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計算是下一代集成計算機技術,它允許網絡在很少或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進行自我管理。它是以人類自主神經系統命名的,它發送控制心率的脈沖,呼吸和其他功能,不需要有意識的思考或努力。IBM研究所的Paul Horn女士于20...
自主計算是下一代集成計算機技術,它允許網絡在很少或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進行自我管理。它是以人類自主神經系統命名的,它發送控制心率的脈沖,呼吸和其他功能,不需要有意識的思考或努力。IBM研究所的Paul Horn女士于2001年10月15日在亞利桑那州的議程會議上首次提出了自主計算的想法。這種需求圍繞著網絡復雜性的指數增長。不僅有大量的臺式機和移動設備設備通過相互競爭的策略、標準和接口連接到各種類型的網絡中;但是企業、機構甚至基礎設施越來越依賴這些網絡。然而,I/T專業人員的短缺,技術人員幾乎不可能跟上持續不斷的變化新設備的沖擊,協議的改變,新的在線業務解決方案和移動接口的挑戰。IBM和其他技術巨頭預見到這個問題會變得更糟,是基于一些通用的數據處理協議來創建全行業標準的基礎。但也要支持基于這些假設的多級自治計算系統。這將創建一個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系統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執行各種關鍵的管理任務。IBM認為定義普適自主計算系統的八個基本標準如下:系統必須能夠對自身、連接、設備和資源進行持續評估,并知道哪些是共享或保護的。它必須能夠根據需要動態配置和重新配置自己它必須不斷地尋找優化性能的方法。它必須通過重新分配資源和重新配置自身以避開任何功能失調的元素來實現自我修復。它必須能夠監控安全并保護自己免受攻擊。它必須能夠識別并適應其內部共存系統的需要環境。它必須與共享技術一起工作。專有解決方案與自主計算思想不兼容。它必須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無縫地實現這些目標。雖然這是自主計算系統的八個建議組成部分,IBM希望他們能為最終用戶帶來三個目標:靈活性、可訪問性和透明性。簡而言之,能夠從家庭、辦公室或現場無縫提取數據,無需擔心設備、網絡或連接方法。一些大學和公司,如Sun Microsystems和Hewlett-Packard,IBM正在開發類似的系統,但IBM聲稱他們的自主計算計劃意義更深遠,因為這個計劃依賴于硬件和軟件的協同進化,所以自主計算將在幾年內分階段實施
-
發表于 2020-08-07 11:04
- 閱讀 ( 820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