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沖國是一個介于兩個獨立大國之間的國家。一般來說,緩沖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與敵對國家或帝國沒有聯系。這個國家提供了一個緩沖,以防止發生交戰行為。這與衛星國家的不同之處在于,這個國家通常奉行中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建...
緩沖國是一個介于兩個獨立大國之間的國家。一般來說,緩沖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與敵對國家或帝國沒有聯系。這個國家提供了一個緩沖,以防止發生交戰行為。這與衛星國家的不同之處在于,這個國家通常奉行中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建立一個緩沖區,而不是一個讓敵對國家對沖軍事和經濟目標的陣地。

朝鮮通常被描述為緩沖國;它存在于與美國結盟的韓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
緩沖國的概念最早是在17世紀歐洲大國開始建立全球帝國的時候發展起來的。這些帝國,傳統上被分割成孤立的世界政權,開始在外國大陸相遇。某些大國控制了與其他大國相鄰的大片土地。為了防止世界各地發生重大沖突,位于殖民地國家之間的某些國家被置于自己的手中,以幫助維持權力平衡。

聯合國經常在分離交戰派系或國家時建立緩沖國和緩沖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殖民主義繼續蔓延到以前無人居住的地區,緩沖國是完全由自然現象建立起來的。有時,由于自然地理上的挑戰,例如高山地區或茂密的林地,形成了中立區。有時,這些地區只是以土著人口為特征,敵對國家無法征服這些地區如果雙方都支持該國的派系,那么這兩個大國常常陷入泥潭而毫無收獲,從而形成了一個緩沖區。
歷史上最著名的緩沖國之一是阿富汗。在19世紀,這個多山的國家位于俄羅斯帝國北部和大英帝國的主要部分之間帝國,即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部的未來國家。中亞是被稱為"大博弈"的兩個帝國之間戰略競爭的中心。每一個大國都在爭奪對整個地區部落土地和民族的控制權,建立了衛星國。特別是大英帝國,發動了沖突,1838年第一次英阿戰爭,試圖將阿富汗建立為傀儡國家。
自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緩沖國的概念已被非軍事區(DMZ)的概念所取代,這些區域通常是有意將其置于條約規定的沖突地區之間,以制止軍事行動,現代的主要例子包括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之間的塞浦路斯非軍事區塞浦路斯,北朝鮮和韓國之間的緩沖區,以及將以色列和埃及分開的西奈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