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組插座是安裝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芯片的地方。這個插座位于計算機的主板上,主板包含與中央處理器直接相關的所有電路。芯片組插座過去是焊接在主板上的,但現在使用了一個更方便用戶的杠桿釋放,使其更容易操作交換芯...
芯片組插座是安裝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芯片的地方。這個插座位于計算機的主板上,主板包含與中央處理器直接相關的所有電路。芯片組插座過去是焊接在主板上的,但現在使用了一個更方便用戶的杠桿釋放,使其更容易操作交換芯片。這些插座通常以它們所包含的引腳數命名,例如775插座有775個引腳,這意味著它在CPU上有775個接觸點。如果處理芯片類似于機動車發動機,女性在與計算機進行倒立,芯片組類似于它的機箱。芯片組插座基本上打開了引擎和機箱之間的連接,并允許芯片組中的所有其他組件與處理器交互。此外,只有通過芯片組,也就是芯片組插座,芯片才能與主板之外的其他組件(如內存模塊和適配器板)進行通信。今天所知的芯片組插座始于英特爾的“486”系列處理器,這些處理器被設計成用戶可安裝和可更換的組件。以前,芯片通常直接焊接在主板上。雖然插座以前曾被用來安裝處理器,但英特爾在芯片組插座設計上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創新,叫做零插入力(ZIF)。ZIF插座允許在不使用工具的情況下更方便地安裝或拆卸芯片,相反,依靠杠桿來接合或釋放芯片。有幾十種類型的芯片組插座,它們在引腳數量、布局和插座連接中使用的電壓上都有所不同。不同的芯片組插座類型接受不同的處理器系列。芯片組插座名稱最初由簡單的數字或字母組成,但是當前類型具有反映管腳數的數字;例如,套接字940有940個管腳多年來,芯片組插座也變得更大、更復雜。例如,Intel 486芯片組插座有169到238針,而今天的插座可以有一千多個。在90年代,主要的芯片制造商Intel和AMD,由于二級緩存的實現,它們的處理器依賴于基于插槽的連接方法,二級緩存本質上是一種快速的內存類型,有助于處理器更快地訪問信息。緩存需要在主板的一個插槽上安裝所謂的“子板”。此外,處理器的功能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芯片,而是多個芯片,一段時間后,與這種配置相關的額外費用促使芯片制造商回到以前的芯片組插座版本
-
發表于 2020-08-07 00:03
- 閱讀 ( 1393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