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代碼是分配給在國際上銷售的每種產品的編號。每種關稅代碼由世界海關組織(WCO)通過一個名為"協調制度"的數據庫發布。每種產品的位數從普通產品的6位數到利基項目的10位數不等。協調制度的特點是21世界海關組織成員...
關稅代碼是分配給在國際上銷售的每種產品的編號。每種關稅代碼由世界海關組織(WCO)通過一個名為"協調制度"的數據庫發布。每種產品的位數從普通產品的6位數到利基項目的10位數不等。協調制度的特點是21世界海關組織成員國為遵守貿易政策而必須使用的產品代碼章節和96章。關稅代碼用于征稅,海關組織成員國的海關和統計目的。

關稅代碼是進口商和出口商用來跟蹤產品銷售量的。
世界海關組織成立于1947年,旨在解決官僚作風問題國際貿易壁壘。該組織在1983年《協調制度公約》期間建立了協調制度。1988年176個成員國實施了新的關稅代碼體系。這些代碼使各國政府更容易對其他國家的產品征收貿易稅或關稅。世界海關組織將關稅代碼納入關于貿易協調的其他政策,海關完整性和經濟安全。
每個關稅代碼可分為三部分,規定產品類別和子類別。關稅代碼的前四位數字代表所列產品的一般類別。海關組織根據編號增加兩位或四位數字指一個產品類別中的子類別。各國政府可以在每個產品上再加上兩個數字,以跟蹤產品交換情況,以便進行統計審查。經驗法則是,每增加一組數字,就表示一種日益專業化的產品。
關稅代碼并非僅由世界海關組織和各國政府使用收稅關稅代碼對于負責執行國家貿易限制的安全官員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海關官員可能需要檢查關稅代碼所示的易腐和危險材料。進口商和出口商使用關稅代碼來跟蹤銷售給國際貿易伙伴的產品總數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可以使用關稅代碼來收集貿易協定的統計數據。
協調制度是一個可通過海關組織網站查詢的數據庫。這項高級服務允許企業和政府機構隨時搜索關稅代碼。協調制度中的關稅代碼可以通過關鍵字搜索、代碼搜索和逐章描述找到。世界海關組織允許訂閱者每次付費訂閱最多可訪問協調制度數據庫三年。數據庫用戶還可以在訂閱期間為最多50個用戶創建訪問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