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海說神聊,片子編劇、導演
這是一個很是好的問題。當我們在說「工業化」的時辰,我們其實是在談論「尺度」和「流程」。而「第一副導演」這個崗亭和概念,就是片子工業化的具體呈現。
我相信幾乎百分之百的國內新導演在拍攝本身的第一部片子時,城市對導演部分的工作有著本身的切身痛苦。中國劇組在大部門時辰更像是一個「江湖」而不是一個「組織」,絕大部門新導演在剛起頭拍攝本身的第一部片子時,因為人脈、資歷、本錢或者經驗的缺乏,必然會在工作時要么面對一個沒有足夠經驗的導演部分,要么面對一個缺乏職業化精力的導演部分。而這一系列短處的焦點痛點,就是這個「第一副導演」崗亭。
我因為偶爾原因在知乎上測驗考試搜刮了「第一副導演」這個關頭詞,驚奇地發現知乎上居然沒有一個相關的專業回覆,于是決議本身來拋磚引玉。也但愿有更多的專業片子同業可以或許不竭地彌補這個回覆,以便后來者可以或許經由過程檢索來進修根基概念和常識。
一、什么是「副導演」?
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是劇組的焦點職位之一。之前國內的片子系統沿襲了蘇聯模式,一個導演若是被分派到片子廠,他的當作長軌跡一般是從「場記」起頭,履歷分歧崗亭的「副導演」歷練,最后一般要履歷十年擺布時候,才能勝任「導演」崗亭。
這個模式有點像是曩昔的職稱系統,固然也考驗能力,但時候也是必不成少的。跟著中國片子市場化鼎新歷程,這套國營片子制片廠系統消逝后,中國片子導演的成長進入了一個相對紊亂但朝氣勃勃的期間,好比我們曾經很是熟悉但此刻的年青人已經不太領會的「第六代導演」群體。
在這個期間,因為噴鼻港片子人海說神聊上,帶來了噴鼻港片子建造系統的影響,也導致了中國片子的導演部分崗亭稱號有一段紊亂和過度期間。顛末比來十年的成長,此刻國內片子的導演部分崗亭,仍然處在一個過渡和并行的期間。
在大部門國內片子劇組里,最主要的副導演崗亭仍然是「執行導演」。但也有一部門片子劇組里執行的是「第一副導演」崗亭。二者嚴酷說起來其實并不是統一套系統內的概念,所以固然可以粗略地認為是統一個崗亭,但細分起來,其實是判然不同的兩套系統。
當我們在說「第一副導演」(1st Assistant Director,簡稱 1st AD)時,我們現實上是在談論好萊塢建造系統,但在本文的語境中,我們會連系中國片子建造的現實近況而略作調整,下文不再贅述。
既然有「第一副導演」,那也會有「第二副導演」(2nd Assistant Director,簡稱 2nd AD),這個崗亭的概念會放到最后簡述。
在中國片子的建造語境中,無論是第一副導演,仍是執行導演,他都是導演具體工作的執行人,本家兒要負責片場的正常運行,以及確保拍攝按照打算執行。理論上第一副導演是需要負責建造天天的拍攝布告單(call sheet)的,但在國內劇組,這個工作一般是由「統籌」這個崗亭負責。
第二副導演,他的工作范圍是負責所有與導演工作有關的文書工作。同時他還負責現場進度的提醒,演員催場,并進行拍攝前的籌辦工作。他還需要記實所有工種的工作時候表,協助第一副導演的工作,負責清算所有有關文檔。
按照分歧的劇組建造規模,還會有第三副導演和第四副導演。
在中國片子的建造語境中,以上述的工作規模而言,這些崗亭大致對應的是「現場導演」+「副導演」+「助理導演」+「統籌」。
國內的「演員副導演」理論上對應的是好萊塢建造系統中的「選角導演」(casting director),但現實上二者的工作道理和工作模式是判然不同的。這個今后有機遇再臚陳。
在中國片子的建造語境中,「演員副導演」幾乎是不介入現場拍攝的創作過程的。在現場工作的演員副導演其實算是選角導演的助理。
而在好萊塢系統中,當「選角導演」(casting director)確定所有腳色的演員漢子選后,選角導演會將演員相關工作轉交給第二副導演。在現實拍攝中,將由第二副導演負責演員的現場拍攝統籌工作。
二、「第一副導演」的工作范圍
在中國片子曩昔的系統中,副導演是當作長為導演的一個必經階段。這個習慣或傳統導致了此刻中國片子的一個常見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的「副導演」其實最終目標都是想當「導演」,副導演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工作崗亭。
