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過完年已有一段時間了,首先感謝用戶的支持以及厚愛數數日子,離高新企業申報也不遠,小伙伴們都準備好材料了嗎?
這段時間呢,小編收到關于高新企業申報的留言問題也越來越多,為了讓用戶進一步了解項目申報中的“誤區”
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比較多用戶問到的問題以及容易出錯的細節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以高新企業申報為例)
1、財務說明書是必須的嗎,報告是2017年出的,再找之前的事務所來補這個,補不上來啊,怎么辦?
答:企業可自行準備一份財務說明書,說明財務基本情況。加蓋企業公章。
2、我們家就一種產品,但就這一個產品,里面含有1項發明專利,多個實用新型和軟著,科技成果轉化,我是否按照專利來寫,轉化的結果都是這一個產品呢?
答:可以按專利來寫。
3、我們家是做節能環保工程的,所有合同簽的都是工程承包合同,可以算高新收入嗎?
答:以專項審計報告的數據為準。
4、上次高新認定作為研發項目成果的著作權證書,這次認定是否可以作為高新收入的著作權證書使用?
答:可以作為知識產權證明材料。
5、填寫高企申報表中,市場環境-原材料供應,是代表企業購買原材料還說企業銷售出去的成品?
答:原材料的來源,就是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來源,一般我們都會選擇很豐富。
6、高企認定第三批不通過的,分數在哪可以看到呀?
答:申報管理——項目申請——高企評審結果及申訴,如果通過了,就是什么都不會顯示
7、高企分數已經到達70分,為什么顯示不通過?
答:這個坑挖的比較深,也絕非一家,如果70.01分就能過。這個分數可以準備申訴,差這么一點應該沒太大問題。
8、如果N個專利形成的都是同一個產品,那科技成果轉化怎么寫呢,會不會只算一個轉化啊?
答:拆分。轉化成產品的某個部件。轉化的結果形式很多,只要寫清楚這個結果是包涵了那個專利技術的就行。
9、請問企業的研發費用里面,高新網站里有一項“基礎研發費用”,“基礎研發費用”具體指的是什么?這一項該如何填寫?工作指引中沒有明確規定具體是什么費用。
答:基礎研發費用指前沿研究、理論研究、自然科學研究等,如企業沒有,就不提供。
10、材料中審計報告財務說明書,這個我們企業沒有,是要必須再找事務所出具專門的報告嗎?還是可以不提供;
由于我們公司材料比較多,考慮裝訂材料太多,財務報告是否可以放主要報表頁,及匯算清繳申報表,其他說明就不放了?
答:1)必須提供。
2)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11、“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如何理解,難道是說每年5個以上轉化,就要有15個知識產權嗎?
答:是的。
12、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這個是什么說明?
答:就是所用到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對高新技術產品(服務)起支撐作用的說明。
13、我們是服務型企業,要求提供的材料: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 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這只需要提供資質證書就可以嗎?
答:是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的以上材料都可以。
14、科技成果需要什么證明材料嗎?我們有6個科技成果取得知識產權,還有幾個科技成果沒取得知識產權。
答:專利,產品圖片,使用手冊,檢驗報告之類的。
15、我們公司現在想生產天燃氣相關產品,這方面能不能向高新領域靠攏呢?
答:核心技術到底是在生產天燃氣的技術?還是生產天燃氣的設備?還是利用天燃氣供熱的方法?
再問:主要是利用天然氣供熱。生產天燃氣或者利用天燃氣來供熱,發票是天燃氣或蒸汽。
答:天燃氣供熱,燃燒器應該是外購的,主要就是節能系統那塊。
(新能源與節能(四)高效節能技術,主要優化管道系統來達到節能,或者降低排煙溫度來節能。)
16、審計報告只蓋了騎縫章行嗎?要不要每一頁都蓋章呢?
答:里面有落款的需要蓋章,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表,幾張表格下面需要簽字的都要簽字,蓋章,然后還有騎縫章
再問:這些是蓋公司的章,還是需要事務所也蓋章?
答:公司的章,事務所也有需要蓋章的地方,還有簽字
17、我們研發一款軟件,項目完成后通過權威的測試,取得測試報告和軟著。但還沒開始銷售。這算不算是一種成果轉化?
答:可以算。
18、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版權的證明材料需要哪些?
