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在槐花噴鼻里嘗一口初夏丨
-風景君語 -
吃一口槐花,
這春夏才是沒有被辜負
▼
“本草有槐實,生河南平澤,今處處有之。其木有極高峻者,爾雅云:槐稀有種,葉大而黒者名櫰槐,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緑者但謂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別。開黃花,健壯似豆角狀,味苦、酸、咸,性寒、無毒。景天為之使救饑,采嫩芽煠熟換水浸淘,洗去苦味油鹽調食或采槐花炒熟食之。”
▲故宮內便種有國槐。圖/“故宮博物院”微博
國槐必然沒想到,它曾是被嫌棄的那個。《救荒本草》將其記錄為,在饑饉年間為救饑人們才不得不吃的食物。這其實不是什么美名。或許是它不敷甜美?簡直,《本草綱目》里明白記錄:“槐花,苦。”那就這樣吧,老誠懇實當一味中藥也挺好。但它更想不到,幾百年后,它越洋拜訪的“堂妹”,會當作功帶它翻身一躍,當作為初夏里的網紅。
01 去哪里找槐花?
槐樹本家兒要分布在我國海說神聊方,尤其是在黃河道域,甘肅、山西、陜西、河海說神聊、山東等地域多有栽培。
▲洋槐。圖/視覺中國
洋槐,學名刺槐,原生于海說神聊美洲,在清朝中后期才引種來中國。而國槐才是中醫著作里凡是記錄的“槐”,與刺槐分歧屬,是我國本土發展的品種,以前就單稱為“槐”,現在為了與洋槐區別,才釀成了“國槐”。
國槐開淡黃色小花,與洋槐卻是花型一致,均呈序列狀,有長長的花穗。但國槐的花是苦的,我們凡是愛吃的甜甜的白色槐花其實是洋槐。刺槐除了白色還有紫紅色,這是白色洋槐的變種。紫色的紫穗槐,是一種優良的水土連結植物,在水土流掉需要防風固沙的地域被鼎力奉行。
歸正,非論是國槐仍是洋槐,能吃的槐就是好槐。
02 若何“講究”地吃槐花?
光領會槐花的品種沒用,對于一個負責任的吃貨來講,還有一個繞不開的“魂靈拷問”:槐花到底該如何吃?
事實上,“花癡”可以說是刻在人類的本能里了。
人類學家估量,在生態掉衡前,一個典型采獵者一周只需要工作17個小時就足以喂飽本身,還可以遠離養殖中人與動物群居帶來的流行癥,以及蒔植品種單一帶來的營養不良。從這個角度講,采花吃花,方是人類自原始便巴望的舒服糊口。
到了文明時代,花便當作為了缺乏蔬菜期間人們主要的蔬食。《養小錄》中便將多種食用花劃入了“蔬之屬”;《佩文齋群芳譜》中,則是將“花”“卉”二分,花譜排在茶譜與果譜之間,而“卉譜”才與“竹”、“木”一路。足見前人眼中,花的食用價值是與“谷”、“果”并列的。
▲槐花落滿地。圖/視覺中國
但花的品種繁多,也不是什么花都可以吃的。人類身為雜食動物,自遠古便面對著比單一食物者更多的風險。好比,“神農嘗百草”即是一個典型。
同時,人類也存在著味覺上的苦味厭惡,這是在進化中演變出的自保本能,這也是為什么槐花在很長一段時候內都沒能正式登上前人的餐桌,直到饑饉期間才不得不吃,恰是因為國槐自己的苦味。熱衷以花入饌的唐宋就少見食用槐花的記錄,直到元朝才有了“六月收槐花,八月收韭花,九月采菊花”。
而與其余雜食動物紛歧樣的是,烹調呈現了。人類經由過程加熱與食材組合間的烹飪,規避了大大都毒素。
《本草綱目》里呈現“槐花,無毒”的同時,一并記錄的槐花一切食用與藥用方式,均需加熱。事實上,研究者在對槐樹的化學當作份進一步檢測闡發后得出,槐樹的花、花蕾、樹葉、樹皮均為有毒, 其花和花蕾的有毒當作份為樺木醇、槐仁醇等。前人吃槐花少有不良反映的記錄,多是加熱的功能。反卻是此刻,降低了警戒的現代人,每年城市進獻不少因生食槐花而過敏的案列。
03 嘗一口槐花,舌尖上無盡的春夏
那么,此刻真正的問題來了,十分困難找到了一樹槐花,要如何將其炮制下肚,才能算不負時光呢?
