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在無錫,高企認定有一套完備的評分標準,一共四項,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高企入庫須達到60分(≥60分),高企認定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1、自主知識產權≤ 30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4、企業成長性≤ 20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
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
(1)自行投資實施轉化;
(2)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
(3)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
(4)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
(5)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A. 轉化能力強,≥5項 (25-30分)
B. 轉化能力較強,≥4項 (19-24分)
C. 轉化能力一般,≥3項 (13-18分)
D. 轉化能力較弱,≥2項 (7-12分)
E. 轉化能力弱,≥1項 (1-6分)
F. 轉化能力無, 0項 (0分)
4、企業成長性指標(20分)
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
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ABCDEF)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
以上就是無錫高企認定的一套完備的評分系統,企業必須滿足以上這些條件或評分標準才可以申請高新企業認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如果你只是辦一個小公司,你干脆找一個信得過的大陸人做法人代表,外資的話稅收比較重,而且比較麻煩.大陸有很多那種工商代辦的公司,你可以叫他們去代辦 詳細你可以去咨詢一下...關于稅收大陸有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還有城建稅,地方教育稅金附加,企業所得稅.....而且你還要選一個稅收政策好的區辦公司,比如我在成都市的高新區,我每個月只要沒有收入,我可以總共報10多塊錢的稅,但是有的區,比如武侯區,不管你有沒有收入 必須報200塊錢的稅金,季報必須報400 相信你咨詢一下當地的稅收政策
···································^^····································
你最好要考慮清楚是否以臺商的名義進軍大陸,請參考臺灣一些臺商的例子。像旺旺都改新加坡上市了,有些事你得自己查清楚,我無說清,建議用第三國或者大陸本地公司的型號會比較好些。
···································^^····································
由于按法律規定,按提供的信息,無法確定要注冊何種公司,所以不能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建議。但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就可以設立公司。 相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三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五十七條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 本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第五十八條 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第七十六條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三)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四)發起人制訂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設立的經創立大會通過; (五)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六)有公司住所。
···································^^····································
大大 其實吧,你有在這提問的時間 不如去找個律師事物所 一般他們都能幫你解決任何法律問題 最主要有你不明白的 你可以全權交由他們幫你注冊 至于稅金我也不太懂啦 好象有的是按照營業額比例 有的是固定一個月多少 最后還是建議大大找個律師事物所咨詢一下,咨詢費也不貴的 希望滿意!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東審】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5A級稅務師事務所,最早一個公司成立于1994年,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均有分公司。08年至今10年高新認定經驗,5000+高新成功案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網址】www.tax861.com.cn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自2008年實施以來,已經成為各地推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而“提高高企認定工作質量”將成為高企認定管理部門下一步的工作核心。從高企申報態勢看,高企申報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握,主要表現為,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研發費用的核算要求列支研發費用,知識產權取得的時間、研發內容應與研發活動的發生相匹配,作為高新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活動的,應考慮是否確有無形資產形成而對研發支出進行費用化、資本化的不同賬務處理。
預計從2020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
所謂“三表一致”是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期間費用明細表中列示的研發費用、企業財務審計報告中列示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中列示的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
(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
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往年通過出具《研發費用數據不一致說明》的做法存在不予認可風險。研發費用審計時間最好早于財務審計、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以確保研發費用列示“三表一致”。
(二)“三表不一致”出現的原因
1、歸集口徑不一致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與加計扣除對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不一致,后者嚴于前者。企業的通常做法,對研發費用日常賬目核算歸集,采用高新歸集口徑,申報加計扣除時,由于加計統計口徑更為嚴格(例如,),則導致可加計的費用額<賬目上顯示的研發費用總額。稅務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時,則可能按照趨嚴的標準,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進行調整。
2、研發人員任職時間不得低于183天的要求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規定,科技人員是指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由于部分行業企業流動性大,企業無法在立項之初,研發費用核算之初就預知科技人員是否能夠最終滿足183天的工作要求,僅能按照研發工作實際將研發人員費用歸集入相應的研發項目。但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研發費用專項審計時,包括企業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會將不滿足工作時間要求的人員剔除,由此導致報告數據與賬目列示數據不一致。
知識產權評分指標中,根據知識產權的類型、取得方式不同,分數不同。發明專利屬于一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外觀新型設計、軟件著作權等則屬為二類知識產權。而企業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分數又高于受讓的,且二類知識產權在高新申請認定中只能使用一次。
認定評審科技創新事項發生時間以申報前三年為主。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認定的研發機構、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等將影響評分甚至不予采納。
那么準備在2020年首次認定(重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請檢查相關知識產權申請(轉讓)審批進度,最好能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聯系您的東審財稅顧問,將免費為您提供完整的高新評測結果
如您沒有專屬顧問,可掃碼進行評測。
來源:東審財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