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緩沖區是允許數據序列化的機制。本質上,它們有助于將信息轉換成可在計算機中存儲的不同形式。在技術術語中,協議緩沖區可以定義為一種接口描述語言,對不同類型之間傳輸的數據進行編碼指能夠解碼這些數據的軟件。它們...
協議緩沖區是允許數據序列化的機制。本質上,它們有助于將信息轉換成可在計算機中存儲的不同形式。在技術術語中,協議緩沖區可以定義為一種接口描述語言,對不同類型之間傳輸的數據進行編碼指能夠解碼這些數據的軟件。它們最初是由Google創建的,作為XML的一種更快、更簡單的替代品。對于不習慣使用計算機程序的人來說,使用協議緩沖區的人需要時間和實踐。使用它們的第一步是定義proto文件中包含數字和簡寫字的信息,用于指定更復雜的操作和對象。然后使用編譯器創建各種訪問類,這些訪問類可以是三種語言中的一種:C、Python和,或Java。這些類用于為數據編寫程序。輸入到程序中的信息可以再次保存為.proto文件,并在不同類型的軟件之間傳輸。協議緩沖區的使用說明必須廣泛。在開始之前,用戶必須下載協議緩沖區,這通常會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面的教程。雖然有些可能會花錢,但大多數都是免費的,任何有電腦和互聯網接入的人都可以使用。協議緩沖區中使用了三種編程語言。C語言是最古老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最流行的,是由Bjarne Stroustrup于1979年編寫的,用于促進不同但相關的軟件程序之間的通信。James Gosling于1995年開發了Java語言。這種編程語言是基于C語言構建的,旨在更方便用戶使用在Guido van Rossum的領導下,Python語言出現于1991年,它具有比C或Java更大的靈活性,它允許多種編程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不同。在協議緩沖區出現之前,可擴展標記語言(XML)是最流行的數據序列化方法。盡管這種方法仍在使用中,新的替代方案由于幾個原因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它真正的實質是簡單和方便。與XML相比,協議緩沖區更快,占用的計算機空間更少,一旦用戶熟悉了它們的基本特性,就更容易使用。最終,它們是使計算機上的任務執行更簡單、更高效的另一件事
-
發表于 2020-08-07 02:00
- 閱讀 ( 920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