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日前,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口罩生產設備行業專利導航工程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是全球口罩生產設備行業領域最大的專利來源國以及專利市場國,占全球申請總量的55.42%。其中,廣東涉及口罩生產設備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達208件,約占全國專利申請量的26%,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口罩行業專利有哪些特點?統計結果顯示,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口罩生產設備行業以東莞市為代表,其專利申請量為133件,技術研發實力較強,聚集了全省大部分口罩生產設備企業。從創新主體來看,在口罩生產設備行業領域,全球一半以上的專利申請來自國內創新主體,而這些國內創新主體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廣東,在廣東創新主體中,六成以上來自東莞。可見,東莞乃至廣東,是我國口罩生產設備行業領域發展中的重要創新聚集地。
不過,廣東口罩生產設備行業目前仍存在一些劣勢及挑戰。比如,目前我國口罩生產設備專利技術對外輸出僅占1%,遠低于美國(49%)、德國(30%)等發達國家,其中,廣東申請人的專利海外布局更是為零。這反映出,相對其他主要國家地區,廣東乃至全國申請人的海外專利布局意識較弱,全球化專利布局力度嚴重不足。
此外,目前,中國是全球隔離醫療器械設備產業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專利申請的62%),與排名第二的美國(9%)、第三的日本(5%)拉開較大差距。全球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創新主體中,中國占7席,先發優勢明顯。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山東和廣東,其專利申請量在全國占比分別為28%、21%,遠超其他省市。據介紹,山東的專利申請量雖居第一,但研發創新主體分散,81%的專利為個人申請,11%的專利為企業申請。廣東創新載體更有利于產業化落地,企業申請人占比43%。
其中,以鐘南山院士帶隊的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廣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關聯企業使廣州成為全省創新高地,廣州專利申請量在全省占比達70%。該團隊提出建議,廣東隔離醫療器械設備產業要抓住技術創新這個“牛鼻子”,需要抓牢專利和標準這兩個“牛鼻繩”,走出一條“技術創新-專利保護-標準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經濟日報記者龐彩霞)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申請專利流程: 1.確認需要申請的專利類型 2.檢索同類型專利,可自主檢索,也可委托代理機構更全面地檢索。 3.準備申請文件,提交進入申請步驟。 4.獲得受理通知書。 5.初步審查。(若是發明專利申請,初審前發明專利申請首先要進行保密審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處理。 6.公布階段(特指發明專利申請)。 7.實質審查(特指發明專利)。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 8.授權階段。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在第五步審查合格后,就可以直接進入授權階段了。 找代理機構的話,需要提供您技術的情況并填寫交底書。 代理費:發明3200;實用新型:1600;外觀600;
···································^^····································
不同專利類型以及對專利的要求、不同地區、不同事務所、不同專利代理人(專業、學歷、經驗)的代理費用不同。一下是大概收費情況(單位:元) 發明專利:代理費最低可以到4000,最高1萬有余,需要注意的是,要清楚代理費是否包括答復審查意見的費用; 實用新型:普遍在1800-2200,最高也有3000多; 外觀專利:不到1000。 專利代理費用的高低是代理機構服務水平的體現,包括專利撰寫、流程管理、檔案管理、期限節點管理、信息咨詢、權利狀態監測、培訓活動等。
···································^^····································
我是東莞這邊代理機構的,申請專利需要你告訴代理人你產品的技術特點讓代理人把技術特點用文檔形式寫進去,所以如果你找代理機構就應該找商標、專利雙備案且在科技局備案公司生存5年以上的,因為不管商標還是專利拿證都要等挺久,生存的久且資質齊全得公司有保障 專利的價格根據你保護不同的專利價格不同,一千左右到8000左右都有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今年路橋年票雖已取消,但“捆綁”繼續
路橋年票今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取消,但欠費的影響卻仍繼續發酵。日前,東莞市科技局就下發《關于確定2016年東莞市第二批專利申請資助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提出,沒有繳清年票的企業,將暫緩得到專利資助經費。而按照東莞市政府的通知,欠下的年票費,在今年4月30日前補繳的話,將免交滯納金。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去年8月以來,東莞兩批次專利資助申請中,共有419家次企業因為欠繳路橋費年票,而暫未得到政府的財政資助。其實,在東莞,與年票掛鉤的并非專利資助一項,包括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資金等在內,幾乎所有財政資助項目,都跟年票“捆綁”。
政府發文:未繳清年票拿不到資助
東莞市科技局在《通知》中表示,根據《東莞市專利促進項目資助辦法》的有關規定,該局受理了2016年第二批專利申請資助項目。經審核,符合《辦法》相關規定條件的共13197件,其中,單位申請部分11910件,個人申請部分1287件,資助金額共4259.2萬元。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這些符合條件的專利名單發現,相比于去年,發明專利相對于新型實用、外觀等有所增長。企業部分,大多數都來自智能手機、智能制造、生物制藥等高精尖行業。
按照市政府的資助辦法,對于發明專利資助最高,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的每件資助高達1.5萬元,而如果獲得美國、日本、歐盟國家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資助更高達50000元。
不過,要拿到這筆專利資助,最起碼的條件便是:繳清年票。
《通知》明確提出,“依據市府辦《關于市財政配套資助資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未按規定繳交路橋年票費的企業,必須繳清年票欠費后,才予劃撥資助經費”。記者發現,在該局過去兩年的發文中,也同樣存在上述規定。
記者調查:419家次企業被暫緩
為推動科技進步,東莞每年拿出10億元實施“科技東莞”工程。對專利獲得單位和個人進行資助,東莞的大手筆一度獲得各方肯定,并實實在在推動了東莞創新驅動發展。然而,僅僅去年一年,就有419家次企業,因為欠繳路橋費年票,而被暫緩獲得專利申請資助金。
在東莞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系統中記者發現,2016年東莞市專利申請資助項目資金的撥付分兩次進行,其中去年8月25日為第一批,金額達到3571.7萬元。在1826家受資助的單位或者企業中,這次共有256家因“欠繳路橋費暫緩資助”,其中不乏一些華南工業設計院、維沃(VIV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等業內“大咖”。第二批資助資金的撥付于去年11月17日正式下文,除了宜安科技、南玻工程玻璃、柳道熱流道系統等公司因為存在資金使用、提供材料真實性方面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等問題,而被暫緩或者取消資助外,另外還有163家企業同樣被“暫緩”,理由只有一個:欠繳年票。
需要說明的是,兩批次共419家次企業中,有的企業有連續兩次被“暫緩”。更多則是在第一批中被暫緩的,后面補交了之后,在第二批中依然可以獲得資助。
“對專利進行獎勵和資助,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今跟追繳年票捆綁,這就讓獎勵變味了。”東城某科技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說實話,這點資助對于我們企業來說,不算大數目,但相關部門以年票相‘要挾’,無疑給我們這些科技工作者澆了一盆冷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