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飾藝術在許多國家廣受歡迎。它在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和30年代的美國最受歡迎。它對當時的建筑以及家具、美術、服裝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珠寶和電影院。裝飾藝術家具常常讓人想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飾藝術在許多國家廣受歡迎。它在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和30年代的美國最受歡迎。它對當時的建筑以及家具、美術、服裝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珠寶和電影院。裝飾藝術家具常常讓人想起建筑線條和曲線。

帝國大廈就是裝飾藝術風格的一個例子"裝飾藝術"一詞源于1925年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舉辦的法國藝術博覽會。許多美國建筑師參加了這次博覽會,并對美國裝飾藝術運動的廣泛影響產生了影響在美國保存完好,尤其是在大城市,紐約市的克萊斯勒大廈和無線電城音樂廳是典型的裝飾藝術主題的兩個著名例子。

裝飾藝術家具經常出現使人想起建筑的線條和曲線。裝飾藝術家具的特點是使用不銹鋼和鋁等金屬。漆器和鑲嵌木材也在這種風格的家具中占有突出地位有時,可以發現使用異國情調的材料,如鯊魚皮和斑馬皮,盡管這些材料的成本很高,一般家庭或辦公室都看不到這些材料。深色、異國情調的木材經常被裝飾藝術家具所青睞,許多現存的例子顯示了紅木、烏木的驚人用途和組合,還有桃花心木。在很多情況下,木頭上的污漬會帶出深色的紋路,在經濟蕭條給這個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之際,在美國看到的裝飾藝術家具和建筑傳達了一種力量和樂觀的感覺例如,陽光下的圖案隨處可見,通常在藍色背景下描繪,讓人聯想到冉冉升起的太陽。許多公共建筑采用裝飾藝術風格,以傳達民族自豪感,色彩鮮艷的壁畫和堅固的雕塑,仿佛又回到了羅馬共和國政府和社會的驕傲。裝飾藝術的流行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明顯衰退,在自我犧牲和節儉的新精神下,這一獨特的裝飾藝術風格自衰落以來一直受到其他人的呼應,它在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有限的復蘇,然后在80年代再次出現,這第二次伴隨著對平面設計的興趣和藝術裝飾所代表的懷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