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排放的廢氣煙囪最初不是用來分散污染物的,而是用來增加進入爐內的空氣流量,從而改善它的燃燒。因為煙囪內的空氣比外面的空氣熱,它的密度也較低,這會導致煙囪底部的空氣與煙囪外部的空氣之間存在壓差,從而導致外部空氣被吸入煙囪,并以更快的速度通過附加的熔爐。這種現象被稱為自然通風或煙囪效應
在工業革命期間,煙囪變得很普遍煙囪必須按照精確的規格建造,以便為熔爐提供足夠的自然通風外界空氣的壓力、出爐氣體的溫度和成分,甚至是用來建造煙囪的材料都是重要的因素,為了建造一個有效的煙囪,通常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誤差煙囪最早出現在17世紀,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期間變得無處不在,經常向城市空氣中噴出有害的煙霧。在20世紀,高煙囪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在20世紀,當風扇取代了煙囪作為一種方式現在,一些煙囪的高度超過了400米(1300英尺),以保證空氣質量符合政府規定。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