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發生在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之間,又稱朝鮮戰爭、遺忘戰爭和祖國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正式開始于北朝鮮越過三八線兩個地區的邊界入侵韓國后,戰爭開始于兩個臨時政府爭奪控制權的內戰,很快升級為一場多國沖突,最終以交...
                    
                    
                        朝鮮戰爭發生在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之間,又稱朝鮮戰爭、遺忘戰爭和祖國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正式開始于北朝鮮越過三八線兩個地區的邊界入侵韓國后,戰爭開始于兩個臨時政府爭奪控制權的內戰,很快升級為一場多國沖突,最終以交戰雙方北朝鮮停火告終朝鮮得到了俄羅斯和中國的支持,而對韓國的同情來自聯合國和美國。

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后,由于擔心引發更廣泛的核戰爭,各國并沒有發動全面進攻。
有些人把朝鮮戰爭稱為"被遺忘的戰爭",因為它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更血腥、更具全球破壞性的沖突與越南戰爭之間時間軸。盡管13.5萬名軍隊取得了成功,但朝鮮最大的軍事弱點是無法將急需的物資運送到南部,以配合戰爭進程。在朝鮮戰爭期間,許多被迫攜帶物資穿越三八線敵方防線的平民被空襲致死。事實上,在戰爭中喪生的60萬韓國人中,85%是平民。雖然朝鮮缺乏足夠的運輸線的穩定性,但韓國的軍隊越來越少、越來越差,大約有65人,000.

朝鮮戰爭中戰俘待遇惡劣
杜魯門總統命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指揮下的美國海軍和海上部隊加入戰斗,以對抗朝鮮的進攻,使朝鮮戰爭成為冷戰的第一次武裝對抗,在聯合國號召所有成員國支持韓國斗爭的支持下,麥克阿瑟的軍隊可能會保衛韓國,因此,面對共產主義的全球挑戰,抵御中國和俄羅斯的干涉勢力。

朝鮮越過韓國邊境引發了朝鮮戰爭。
這是自由世界第一次統一努力,挫敗共產主義侵略。雙方戰俘都受到虐待,許多人死于非命。半個多世紀前朝鮮戰爭引發的沖突一直持續到今天,不是在軍事斗爭中,而是在緊張中,非軍事區全副武裝的對峙,也被稱為非軍事區。

代表韓國作戰的部隊在聯合國的集體領導下。

哈里·杜魯門,他曾在朝鮮戰爭中擔任過美國總統。

參與朝鮮戰爭的中國的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