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Hex是一種計算方法,用于將二進制文件轉換為文本格式,以便通過網絡傳輸。這是一種較老的文件編碼技術,設計用于幫助處理早期的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這些協議無法傳輸二進制數據。以這種方式轉換的文件將有三個可能的文件...
BinHex是一種計算方法,用于將二進制文件轉換為文本格式,以便通過網絡傳輸。這是一種較老的文件編碼技術,設計用于幫助處理早期的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這些協議無法傳輸二進制數據。以這種方式轉換的文件將有三個可能的文件名后綴之一:.hex、.hcx或.hqx,具體取決于版本。但是,編碼文件的文本在純文本查看器中是可讀的,并且BinHex版本的解碼要求出現在文件的第一行。BinHex將二進制文件中的數字轉換成文本。第一種BinHex編碼技術早在1981年就被開發出來,以處理當時在通信信道上傳輸的數據是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的慣例(ASCII)文本字符。這個第一個實現是由Tim Mann設計的,并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TRS-80?個人計算機上使用。隨著Apple?Macintosh計算機的出現,這項技術被移植到Macintosh?文件上,并由一個名叫Yves Lempereur的人進一步開發,他改進了編碼速度和壓縮能力,其核心是原始的BinHex編碼方法在一個二進制文件中以四個二進制數字(或位)為一組,并將它們表示為一個十六進制數字,它是數字0到9和字母A到F。每個十六進制數字可以與另一個配對并編碼為ASCII文本字符。這有時被稱為8到4編碼,因為該過程使用8位來表示4。當然,這使得編碼的.hex文件比其原始文件大得多二進制對應,但純文本也可以拆分成單獨的文件進行傳輸BinHex編碼方法還創建了一種存檔或封裝技術,用于處理早期Apple?Macintosh?文件格式的兩部分性質。這些文件有兩個主要組件:資源叉和數據叉。使用BinHex編碼,兩個Macintosh?文件叉都將封裝到編碼中,允許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編碼方法成為Macintosh?計算機上的主要存檔和傳輸格式。在Macintosh?上建立了立足點之后,BinHex技術需要改進。第二個版本不再使用十六進制編碼,而是采用了8到6的編碼技術,將編碼的文件大小減少了一半。這些新的緊湊型文件,雖然在技術上不再是十六進制,但仍然采用BinHex命名格式,雖然將文件擴展名改為.hcx。但是,這種方法在使用非英語字符的計算機系統中存在問題,因此文件在解碼過程中會因某些字符被翻譯而損壞。最終的BinHex版本只使用不會自動轉換的字符來修復這些問題這種編碼方法還包括額外的錯誤檢查技術,以確保不會對文本進行任何意外的更改。這些更穩定的編碼文件隨后被賦予.hqx后綴,但仍保留其.hcx前導文件的壓縮
-
發表于 2020-08-06 05:50
- 閱讀 ( 836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