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獵人》是荷蘭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于1615年創作的一幅著名畫作,它常被認為是巴洛克繪畫中的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它的特點是戲劇感和張力感。這幅畫描繪了一群男人,其中一些人騎在馬上,在一場激...
《河馬獵人》是荷蘭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于1615年創作的一幅著名畫作,它常被認為是巴洛克繪畫中的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它的特點是戲劇感和張力感。這幅畫描繪了一群男人,其中一些人騎在馬上,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一只兇殘的河馬露出牙齒,棲息在鱷魚身上或旁邊。這件藝術品也可以被稱為河馬和鱷魚狩獵,盡管當人們觀看這幅畫時,鱷魚是僅次于河馬的。
![]()
女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生活在1577年至1640年間。他曾在德國、西班牙和荷蘭呆過,經常為皇室和貴族而作畫。1615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委托他進行了河馬狩獵,巴伐利亞公爵。這幅畫與魯本斯的其他作品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些作品往往充滿了暴力的畫面和戲劇感。一些藝術評論家認為河馬狩獵是人類與野獸之間古老沖突的代表。就在這一幅畫中,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河馬和鱷魚,但也有一些圖像顯示蛇、豹、馬和狗的存在。在這段歷史時期,狩獵是被嚴格禁止的,只有最富有的貴族才可以合法狩獵。一幅狩獵場景的繪畫在當時可能被視為身份的象征。這幅圖也突出了人類對未知物種的迷戀這一時期的異國情調。17世紀初,旅行受到限制,很少有人有機會看到河馬或鱷魚。這幅畫可能是為了給人一種震撼,一方面是因為它的暴力本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對野生和外來生物的關注與許多魯本斯作品一樣,河馬狩獵的特點是,強有力的對角線將觀眾的眼睛從一個區域故意地畫到另一個區域。這幅畫暗示著危險、緊張和來自馬和動物的強烈情感。觀眾們不確定人和動物是否會在戰斗中獲勝這幅畫是魯本斯完成的四幅作品之一,其中的主題是殘酷而暴力的狩獵。其他的畫中有一只熊、一只狼和一只野豬。2010年12月,包括河馬狩獵在內的四幅畫作在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以10000英鎊(約合15000美元)的價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