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R等級是衡量能效水平的一種方法。空調的SEER等級衡量的是以1998年夏季為例,用能效比來衡量整個季節的空調效率,但8月4日下午3點07分的能效會反映在能效比上,一個機組的能效比通常在6到25之間,較新機組的能效比通常更高,反映出能源使用效率更高如果一臺空調在一個冷卻季節總共運行800小時,并且每小時輸出5000 Btu,那么該季節的總能量輸出將為400萬Btu如果該機組的SEER額定值為20,則總能源使用量將計算為400萬除以20,得出所用的瓦時。結果是整個季節200000瓦時。因此,額定值所代表的數字就是每瓦時能耗產生的BTU數量一些國家的政府已經制定了法律,規定了用能效比衡量的最低能效標準,例如,在美國,2006年1月1日或之后銷售的所有空調都必須達到能效比13級以上安裝在窗戶上的空調不受這一法律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這些空調的額定值為9或10。對于一個擁有特殊能源之星認證的單位來說,它的額定值必須至少為14。在許多情況下,通過升級到更高效的空調,可以顯著節省制冷成本。例如,將SEER評級從9級提升至12級,將意味著每個季度的能源消耗量減少近三分之一,這可能會導致每年節省數百美元,甚至一個新的單位甚至可以為自己節省成本。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