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吃過羊蝎子的人,不算經歷北京的冬天”。香氣氤氳的羊蝎子館里,大嚼羊肉的食客們都免不了感嘆:“真是又熱又香啊!”吃到骨白肉凈,那最味美香軟的骨髓卻藏在長長細細的骨頭里朝你笑:看你怎么來吃我!這可難不倒聰明的饕民們:一根吸管就搞定難題!
這是骨髓的正確吃法!(網絡圖)
當然,吸管最常見的用處還是吸取飲料,它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早餐攤放置了透明吸管、奶茶店擺放了粗粗的花色吸管,超市碼放的各類飲料不少都附贈吸管......這項偉大的發明不僅為人們在喝飲料帶來了極大方便、省去了手拿杯子的麻煩,避免了因大口喝而被嗆住的現象,還有效地減少了蛀牙的發生率,一個看著不起眼的吸管,卻稱得上是革命性的創新之舉。享受美味的小伙伴們,會不會偶爾有過這個疑問:這個不起眼的取食“神器”是哪位大神發明的?
五彩繽紛的吸管(網絡圖)
吸管是馬文?史東(Marvin Stone)在1888年發明的,他生活在美國華盛頓,經營者當地的一家紙煙廠,管理著本地區的一個紙煙廠。下班以后, 他常常到附近的一家酒館喝酒,放松一下,緩解一天的疲勞。
在19世紀時,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人們擔心自己呼出的熱氣會減低酒的冰凍感,一般不直接飲用,而是用中空的天然麥稈來吸飲,有時候用野草的空心莖做成的草管代替,可是不論是麥稈還是草管都不結實,容易折斷,也不衛生,且吸飲的時候,它們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影響酒的醇香。
為此,酒店老板很是頭疼,怎么才能研制出一個好的替代物,解決這一問題呢。
這一天,史東又來到了酒館喝酒,細心的他注意到老板的煩惱,反正下了班,閑來無事,他也幫著開始考慮解決之道,思考的時候,他習慣性地他拿出一根紙卷煙準備抽食,盯著這根煙,他靈機一動,能不能用紙卷成一個吸管呢?
史東由紙卷煙得到了靈感(網絡圖)
有了主意,他立馬回家動手制作,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開始利用紙,但容易被液體浸濕變爛,為了加強紙的防水性,他在上面涂了一層蠟,把涂蠟薄紙作為吸管材料卷在鉛筆上,將其中一頭涂上膠水粘牢,使紙卷不松開,然后拿下鉛筆,把另一頭也黏住,就這樣制成了長度約為20厘米的紙吸管。制作好之后,史東試用了一下,發現用這個吸管,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欣喜之際,馬上把這一方法介紹給了酒館老板。
不出意外,吸管很受人們的歡迎:不僅僅在喝淡香酒的時候會使用吸管,喝其他飲料也喜歡用吸管,酒館、餐廳、甚至在鐵路客運車上,都出現了吸管的身影。
后來,塑膠這種材質問世了,塑膠有著很好的柔韌性,不易折斷,而且在美觀性方面也勝過紙吸管,于是,人們轉而使用塑膠制作吸管,起先是透明的,漸漸地,出現了五顏六色的吸管,很是漂亮。
造型獨特的吸管(網絡圖)
如今,吸管家族成員更豐富,各種藝術吸管、工藝吸管層出不窮:小傘吸管、水果吸管、煙花吸管、派對吸管、小丑吸管、圣誕吸管、鬼節吸管、眼鏡吸管和卡通吸管等,暢銷不衰。
---------------------------------------------------------
參考文獻:《飲料吸管的發明》、《語文世界》、2003-01-30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