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選礦是在冶煉前對原礦進行提純的一個多階段過程,鐵礦石選礦過程有兩個互補的目標,這兩個目標定義了精煉鐵礦石的方法。礦石的鐵含量需要增加,而脈石是礦石中價值較低的天然巖石和礦物,必須分離出來。鐵礦石的篩分、...
鐵礦石選礦是在冶煉前對原礦進行提純的一個多階段過程,鐵礦石選礦過程有兩個互補的目標,這兩個目標定義了精煉鐵礦石的方法。礦石的鐵含量需要增加,而脈石是礦石中價值較低的天然巖石和礦物,必須分離出來。鐵礦石的篩分、破碎和研磨等方法經常被用于各種凈化方法,以及幾個階段的磁選。

生鐵礦石必須經過凈化才能使用鐵礦石工業根據鐵礦石選礦完成后存在的金屬濃度對材料進行分類。高品位鐵礦石的鐵濃度必須為65%或更高,中品位為62%至65%。低品位鐵礦石包括鐵濃度低于62%的所有混合物,這些混合物被認為是不適合用于冶金的礦石類型。存在幾種不同類型的天然鐵礦石,但用于金屬精煉的兩種最常見類型是赤鐵礦、Fe2O3(通常含鐵量為70%)和磁鐵礦,Fe3O4,即72%的鐵。也存在低品位鐵礦石,例如褐鐵礦(在50%至66%的鐵含量下與水分子結合的赤鐵礦)和菱鐵礦、FeCO3,即48%的鐵。

作為鐵礦石選礦的一部分,水分子被去除鐵礦石選礦的方法之一是首先對礦石進行基本的篩選或過濾,然后使用顎式破碎機等設備將巖石從其自然狀態破碎至單個塊體或巖石尺寸,長度或高度不超過3.3英尺(1米),然后再進一步破碎在中、細粒級圓錐破碎機或細顎式破碎機中粉碎,篩分到0.5英寸(12毫米)或更小的粒度,然后進入浮選過程進行分離。分離包括使用低功率磁場將金屬含量高的礦石從較低品位的金屬顆粒中拉離在這一點上,較低品位的礦石被循環回到粗浮選階段進行進一步精煉。最終產品從破碎和磁選設備中出來,然后在球磨機中研磨成粉末狀的稠度然后,通過鐵礦石選礦,通過脫水罐除去水分,并施加圓盤磁選機產生的強磁場,進一步精煉物料。在此階段,在循環開始時,將仍含有金屬價值的低品位礦石和品位更低的尾礦放回原處鐵礦石開采通常集中在尋找赤鐵礦和磁鐵礦,因為它們有天然弱磁場,有助于凈化。然而,赤鐵礦對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反應更好該浮選工藝在鐵礦石選礦中比磁鐵礦好,因此是首選的礦石類型它對所謂的重力分離反應最好,可以使用多種重力設備對其進行精煉,包括跳汰機、離心分離機和振動臺。全球鐵凈化工業已經完善截至2011年,精煉赤鐵礦的方法比其他類型的鐵礦石都要多,因此在迄今為止開采的任何礦石中,它的凈鐵含量產量最高。全世界的赤鐵礦礦床被認為是可用的最佳鐵礦石形式,盡管人們還不清楚這些礦床是如何形成的,但這些礦床是一種不斷減少的自然資源,據信大約在18億至16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形成了。

鐵礦石是經過選礦后冶煉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