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jndael"這個詞是由比利時的文森特·里杰門和瓊·戴門的姓氏的一部分組合而成的,為了給他們開發的算法起一個名字,他們是應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于1997年發出的提交高級算法的邀請而開發的。來自11個不同國家...
"Rijndael"這個詞是由比利時的文森特·里杰門和瓊·戴門的姓氏的一部分組合而成的,為了給他們開發的算法起一個名字,他們是應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于1997年發出的提交高級算法的邀請而開發的。來自11個不同國家的21個團隊提供了提交文件,在名單縮小到5個最終入圍者之后,Rijndael發音為/RINE dahl/or/RAIN dahl/-于2000年被選為當時的高級加密標準(AES)的基礎。

文森特·里杰曼和瓊·戴曼都來自比利時AES,有時也被稱為"AES(Rijndael)"。它是為了取代數據加密標準(DES)并提高安全性而創建的。它也被用作Internet協議安全(IPSec)中的隱私轉換,在因特網密鑰交換(IKE)中,IKE利用公鑰加密技術安全地傳輸密鑰進行解密敏感但未保密的文件,使其成為聯邦信息處理標準(FIPS),在本案中,編號為197。2003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批準了使用192位和256位密鑰的AES,甚至批準了歐洲聯盟NESSIE(新的歐洲簽名、完整性方案,和加密)在同一年推薦了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標準發明Rijndael的比利時密碼學家是從一個叫做Square的早期合作中開發出來的。Rijndael是一種分組密碼,這意味著加密密鑰和算法應用于塊中的數據,而不是單個比特中的數據。它是流密碼的替代方案。該密碼處理128位塊中的數據,并支持128156,加密專家對Rijndael是否是AES的最佳選擇持不同意見。有人說沒有一種算法能讓所有人都滿意。AES正在遭受攻擊,還有很多人把破解分組密碼作為一個類來研究,也有人在打賭AES是否完全安全,或者它是否會在某個特定日期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