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整合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描述一個人如何將一個物體的不同特征拼湊在一起,從而對該物體產生更完整的感知。該理論特別關注視覺,以及眼睛如何吸收信息以某種方式"體驗"所看到的對象。除了感知之外,特征整合理論還討論...
特征整合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描述一個人如何將一個物體的不同特征拼湊在一起,從而對該物體產生更完整的感知。該理論特別關注視覺,以及眼睛如何吸收信息以某種方式"體驗"所看到的對象。除了感知之外,特征整合理論還討論了注意在正確看待觀察對象中的重要性,一個人會自動地關注一個物體的一個顯著特征,比如它的顏色。特征整合理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加里·蓋拉德和安妮·特雷斯曼,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共同撰寫了一篇題為"注意力的特征整合理論"的學術論文。在這篇論文中,特雷斯曼和蓋拉德列舉了過去圍繞"視覺搜索"的幾個實驗,或者說,個體將物體的顏色和形狀與其他物體區分開來的過程另一方面,通過"紋理分離"來區分物體和背景,而其他實驗則是探索人在空間上定位物體的能力,這樣,特征整合理論認為,某個物體的屬性是按順序處理的,尤其是在需要注意幾個特征才能正確區分物體的情況下例如,如果一個人在人群中尋找一位留著齊肩長發的男性朋友,那么第一步就是尋找有齊肩長發的男性朋友,并逐步了解這位朋友的顯著特征,從而將他挑出來

運用特征整合理論的教師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板子標記重要的關鍵點。一般來說,特征整合理論描述了注意的兩個主要階段:前注意階段和集中注意階段。在前注意的第一階段,人本能地、自動地聚焦于一個物體的一個顯著特征,例如它的顏色和方向。在這一階段,人不需要真的有意識地去思考階段。例如,一個人很容易在一張紙上的水平線中發現一條斜線。在集中注意力階段,這個人把物體的所有特征都取出來,并把它們結合起來,從而對物體有一個正確的感知,特別是在物體不能立即從其他物體中脫穎而出的情況下,比如在其他隨機涂上紅色和藍色的圓圈和方格之間出現一個紅色圓圈應用特征整合理論的訓練和實踐可以幫助一個人提高抽象推理和注意力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對周圍環境有更多的感知和小心教師也可以運用這一理論幫助學生記住他們的課程,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或黑板筆標出重要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