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首先我們需要對專利的概念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專利為了人們的智力成果而出現的一個名詞,一般的專利是可以劃分為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以及發明專利這三種,所以就需要明確的說是進行那一項的申請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就是為了改造某一項專利的。外觀設計專利就是為了通過外觀設計的美感或者是較為創意的產品。發明專利的含金量其實是比較高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創新和研究出來的,審查的過程相比來說也是很嚴格的,是需要進行專利實質的審查。
一、專利申請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1.營業執照的副本掃描件或者是申請人身份證正反面的掃描件;
2.身份證的正反面掃描件;
3.專利的委托書。
二、專利辦理流程:
申請:上傳齊全的資料,在當天向國家的知識產權局提交申請,次日再返還專利申請的文件副本和專利號。
受理:大約7個工作日之后國家的知識產權局就會發放受理通知書,需要在收到受理通知書當日開始的2個月之內繳納申請費。
初步審查:初步審查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到了發明專利申請之后進行初步的審查。在初步審查合格之后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就是公布核查申請文件是否齊備、是否符合標準以及費用是否繳納。專利局會針對以上事項來發出補正的通知書,由申請人進行補正。
實質審查:發明申請公開了之后,就開始實質審查。
·······································································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東營市沒有撤銷低保,而是有人不能再享受低保待遇。 因為今年東營市執行新低保政策。 2016年3月起,東營實行新的低保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有下列九種情況之一的家庭或個人,不得享受城市低保。 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家庭財產是認定低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433616234保對象的3個基本條件,低保標準依據當地恩格爾系數、居民基本生活費用支出測算確定,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2016年,東營再次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其中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30元,東營區、河口區由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580元,廣饒縣、墾利縣、利津縣由每人每月520元提高到55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高360元,即東營區、廣饒縣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河口區提高到每人每年4320元,墾利縣、利津縣提高到每人每年4120元。?根據新出臺的《東營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將逐步縮小城鄉和區域之間低保標準差距,到2019年,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之比將達到1.5:1以內。 根據新低保管理辦法,家庭財產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納入低保范圍: (一)人均金融資產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2倍的; (二)擁有并經常使用機動車輛、船舶和大型農機具的; (三)非因拆遷原因,擁有2套及以上產權住房且住房總面積超過當地住房保障標準面積2倍,或者申請低保之前1年內以及享受低保期間購買超過當地住房保障標準面積商品房的; (四)申請低保之前1年內或者享受低保期間,興建、購買非居住用房或者高標準裝修住房的; (五)1年內購買鋼琴、空調、液晶電視、珠寶飾品、貴金屬及其金融衍生產品、貴重藏(飾、玩)品等單件價值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2倍非生活必需品的; (六)持有或者從事有價證券買賣及其他投資行為且投資數額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2倍的; (七)出讓特許權、著作權、專利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收入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2倍的; (八)雇傭他人從事經營性活動的; (九)其他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于當地低保標準的。
雖然我很聰明,但這么說真的難到我了
由于專利糾紛案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案件,各省、直轄市一般均指定專利糾紛一審管轄法院,下文向大家介紹專利糾紛案件一審管轄法院名單: 北京(1個):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上海(1個):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廣東(1個):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天津(2個):一中院、二中院 重慶(2個):一中院、五中院 福建(3個):福州中院、廈門中院、泉州中院 浙江(5個):杭州中院、溫州中院、金華中院、寧波中院、臺州中院 江蘇(7個):南京中院、蘇州中院、南通中院、鎮江中院、鹽城中院、無錫中院、常州中院 山東(6個):濟南中院、青島中院、煙臺中院、濰坊中院、淄博中院、東營中院 安徽(2):合肥中院、蕪湖中院 湖南(2個):長沙中院、株洲中院 四川(2個):成都中院、綿陽中院 江西(3個):南昌中院、景德鎮中院、宜春中院 遼寧(3個):沈陽中院、大連中院、葫蘆島中院 內蒙(2個):內蒙古呼和浩特中院、包頭中院 新疆(2個):烏魯木齊中院、新疆兵團法院 湖北:武漢中院 河北:石家莊中院 山西:太原中院 陜西:西安中院 河南:鄭州中院 吉林:長春中院 黑龍江:哈爾濱中院 廣西:南寧中院 海南:海口中院 貴州:貴陽中院 云南:昆明中院 西藏:拉薩中院 甘肅:蘭州中院 青海:西寧中院 寧夏:銀川中院 另有海淀、義烏、昆山法院有外觀、新型管轄權。
近年來,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為抓手,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政策支持,強化培訓賦能,拓展運營體系,有效提升了我市專利創造水平。2019年,我市發明專利數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新授權國內發明專利478件,同比增加19.2%,增速列全省第一位。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有效發明專利2138件,同比增長20.1%,增速列全省第二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92件,較上年底提高了1.57件。
2019年,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繼續開展走訪企業工作,重點走訪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中小企業、雙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共計538家企業單位。走訪中,保護中心圍繞全市創新發展大局,面對面向企業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宣傳推介優惠政策,為企業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全市企業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程度,激發了企業開展創新研發和專利創造的熱情。
2019年7月,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市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出臺了新的專利資助政策,提高了發明專利的資助標準,國內發明專利授權后資助由2000元提升到最高5000元,國外專利授權最高可獲得10萬元的資助,有效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另外,保護中心每年度評選高價值專利,市級財政每年拿出200萬元資金以補助形式獎勵對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高價值專利,這些政策的落實,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提升了企業專利創造的積極性。
為了提升全市知識產權的創造水平,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始終把教育培訓作為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為專利工作者“賦能”。2019年全年,中心共計舉辦專利信息利用、軟件企業專利申請與保護等各類線下培育十余期,遠程教育線上平臺注冊6305人,參與學習24799人次,培訓規模居全國第6位。通過線上線下的廣泛培訓,培育了一批具備知識產權戰略管理理念,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能力全面發展的知識產權人才,為專利創造奠定了堅實的智力基礎。
同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運用工作,幫助專利實現價值。一方面通過出臺企業專利運營導航政策,引導企業運用專利大數據,開展產品專利導航分析,幫助企業明確研發方向,精準開展創新創造和專利布局。同時為了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化企業知識產權融資工作,盤活專利價值。2019年全年,專利質押融資登記額度達到19.4億元,占全省額度的28%,居全省第1位。“知產”向“資產”的轉化有效促進了科技型企業健康成長,拓展了企業專利運用的維度,最大限度發揮了專利的價值。
當前我市正在積極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創新發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知識產權的制度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突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繼續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持續推進專利創造,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為創新型城市的建設作出貢獻,為全市經濟創新發展增添動力。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