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他們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時候,因為缺乏對高新認定的正確認識,沒有很好地進行相關的準備,同時在高新認定上沒有選對方式,使得高新認定工作一直難以成功。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一個疑問,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網上申報為什么那么難,如何做才能提升高新認定的成功率。
其實,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網上申報難不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對方法,對高新認定工作有充分的認識,并且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提升高新認定的成功率。接下來,主要為大家分享關于提升高新認定成功率的具體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對高新認定流程要熟悉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個具有嚴肅的審查流程的工作,如果我們對高新認定的流程不了解,那么就算企業的資質再好,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導致認定失敗的。
2、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同時,雖然說每一年的高新認定政策都會有輕微變動,但是實際上很多內容都是共通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提前了解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網上申報的具體申報資料,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臨時準備申報材料等現象的出現。
3、申報人員很重要
前面說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具有非常嚴格審查程序的一項工作,在高新認定過程中,申報人員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一個專業的申報人員可以及時規避各種認定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提升我們高新認定工作成功率極大幫助的一點。而如果企業自身沒有相關人才的儲備的話,可以和萬企報國合作,我們會委派專業的申報人員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幫助企業拿下高新認定資質。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網上申報提升成功率的具體方法,相信大家做到這幾個方面,可以極大的提升高新認定的成功。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第三章 條件與程序 第十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第十二條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企業應在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不提出復審申請或復審不合格的,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第十三條 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須提交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報告。 復審時應重點審查第十條(四)款,對符合條件的,按照第十一條(四)款進行公示與備案。 通過復審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后,企業再次提出認定申請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等發生重大變化(如并購、重組、轉業等)的,應在十五日內向認定管理機構報告;變化后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應自當年起終止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需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的,由認定機構確認并經公示、備案后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一、 電子信息技術 二、 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 航空航天技術 四、 新材料技術 五、 高技術服務業 六、 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 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 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具體你可以搜一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有更詳細的規定
···································^^····································
第三章 條件與程序 第十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
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六個方面的認定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企業的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評價時采用百分制打分,其中:知識產權占30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占30分,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占20分,企業成長性占20分。 以上幾項指標合計得分須達到70分以上。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1
申請材料審核要點
認定條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佐證文件——知識產權授權證書或專利授權通知書及繳費收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摘要;相關主管機關出具的變更證明(通過轉讓、受贈、并購取得的知識產權需提供)等材料。
審核要點:
1.申報企業是否獲得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證書(專利授權通知書+繳費收據)
工商更名核準變更登記通知書
知識產權所有權變更的證明材料
2.與PS的相關性
申報當年(2018年)通過非自主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
須其他材料證明其與上一年(2017年)PS的相關性!
常見問題:專利申請日期、軟件開發完成日期為申報當年。
3.有效性
中國(大陸)繳費收據或(專利)事務數據
4.技術先進性的描述
同行(產品/服務的)技術是什么?本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是什么?跟同行技術相比先進在哪里?帶來了什么有益的效果?
常見問題:只會抄錄專利說明書!
5.產品相關性的描述
本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什么(或用來干什么)?在主要PS上為什么要用到本知識產權的技術?(不用會有什么不好的后果?用了之后會帶來什么好處?——產品功能、性能、生產穩定性/操作方便性等)
常見問題:沒有緊扣主要PS,或IP-PS聯結說明不夠。
2
材料審核要點-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PS)
認定條件——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佐證文件——判斷該產品(服務)為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依據及理由;高新技術產品的核心技術情況、產品(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及在同行業的先進性;是否為主要高新技術產品等材料。相關的生產批文、高新技術產品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大宗銷售發票等材料。
審核要點:
1.產品是PS的依據及理由,須與選擇的三級目錄中的內容關聯起來。如果像“……除外”的范疇,要“撇清關系”!
2.關鍵技術及主要技術指標知識產權及其作用,一般要有數值型的技術參數指標!注意與IP描述對應。
3.高品證書作為附件提供時要考慮相關研發邏輯關系,如:提供了某PS的2015年高品證書,但與該PS完全相同的RD研發起止時間為2015.1—2016.6
4.主要PS占PS的比例(>50%)PS占總收入的比例(≧60% )
3
材料審核要點-研發項目(RD)
認定條件——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或4%,或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佐證文件——近三年研究開發活動證明材料:項目立項報告/立項合同/立項批文、中期檢查報告、(已完成項目的)結題驗收報告及其他證明材料(關鍵頁)等(如研發投入證明材料)。
審核要點:
1.參與項目科技人員名單:2017年全部項目的參與人員,去重后是否全等于科技人員名單?
2.項目為研發性質,常見問題:政府技改項目;與產品/服務無關的項目;其他非研發性質的項目。
3.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常見問題:全部項目一模一樣;全部都是自主研發(無產學研)
4.核心技術與創新點是否有行業術語,是否太簡單
5.階段性成果及佐證材料與項目起止時間的合理性
6.研發經費預算精度,年度經費與項目起止時間
4
材料審核要點-研發組織管理
審核要點:
1.制度性文件:
(1)項目研發組織管理制度
(2)研發投入核算體系/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輔助賬
(3)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
(4)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
TIPS:各制度名稱是否前后一致;制度文件中的公司名稱、部門名稱是否統一;項目研發管理制度中項目立項申請表與RD使用的是否一致; 文件編號、日期的邏輯合理性;最近幾年實施執行的例證; 研發輔助賬
2.研發機構設立及設施情況:
(1)研發部門設立通知(與公司架構的一致性)
(2)研發設備設施一覽表,最好有最近三年新增的研發設備。
3.產學研合作研發活動:
產學研合作協議,條款應完備合理、具有對價性,而且對應于某個近三年的研發項目(慎用框架項目)。
合作申報項目沒有立項的,須提供后續繼續合作研發的證明材料,如共同發表的論文、共同獲得的知識產權、銀行轉賬憑證等。
5
材料審核要點-科技成果轉化
佐證——成果來源可從專利、技術訣竅、項目立項證明等方面提供證明材料;轉化結果可從合同、發票、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推廣應用證明、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方面提供材料。
審核要點:
1.建議年均5項以上、每年都有、各年數量適當均衡。(非強制要求)
2.科技成果名稱不要雷同。
3.每項成果轉化都要提供證明材料。 無上傳附件直接扣減
4.證明材料要多樣化,每項提供2種(含)以上證明(或客觀說明)材料。
忌:各項成果轉化都僅提供同一種證明材料!
發票:少量,小額。
5.注意證明材料的時間與轉化時間的適宜性。
6
材料審核要點-其它
人員情況證明
1、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人數、人員學歷結構、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等。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2、企業應提供與相應在職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湖南省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打印并加蓋人社部門參保公章的單位參保證明。
企業成長性
蓋有主管稅務機關受理章的前三年(2015~2017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表一及與企業不征稅收入相關的附表等)復印件。
審計報告有效性
中介機構資質合規(獨立執業資格、注冊3年以上,20人以上,30%以上注會或注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