筏進步。
他說:那些纖夫中可能就有另一個比爾·蓋茨,但他出生在這,命運便鎖在河岸。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