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在無錫,高企認定有一套完備的評分標準,一共四項,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高企入庫須達到60分(≥60分),高企認定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1、自主知識產權≤ 30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4、企業成長性≤ 20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
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
(1)自行投資實施轉化;
(2)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
(3)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
(4)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
(5)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A. 轉化能力強,≥5項 (25-30分)
B. 轉化能力較強,≥4項 (19-24分)
C. 轉化能力一般,≥3項 (13-18分)
D. 轉化能力較弱,≥2項 (7-12分)
E. 轉化能力弱,≥1項 (1-6分)
F. 轉化能力無, 0項 (0分)
4、企業成長性指標(20分)
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
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ABCDEF)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
以上就是無錫高企認定的一套完備的評分系統,企業必須滿足以上這些條件或評分標準才可以申請高新企業認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大家都知道專利保護與商標一樣都是具有地域性的,大陸企業想在臺灣地區得到保護,那么就需要先申請臺灣發明專利。相信很多朋友對于大陸企業如何申請臺灣發明專利還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八戒知識產權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大陸企業如何申請臺灣發明專利?申請臺灣發明專利所需資料1、中英文專利文件全份,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附圖、說明書摘要、 現有技術資料(申請人所知的與發明密切相關的專利文獻、科技文獻等) ,請提供電子版,尤其是文字部分;2、發明的中英文名稱;3、申請人中英文名稱及中英文地址(如申請人是公司,請提供公司營業執照的注冊地址);4、發明人中英文姓名;5、委任狀: 給代理機構的委托書,由申請人簽章,每一申請簽署兩份 ;6、宣誓書:由發明人或制作人簽名、蓋章,表明此專利申請的發明或制作不是剽竊他人成果;多位發明人可共簽一張。申請臺灣發明專利流程1、遞交申請: 1個月領取官方回執;2、公布: 對于初審程序合格的申請,自申請日起滿 18個月后予以公布;3、實質審查: 新穎性、專利性審查;4、授權: 如果一項發明專利申請符合上述的形式和實質要求,則被授予專利權;5、優先權: 現中國大陸與臺灣已經相互承認對方的專利申請優先權,可以中國的申請文件為臺灣的申請主張優先權;6、發明專利注冊所需時間: 自申請日起 2–3年;7、有效期: 自申請日起 20年(年費自核準后每年繳交)。關于大陸企業如何申請臺灣發明專利?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于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
個人感覺,你在做某個企業專利評估工作吧 一、專利申請量 代表申請中國件專利。 二、發明專利申請量 代表申請中國件發明專利,專利分三種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發明是技術含量在三種中最高,法律地位相對最穩定的。 三、專利授權量 代表你們提交申請并審批完畢獲得專利權的專利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史申在給員工作培訓。 受訪者供圖
西江網訊(實習生 周深鳳)一件深藍色的工作服加一條牛仔褲,打扮與一名普通工人無異,記者第一眼見到史申時,倘若不是經介紹,肯定料想不到面前這位就是大旺高新區寶信金屬實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肇慶市政協特聘委員、肇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以及肇慶市高新區臺灣聯誼會會長史申先生。
溫文儒雅的史申為人隨和,侃侃而談,從企業的發展到人才的培養再到對社會民生的關注無所不及。作為第一家進駐大旺高新區的企業的領頭人,史申見證了大旺高新區近十幾年的發展。正如史申所說:“1997年我們剛剛投資的時候周圍是遍地的甘蔗,但我看到的是遍地黃金。”十幾年過去了,有了先來企業的示范與帶動,其他企業也陸陸續續進駐,現今高樓林立、前景一片良好的高新區證實了史申當時的預言——“遍地黃金”。
人生哲學:市場、資金、人才三者順序對了才能成功
