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勢能公式PE=mgh,最常用的方法是簡單明了。為了計算物體的勢能(PE),將物體的質量(以千克(m)為單位)乘以地球的重力常數(g),再乘以物體離地面的高度(以米為單位)。這個公式也可以用來計算一個缺失變量的值,例如質量,可以用物體的勢...
基本勢能公式PE=mgh,最常用的方法是簡單明了。為了計算物體的勢能(PE),將物體的質量(以千克(m)為單位)乘以地球的重力常數(g),再乘以物體離地面的高度(以米為單位)。這個公式也可以用來計算一個缺失變量的值,例如質量,可以用物體的勢能除以重力常數和它的高度來計算,或者g=PE/gh。因為物體的勢能等于真空中的動能,勢能公式也可用于確定其動能。同樣的應用也可用于更復雜類型的勢能公式,如靜電勢能或核能所使用的勢能公式取決于所儲存的能量的類型。大多數人使用勢能公式的基本迭代來確定一個物體如果產生的話會產生多少功從一個固定的高度落下。這使個人能夠確定一個物體在經歷最簡單的運動形式時所產生的能量,使之成為在不增加推進力的情況下,物體能量能力的更精確近似值之一。利用地球引力的公式慣例,測量值為9.8米/平方秒(m/s2),假設大多數相關的作用都發生在行星的引力場中一些科學家更愿意弄清楚這種區別,把常用的公式稱為重力勢能公式。

蕩秋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勢能和動能的總和。個人可以用勢能公式從固定高度確定物體的勢能,或者計算物體被轉移到另一個高度時勢能的變化。這是通過將公式從PE=mgh改為PE=mg(h1-h2),其中h1是更高的高度,h2是較小的高度。勢能的變化會影響各種領域的考慮因素,例如工程設計和機械設計。公式的操作可以幫助個體識別缺失變量。如果系統內物體的高度未知,則可以將公式改為h=PE/mg,其中,高度等于勢能除以物體的質量和引力常數。由于g在方程中為常數,所以通常不需要求解,除非物體處于引力不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