吃之前不如先來研究一下槐花為什么好吃。洋槐花之所以好吃呢,和它披發的迷人噴鼻味是分不開的。
在服法上,中醫里講究藥食同源,以槐入藥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槐花飲品。好比以槐花釀醋,當作品光彩淺黃,具有特有的清噴鼻。此外還有槐樹酒,用黃白色的槐樹皮切細,加酒或水六升,煮當作二升,即是藥飲。《本草綱目》里記錄的服法,還有效槐葉蒸熟曬干研末制當作的槐葉茶,以及會插手蔥和豆豉調味的“大菜”——水煮槐葉。
細數槐花的服法,此中最出名的要數槐花麥飯。要做出上好的槐花麥飯,起首要選摘似開非開、含苞欲放的槐花苞,嬌嫩得仿佛從枝頭掐下時會發出清脆一響的那種,這時的槐花最為清甜。
將槐花清洗清潔,放入少許鹽,在陽光下晾去水分,待水分稍干不會粘手時,拌入恰當的面粉,讓花朵上自帶的些許水分天然平均地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粉。將裹好面粉的槐花攤在蒸籠里小火慢蒸,撲鼻的清噴鼻能給守在灶臺邊的人帶去甜美的通感。
槐花麥飯蒸好后,口胃清淡的人便可以直接吃了。若想口感更豐碩一點,便在蒸好的槐花麥飯根本上插手蒜泥、辣椒、醬醋等佐料,最后澆上一勺滾燙熱油,像焚燒一般激出另一番誘人噴鼻氣,最后拌而食之。
除卻經典的槐花麥飯,最家常的槐花服法即是清炒槐花和槐花炒蛋。有人將炒槐花視為異端,認為過油會粉碎新穎槐花嬌嫩清爽的口感,仍是涼拌、清蒸最佳。要知道,槐花自己含有半斤八兩量的卵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兩種當作分均是遇熱發生美拉德反映后會披發較著噴鼻氣的物質。
素有素吃、葷有葷噴鼻,若真要學魏晉道士們饑餐瓊蕊,牽蘿補屋飲飛泉,將食花限制為清淡大雅之事,那也是難逃自我標榜之嫌,還不如以普通日常來看待。
▲圖/視覺中國
若是將槐花煎得微微焦,讓卵白質、芬芳醇和油脂在美拉德反映的感化下紛紛爆炸,花噴鼻和肉噴鼻充實糅合,以那口人世炊火氣佐飯,也是美事一樁。
更講究些的,還要采摘一些紫穗槐摻入,紅白相配更令人食欲大開。
槐花這么好吃,讓人不得不為清朝以前只能守著國槐啃樹皮的前人感應遺憾啊。在吃這件工作上呢,仍是要進修原始人的格調才是王道。
夏季光陰怎么尋歡作樂啊?還不如去找花,然后吃失落它。
參考文獻
【1】約翰·S·艾倫著,陶凌寅譯,腸子,腦子,廚子:人類與食物的演化關系,清華大學出書社,2013
【2】馬文·哈里斯著,葉舒憲,戶曉輝譯,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山東畫報出書社,2001.07
【3】邁克爾·波倫著,鄧子衿譯,雜食者的兩難:食物的天然史,中信出書集團,2017.05
【4】篠田統著,高桂林,薛來運等譯, 中國食物史研究, 中國貿易出書社,1987.01
【5】賈佼佼,苗明三,槐花的化學、藥理及臨床應用,中醫學報,2014年5月1日第5期
【6】楊水萌,杜勇軍,李倩,楊群力,馬亞榮,王鍇,劉聰,倪士峰,紫穗槐花中揮發性當作分的SHS-GC-MS分段闡發,西海說神聊大學學報(天然科學版) 2017年8月,第47卷第4期,
【7】李秋紅,欒仲秋,王繼坤,中藥槐米的化學當作分、炮制研究及藥理 感化研究進展[J]. 中醫藥學報 ,2017,45(3):112-116.[2]
【8】趙雍,郭靜,劉婷等槐花制炭后新止血當作分的藥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7) : 2346-2348.
【9】金晶,趙新海,GC-MS法連系AMDIS及保留時候闡發槐花提取物當作分,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1):85-88
【10】李時珍,本草綱目,上海科學手藝出書社金陵本影印版,1993
【11】朱橚,救荒本草,中國農業出書社
【12】顧仲,養小錄,三秦出書社,2005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