1997年選址高新區辦企業,史申就看好這邊的市場前景,“我們的產品銷售市場分國內和國外兩大塊,這里地理位置很好,交通非常便利,便于產品的外銷。高新區剛開發時我們以低價投資,節約不少成本。”選址建廠后,市場、資金都有了,就差人才。史申坦言:“剛開始高新區沒發展起來,我們招人很難,當時招人都是開大巴到其他城市去把人帶進來。”金屬行業主要是技術活,工人剛招進來時都是從零開始。有30多年金屬技術經驗的史申跟企業其他幾位技術骨干一起開設培訓,手把手將一個個剛開始是一張白紙的員工培養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擺對位置做對的工作”,這是史申用人的準則。企業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充分了解每一個人,再給不同的人安排不同的工作崗位,“只有他能勝任的才能做得好。”史申如是說。
高品質一直都是史申最尊崇的。他對企業產品的要求一直都是堅持不斷挑戰,專門挑難做的來做。“我們的產品很多都銷往北美和歐洲,在德國這個制造業強國我們也能打開市場,因為我們有過硬的品質保障。”史申說。企業的模具很多都靠自己設計自己制造,每一件產品都會印有企業的logo,在銷往世界各地的同時,高端的品質吸引不少顧客。“我們從來不愁沒有訂單,我們有自己的定位,把產品做好了顧客自然會自己過來找我們。”史申說。
可以說,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史申“先選擇市場,再投入資金,然后再培養人才”這個人生哲學。而大旺高新區也正是史申市場選擇的第一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市場選好了,后面的步驟再執行下來也簡單不少。
平凡與不平凡的區別在于細節
“做同樣的事情,為什么他成功了而你沒有成功?這就是細節問題。”史申說,“很多人會埋怨社會不公平,其實不公平是自己心中鑒定的,平凡與不平凡的區別就在于細節。”史申坦言自己是一個很有危機意識的人,作為肇慶市高新區臺商聯誼會會長,他經常關注新聞動態,一旦發現會與企業相關的事件就著手準備講義,召集臺商來上課,傳授經驗教訓。在高新區臺商聯誼會中,二十多家臺商企業也相互溝通,遇到問題大家共同探討。“這次我們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說不定下次就會碰到呢?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史申說。
細節也關系到個人習慣,史申在企業管理上一直強調習慣的養成。他舉了個例子:“假如員工跟老板一起在餐桌上吃飯,有的人吃得很有禮貌,有的人喜歡把桌子弄得很亂很臟。吃完飯后老板徒手去把員工散亂在桌子上的食物收拾干凈,他們看到以后就不會再犯。這就是習慣的養成,也是企業文化的一種醞釀。”史申表示,一家企業所獲得的成就不是通過表面就能學到的,而是要長期以來一點一滴的積累,只有看到自身的優勢并且不斷地去超越才能不被動搖。
關心員工,與員工共同成長
在寶信金屬實業有限公司,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所有人都穿同樣的工作服,在同一個食堂吃飯。正如史申所說:“為什么要不一樣?干部跟員工是一體的,我最多算是一位傳授者,給員工傳授技術而已。”史申的管理理念中,允許員工犯錯,讓員工在失敗中去學習,并不斷成長。“領導就要隨和,要有肚量。”史申表示。
說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史申更傾向于從源頭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云南旱災和魯甸地震的時候史申都派人到災區招聘,“只要愿意過來的,我們都會給他提供工作崗位并且把他培養起來。”史申說。現在史申的公司中就有近300位從云南過來的回族員工,為了尊重民族習慣,公司允許他們穿自己民族的服飾上班,并專門開設清真食堂。
身在企業,心系社會民生
作為肇慶市政協特聘委員,史申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為肇慶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在2015年就有四項提案,無不關系到社會民生。
對于目前肇慶新老城區發展現狀,史申建議房地產發展的同時應考慮建立公共停車場,給老城區新的生命,以解決目前城區停車難題。“人有樓房住,車也應該有樓房住。”史申形象地表示。
行政革新是史申的第二項提案。建議開設戶證事務所,并且要有人輪流值班,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方便市民。“這個是我從員工因為辦理證件需要請假而感覺到的,辦證時間跟市民上班時間沖突,每次辦證都要請假就會很麻煩,如果有一個專門的戶證事務所,上班族在中午或者周末去辦個證也方便。”史申說。
第三項提案就是要社保全國統一化。“社會保障卡可以在不同地域使用,這樣會方便很多,讓人民有感。”史申表示。
外來務工人員的工作生活是史申最關心的,他建議政府主導給外來務工人員營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說到外來務工人員問題,史申深有感觸地說:“我覺得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不應該貼標簽。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稱呼可以是‘新住民’而不用‘農民工’之類的字眼。原來在這里的人就是‘原住民’嘛,那么新來的肯定是‘新住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