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測體,不同于體格檢查的測體,它是根據服裝的需要,測量人體各部位的尺寸。
現代服裝的測體方法大體有兩種:
一種是測量人體凈尺寸,用軟尺貼附于靜態體表(僅穿內衣)測量出各部位實有的長度,圍度,及寬度尺寸,叫凈體尺寸。在裁剪服裝時,根據不同的品種,款型,和穿著時間、空間條件以及不同運動需要來增加活動度按身材比例擬定出服裝所需要的長度(如衣長、袖長、裙長、褲長等)尺寸再按品種,款型和所處體表層次(如襯衣,春秋裝、大衣等)有區別的增加圍度及寬度。擬定出服裝所需要的圍度寬度尺寸。
另一種是測量服裝尺寸,這種測量方法的特點是,在測量之前首先將服裝的品種,款式造型確定下來,在測量人體過程中根據人體體型結合服裝款型和穿衣者的心里愛好,恰當的測量出服裝的長度,并醒悟加進各圍度,寬度所需的松度量,直接測出理想的服裝尺寸。
此種方法在服裝行業沿用的歷史悠久,量出的尺寸,直接用于服裝的制圖裁剪,使用方便。便掌握起來較難,這是因為量體過程,不僅僅是對人體各部位體態的測量過程,而是在測量過程中以人體為依據,結合不同的服裝品中款型、人個愛好、流行趨勢,還要結合地區,生活習慣,季節,以及彌補人體缺陷等情況采取不同的適放松度,長度酌情,恰當的測量(實際是測量和搭配)出理想服裝尺寸。
也可以說測量的過程,是該成衣總體尺寸設計的過程,對穿者的體型美化,心理愛好,個性美感,時代潮流等起著基礎作用。
測量服裝尺寸應具備的知識
學習測量服裝尺寸,應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善于區別穿用對象而隨機應變,也要有判斷體型能力和較豐富的有關社會經驗概括起來應具備以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
第一,有關服裝方面的體結構知識熟悉人體各部位比例關系,能識別,判斷特殊體型的類型、程度等。
第二,準確區別服裝品種、款式、造型和裝飾的變化規律,掌握結構制圖、縫制等專業技能。
第三,善于觀察,判斷穿用對象的心理,對服裝款式、造型,喜好要求等。
第四,具有識別衣料的豐富經驗,對于衣料與服裝的相互選配,以及衣料與穿著對象,穿著季節,時間,地區場合,環境條件的相互選配有豐富的經驗。
第五,還應有服裝美學,色彩,裝飾等方面的知識。
所以,學習測量服裝尺寸,一方面是掌握服裝各品種對人體測量的有關部位,準確測量的具體方法。另一懂得觀察體型特征,了解被測量者對服裝的要求。以確定成衣的款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上述幾方面知識,只有不斷的認真實踐,反復學習中才能逐步地豐富和充實起來。
服裝專業常用的計量制
公制:源于法國,是國際公認并通用的計量制度。公制的長度計量為米制,是十進位,科學合理,易于掌握,便于運算,是服裝專業通用尺。
1米(1公尺)=10分米(10公寸)
1分米(1公寸)=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服裝專業通常以厘米為單位進行測量,裁剪和規格制定。
英制:源于英國,歷史較久,曾對世界有較大影響,是英語系國家,地區習慣使用的長度計量制:
1碼=3英尺
1英尺=12英寸
1英寸=8英分
英分在使用中稱為X/8分,如3英分則稱3/8分。4英分稱1/2分等。
市制:市制是我國長度計量制,也是十進位,服裝專業常用的計量單位是市寸、市尺、市丈。計量方便是我國的傳統計量用尺。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為了和國際計量接軌,在工業生產中,均采用米制計量。
人體外形基礎知識
有經驗的裁剪量,之所以能夠測出服裝尺寸比較準確的身體狀況,主要是對人體結構規律的知識有充分認識。學習服裝技術必須了解掌握人體知識。
服裝技術專業了解人體知識并不象醫務工作者那樣去詳盡的掌握人體的全部知識。而只是了解人體骨骼、肌肉。重點應懂得人體外形、特征、活動表現。
從而使服裝達到合體,舒適的目的。并且還要利用服裝修飾和夸張的技法,矯正體型缺陷,美化外觀造型,以達到襯托人體美的效果。
人體結構:人體是由四大部分組成的,它包括頭部,軀干,上肢部和下肢部。
頭部:面顱、腦顱。
軀干部:頸、胸、腹。
上肢部:肩、上臂、肘、前臂、腕、手。
下肢部:髖、大腿、膝、小腿、踝、足。
面頸:肩、胸、背、腰、臂、臀等部位是服裝的基本結構部位。
人體外形:
(1)人體外形的一般規律:
人體外形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有一定規律的。
首先,人體以正中線為界,左右兩側各個部位都是對稱相等的,構成了人體最基本的規律,而人體各部位之間的相互聯系,則可用縱向的弧彎線及橫向的高低點來概括,也可用曲折線來顯示人體外形規律性。如:正面觀察人體外形,其寬窄交替的曲線規律為(寬窄)頭>頸<肩>腰<臀>膝<小腿肚>踝足。
由側面觀察,其前后凹凸交替的曲折線規律則為(“/ \”表示凹凸方向)頸/頸上\背/胸\腰上/腹\臀/大腿\小腿/踝。
男女體型的區別:
男女體型的不同是很明顯的,即使在遠距離里,我們也能正確的區分男女,當然這并非決定于衣服和頭發的區別。很明顯,差別之所以肯定,決定于體型的基本特征。
男性外型特點:
肩寬而平、寬于臀部
胸闊,胸高呈方形較平坦,
腰部較寬,大于頭。
肌肉發達,塊面清楚顯于外表。總體體型腰部以上發達呈上寬下窄。
女性外型特點:
肩窄而斜、窄于臀部
胸部窄短豐滿,胸高呈圓錐形,
腰部較細,
肌肉圓渾。
人體各部位比例計算:為了便于裁剪,將人體各部位擬定出比例計算(約)
頭長:身1/10+10厘米
腰節長:身高2.5/10+5厘米
立襠長:身高2/10(男減2厘米,女加2厘米)
膝位:身高7/10-6厘米
下襠長:身長5/10+3厘米(男加4厘米,女加2厘米)
下圖為軀干部位圖
軀干部約三頭長
肩寬約二頭長
上肢部位圖
肩至中指約3頭長
上臂我1 1/3頭長
手長為2/3頭長
下肢部位圖
下肢約四頭長
大腿約二頭長
小腿加足約二頭長
手部位圖
手長為頭長2/3
一般袖長量至腕下2厘米等于手長1/8
量至虎口等于手長1/4
量至大拇指中節等于手長1/2
是至大拇指指尖等于手長5/8
腳部位圖
腳長相當于頭長
踝骨位置,隨著年齡的增長踝骨的位置逐漸升高,一般褲長都以踝骨與足跟1/2為根據。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