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對于有著高新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來說,如何成功拿下高新認定資質是一個核心的工作,也是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工作。因為企業成功拿下高新認定之后,是可以享受到非常不錯的政策優惠的。這里,就為大家分享關于怎么辦理高新企業認定的具體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企業自評
辦理高新企業認定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而在這其中,所申請的企業必須為符合認定條件的才行。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做好企業自評工作,這樣就能初步判斷其實是否有資格進行高新認定了。
2、申請材料準備
要想成功拿下高新企業認定資質,我們還需要做好申請材料的準備工作,具體的申請材料我們可以從高新認定政策中進行解讀分析,按照政策的提示去準備即可。
3、知識產權等證明材料
除了基礎的申請材料工作的準備之外,我們還需要準備關于知識產權方面的證明材料。因為高新企業認定的評分標準和知識產權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要想徹底解決怎么辦理高新企業認定這個問題,一定要準備好知識產權相關的證明材料。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怎么辦理高新企業認定的具體內容,如果大家有需要進行高新企業認定的,歡迎隨時咨詢萬企報國,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您服務。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具體不知道你們的技術達到了什么水平,你可以參考這個資料: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8]172號)的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
···································^^····································
目前國內這樣的公司應該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凡拓數碼,是廣州亞運會圖像設計服務的獨家供應商,產品涵蓋虛擬現實仿真、三維影視動畫、多媒體數字展示系統等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來源:上海天地軟件園、南京棲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最新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分細則出臺后,你了解嗎?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71分以上為符合認定要求,你的企業合格嗎?
下面就一起學習一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分細則,為企業申請做準備吧~~
主要認定條件
成立年限
申報企業須注冊成立365個日歷天數,而非一個會計年度。
知識產權
(1)申報企業必須擁有在中國境內授權或審批審定的知識產權,且知識產權在有效保護期內。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
(2)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3)高企認定中,對企業知識產權情況采用分類評價方式,分為Ⅰ類和Ⅱ類。
Ⅰ類:授權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Ⅱ類: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軟件著作權(Ⅱ類的知識產權在申請高企時,僅限使用一次)。
(4)在申請高企及高企資格存續期內,如果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
(5)專利的有效性以企業申請認定前獲得授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并能提供繳費收據為準。
科技活動人員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近三年研發費
【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
上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三年研發費占三年銷售收入之比不低于5%;
上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和2億元(含2億元)間:三年研發費占三年銷售收入之比不低于4%;
上年銷售收入>2億元:三年研發費占三年銷售收入之比不低于3%。
研發費用的歸集按照“研發費八大項”進行,并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
注:8大費用中,“其他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10%,另有規定的除外;委托外部費用發生額的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企業能力評價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詳見下表:
知識產權(≤30分)
由技術專家對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是否符合《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要求,進行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評價。
(1)技術的先進程度
A. 高(7-8分) B. 較高(5-6分)
C. 一般(3-4分) D. 較低(1-2分)
E. 無(0分)
(2)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
A. 強(7-8分) B. 較強(5-6分)
C. 一般(3-4分) D. 較弱(1-2分)
E. 無(0分)
(3)知識產權數量
A. 1項及以上(Ⅰ類)(7-8分)
B. 5項及以上(Ⅱ類)(5-6分)
C. 3~4項(Ⅱ類)(3-4分)
D. 1~2項(Ⅱ類)(1-2分)
E. 0項(0分)
(4)知識產權獲得方式
A. 有自主研發(1-6分)
B. 僅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1-3分)
(5)企業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的情況(此項為加分項,加分后“知識產權”總分不超過30分。相關標準、方法和規范須經國家有關部門認證認可。)
A. 是(1-2分) B. 否(0分)
解讀
首先,明確對知識產權情況采用Ⅰ、Ⅱ類分類評價方式,摒棄了過去不分類別只做數量要求的操作方式,同時在知識產權數量的評分上,若不具備Ⅰ類知識產權,則無可能獲得數量評價的滿分(8分),故,對一般企業而言,授權發明專利對于高新認定的意義進一步提高。
其次,由于新的管理辦法取消了對知識產權獲得時間的要求,故指引中明確了Ⅱ類知識產權在申請高新時只能使用一次,即認定時使用后,復審不能再次使用,或復審時使用過,重新認定時不能再次使用。而Ⅰ類則無此限制。
再次,明確了授權通知書+繳費收據可作為授權證明手續使用,亦體現了新政策的寬松傾向。
最后,明確了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僅限一個權屬人使用,解決了以往認定中關聯企業共有知識產權的問題。以往實際認定中,如有兩個權屬人,認定時則只按1/2個知識產權認定,以此類推。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依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A、化能力強,≥5項(25-30分)
B、轉化能力較強,≥4項(19-24分)
C、轉化能力一般,≥3項(13-18分)
D、轉化能力較弱,≥2項 (7-12分)
E、轉化能力弱,≥1項(1-6分)
F、轉化能力無,0項(0分)
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
(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企業成長性(≤20分)
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1)凈資產增長率
凈資產增長率=1/2(第二年末凈資產÷第一年末凈資產+第三年末凈資產÷第二年末凈資產)-1
凈資產 = 資產總額 -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應以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會計報表期末數為準。
(2)銷售收入增長率
銷售收入增長率=1/2(第二年銷售收入÷第一年銷售收入+第三年銷售收入÷第二年銷售收入)-1
企業凈資產增長率或銷售收入增長率為負的,按0分計算。第一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后兩年計算;第二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0分計算。
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ABCDEF)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