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是撥弦琴家族中的一種弦樂器,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演奏者將豎琴放在腿上彈奏。由于這種樂器的位置,膝上豎琴比其較大的表兄踏板豎琴要小,它位于地板上。幾千年來,人們在世界各地彈奏各種版本的膝上豎琴。 彈奏吉他的人可...
豎琴是撥弦琴家族中的一種弦樂器,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演奏者將豎琴放在腿上彈奏。由于這種樂器的位置,膝上豎琴比其較大的表兄踏板豎琴要小,它位于地板上。幾千年來,人們在世界各地彈奏各種版本的膝上豎琴。
![]()
彈奏吉他的人可以分為兩個基本類別:無杠桿和有杠桿。無杠桿的膝上豎琴非常簡單,因為弦穿過樂器并連接到調音栓上。如果演奏者想用不同于豎琴調音的調音鍵演奏,他必須使用單獨的調音工具來轉動調音栓,并至少調整一根琴弦的音高。這通常不是很實用的快速或經常進行,所以大多數無杠桿豎琴都被調到C或G,它只需調節一個或兩個琴弦就可以調到其他幾個琴鍵。杠桿式的膝上豎琴試圖省去調整豎琴調音栓來改變琴鍵的麻煩。這種類型的豎琴有一個連接琴弦的杠桿機構。當演奏者啟動杠桿時,杠桿拉動或釋放琴弦,從而改變其上下半步的音高。然而,杠桿機構只朝一個方向移動,這意味著它可以進行銳化或扁平化,但不能同時進行。膝上豎琴還可以根據確切的演奏位置進行分類。有些膝上豎琴完全平放在膝上,這就使得琴弦處于水平位置,演奏時要求演奏者雙手手掌向下。melody豎琴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無杠桿的、呈梯形的、只有15或16根弦的豎琴,可能是"平坐"豎琴的最佳和最常見的例子;它與揚琴極為相似大多數膝上豎琴是"邊坐式"豎琴,意思是豎琴坐在豎直的位置上,手掌面向內演奏。坐邊豎琴可以是無杠桿或杠桿式的,但高端的邊坐式豎琴通常有一個完整的杠桿系統,允許演奏者處理所有可能的七個鍵。平坐式豎琴由于旋律豎琴的尺寸受到限制,以適應演奏者膝蓋的長度和寬度。對于邊坐式豎琴,尺寸變化更大,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琴弦上升到不同的垂直高度。一個小的邊坐式豎琴可以低于2英尺(61厘米),重量為5磅(2.27公斤)或更少,但高度32到36英寸(81.28厘米-0.9米)更為常見。更大的版本可以有25根弦,重量為10到12磅(4.5-5.4公斤)。音樂會或踏板豎琴的音域約為5.5個八度,因為這種類型的豎琴平均有45根弦。相比之下,最大的圈琴,通常有大約三個八度音程。翻譯成實際的表現,這意味著膝上豎琴演奏者對他們能演奏的音樂和所能達到的效果更加有限。然而,膝上豎琴有限的音程和較小的尺寸使他們比大型豎琴更輕便和輕便,這對音樂治療師等需要經常將樂器帶到不同地點的個人來說是有利的,雖然高端的膝上豎琴可以演奏每一個鍵,而且很容易運輸,但它仍然有一個主要問題:在演奏過程中要移動杠桿,演奏者必須停止用一只手演奏。大約在17世紀末,豎琴制作者通過制造帶有踏板機構的豎琴來解決這個問題。演奏者用腳操作的踏板連接到一個類似杠桿的機械裝置上,這種裝置可以控制豎琴弦的長度,從而控制琴弦的音高杠桿式豎琴因此代表了豎琴技術的中間點,現代踏板豎琴能夠調整音高以達到銳利和平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