答:源代碼,用戶手冊,使用說明書等,后面還要撰寫資料。
再問:那在申報高企中在填寫知識產權匯總表,其中有一列填寫證明材料這一欄,就需要這些證明材料就可以了吧?
答:必須是已下證的證書,證書掃描件,證書編號,知識產權與產品的相關性就這3個。
19、我們公司要申請高新企業認定,但是公司專利不夠,可以企業法人的專利湊么
答:可以用法人的專利,但要受讓才行。(知識產權的獲得方式可以是: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購買的專利也可以申報高企。
20、公司銷售的產品型號太多了,產品型號不同,功能和外觀也有點區別,也是可以做系列?數位講桌系列?
答:如果確實高科技,那就分開
(如果中低科技,那就合為系列產品,主要產品是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
再問:產品型號不同,功能和外觀也有點區別,也是可以做系列?數位講桌系列?
答:你們用到的核心技術,核心知識產權是什么,關鍵技術也其實差不多這樣。
我們在項目申報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點
如果不解決的話,會大幅降低申報成功率
那如何提升申報成功率呢?
下方鏈接已給出答案了喲
今天的申報問答就是這樣了
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獲
·······································································
第一年你們是否有高新產品收入?及研發投入?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所規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注冊成立一年以上就可以,但是要注意一個很重要的得分項——自主知識產權。 規定:近3年內企業擁有至少一項發明專利或6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注意:外觀專利沒用),也就是說,企業有1項發明專利或6項目實用新型專利,那么該項分值就是滿分了,若有更多專利當然更好,因為該項也是專家評委在評審時主要看的東西,所以存在的主觀因素很大,若專利不夠或沒別人多,資料準備的再漂亮也危險,專利夠多的話,后面很多書面資料可以從簡準備,不需要長篇大論,分值也不會低。 建議提到認定說在地科委網站上下載“高新技術企業申請企業自我評分表”按照上面的各項指標進行自我打分評定,若超過70分,可以進行申報,若未超過70分,建議不要申報,若申報也行,可以為以后的申報打基礎,了解“游戲規則”
第十一條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第十二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如下: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 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 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構進行核實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應每年5月底前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填報上一年度知識產權、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第十四條 對于涉密企業,按照國家有關保密工作規定,在確保涉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按認定工作程序組織認定。
可以。 你可以申請。 不過,你所要報的材料就不是三年的材料了,而是成立至你報申報截止為止。
點擊箭頭處
“藍色字”
,關注我們哦!!
更多精彩的詳細內容請關注濟通集團官方網站:
www.jtfwjt.com/
說起高新技術企業,堪稱“稅之驕子”!企業所得稅減按照15%征收,虧損結轉年限延長至10年,還能享受地方各項優惠政策,于是“真的”“假的”高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注意了,2020年高新將嚴查!有地方已經開始行動了!
嚴查!高企將現場檢查!
不合規,摘帽!
文件里說了啥?劃重點
江蘇省2017年至2019年三年內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經外省市認定機構認定、整體遷移入轄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
1、是否按照規定及時報告了與認定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情況(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2、更名企業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并辦理了相關手續;3、提交的知識產權、研發費用歸集、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人員等申請材料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符合相關規定;4、申請認定前一年內以及認定后是否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5、是否按時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6、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情況。
1、是否按照規定及時報告了與認定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情況(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
2、更名企業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并辦理了相關手續;
3、提交的知識產權、研發費用歸集、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人員等申請材料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4、申請認定前一年內以及認定后是否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5、是否按時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6、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情況。
(1)企業自查
填報《高新技術企業自查表》并歸檔整理以下資料:
(2)地方科技部門檢查
對《高新技術企業自查表》進行全面檢查,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進行實地檢查。以下這些情況將被取消高新資格:
經企業自查或現場檢查發現不符合認定條件
存在未按期報告與認定條件有關重大變化情況
累計兩年未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自申請認定前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此次現場檢查不是江蘇省的獨創,早在2018年,國家科技部對高新技術企業抽查,不合格率居然高達80%。隨后,部分省份開始對高新企業實施現場檢查,那些只有“資料”卻實際不滿足條件的企業紛紛被查處,面臨補稅、加收滯納金的懲罰。
高企嚴查,到底查什么?
2020,嚴查這6個方面
高企檢查主要分為認定前檢查和認定后檢查
年底自查
建議企業從3個方面進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