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和信息理論中,分布式信源編碼(DSC)是描述多個相關但不能相互通信的信息源壓縮的關鍵問題,它允許視頻編碼中的關系范式交換編碼器和解碼器的復雜度,表示視頻處理中概念上的轉變。在信道編碼和解碼器端之間,可以對多個...
在通信和信息理論中,分布式信源編碼(DSC)是描述多個相關但不能相互通信的信息源壓縮的關鍵問題,它允許視頻編碼中的關系范式交換編碼器和解碼器的復雜度,表示視頻處理中概念上的轉變。在信道編碼和解碼器端之間,可以對多個源的相關性進行建模,使分布式信源編碼能夠在編碼器端和解碼器端之間轉移計算復雜度。這為具有復雜度緊張的發送方的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框架,就像傳感器網絡或視頻壓縮一樣,DSC允許視頻編碼中的關系范式交換編碼器和解碼器的復雜性,這代表了視頻處理的概念性轉變。兩位名叫Jack K.Wolf和David Slepian的人提出了一個關于分布式信源編碼的無損壓縮理論界域,即現在被稱為Slepian-Wolf定理或界。這個界是在1973年提出的,它與相關的信息源在熵項下是一致的。這兩個獨立的信息源能夠有效地壓縮數據,就好像兩個信息源都能直接通信一樣。后來,在1975年,一個叫Thomas M.Cover的人把這個定理推廣到兩個以上的信源的例子.在分布式信源編碼中,多個相依的信源由獨立的聯合譯碼器編碼.Slepian-Wolf定理將這些信源表示為兩個不同的變量,假設兩個獨立且相關的信號來自不同的信號源,并且彼此之間沒有通信,這兩個信號是編碼器,它們的信號被傳輸到一個接收器,接收器是可以對兩個信息信號進行聯合解碼的處理的解碼器這個定理試圖解決接收器解碼錯誤并接近零的概率率是多少,用它的聯合熵來表示。正如Wolf和Slepian在1973年證明的那樣,即使相關信號被分開編碼,雖然這個定理從理論上假設分布式信源編碼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個理論的極限還沒有被認識到,甚至沒有接近。另外兩位科學家,拉姆錢德蘭和普拉丹,試圖解決如何達到這一理論極限的問題證明了Slepian-Wolf定理的合理性,他們試圖通過為兩個具有最大分離距離的編碼信號提供一個特殊的解決方案
-
發表于 2020-08-07 17:39
- 閱讀 ( 1335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