顯然這種模式會帶來一個顯而易見的短處,那就是中國片子持久以來一向缺乏職業化的副導演。而當我們在談論「第一副導演」時,我們說的是一個終身的、職業化的、專業化的工作崗亭。
在前文中我們說過,「第一副導演」的本家兒要工作范圍是:
「執行導演創作意圖」
「負責片場正常運作」
「確保拍攝順遂執行」
從這個描述中我們可以顯而易見識注重到,第一副導演的工作更多地是「建造」而非「創作」。第一副導演是導演創作要求的執行者,是協調各個部分日常工作的帶領者和介入者,也是當拍攝工作中呈現堅苦時的解決者。
若是用軍事化術語來形容,「第一副導演」(1st AD)更接近陸軍系統中的「士官長」(Master Chief)。若是大師對現代軍事系統略有領會,就可以或許理解,在戎行這樣的通俗士兵流動性很大的群體中,無法也沒需要用一個復雜的專業軍官團為包管戎行的職業化和專業化,介于士兵和軍官之間的士官,就當作為關頭性專業手藝崗亭的主要包管。這些士官都具備過硬的小我能力本質和專業手藝本質,他們可以或許確保通俗士兵可以或許理解和執行軍官的號令,而且闡揚士兵的感化。
在職業化戎行中,士官是一個主要的手藝崗亭,士官長更是俗稱的「兵頭將從頭至尾」的關頭崗亭。無論中外戎行,一級軍士長或七級士官都長短常有聲譽感的職位,哪怕是校級軍官甚至將軍見了城市暗示尊敬。
同樣事理,第一副導演以及他所率領的導演部分(下轄第二副導演、第三副導演,少量大建造劇組還會設置裝備擺設第四副導演),就完全近似這個士官系統,他們的工作就是確保整個【拍攝現場】可以或許順遂運轉,并能將導演的創作意圖完整執行和落實下去。
國內劇組對應的設置裝備擺設一般是執行導演、現場導演、演員副導演,以及統籌。因為執行的是分歧的系統,所以并不克不及簡單替代。
三、「第一副導演」的前期籌辦工作
起首,第一副導演必需要熟讀腳本。因為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協助導演完當作腳本分化工作。有時諳練和職業的第一副導演是可以自力完當作這個工作的。
腳本分鏡頭清單(script breakdown sheet)會按照腳本中的每個場景所需的分歧建造元素進行分化,并列出所需的人員和資本。如演員(本家兒要演員和其他演員)、攝制組、特技或特效、道具、服裝、化妝 / 發型、車輛、特別設備或結果等。
這個清單或表格的擬定,是一個很是專業的工作,需要第一副導演有豐碩的建造經驗,而且具備足夠的創作經驗,才能事無大小地考慮到未來建造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所有細節。
分鏡頭清單建造完當作并和導演以及制片部分確認后,下一步就要籌辦拍攝日程。這個工作一般是由第一副導演和制片本家兒任(或執行制片人)來完當作的。拍攝日程的擬定是一個很是復雜的專業工作,它往往是由預算來決議具體的拍攝速度,但若何清楚地規劃和把握拍攝進度,就是一個一言難盡的過程了。
若是預算許可,第一副導演最好是從選角和試鏡階段就起頭進入劇組進行籌備工作。這樣他也可以憑借經驗對演員的人選提出本身的建議,是否采納建議則由導演來最后決議。
堪景工作也是一個專業環節。有預算的劇組可以雇傭專業的堪景人員完當作這個工作,但一般都是由劇組本家兒創人員完當作堪景。
前期堪景本家兒如果評估外景地是否適合拍攝。在預算許可的環境下,有時堪景步隊中會包羅制片人、導演、攝影指導、第一副導演、聲音指導以及外景制片團隊,按照最終的拍攝需求,需要評估的細節很是多,如場景空間是否足夠,能否知足攝影組或移動組的需求;天然光照前提若何,若是人工照明怎么解決電力問題;現場聲音前提若何,是否可以知足同期灌音需求;四周情況是否知足制片需求,平安性方面是否有隱患,是否還需要有特別許可等等。
預算許可的環境下可能會涉及到棚內置景。那又是另一套評估系統了。
拍攝日程的具體系體例心猿意馬,和具體的建造前提相關,很難有一個模板套用。根基上,國內片子劇組天天的工作時候都在 12 小時以上,并且整個拍攝過程中是沒有歇息日的。若何找到一個合用于具體劇組的工作節拍和體例,這就要靠經驗了。
一般來說,整個劇組的籌備時候至少要和拍攝時候是 1:1 的,若是預算許可,做到 2:1 甚至 3:1 是有益無害的。因為有太多的細節需要籌辦、確認、排演、預演、存案等等,時候永遠是不敷的。這個籌備工作的日常辦理,第一副導演往往也會深度介入,因為這也是他領會創作和建造細節的一個主要過程。
而具體的拍攝時候表至少需要提前一周下發各部分,大師才能為拍攝提前做籌辦。這個過程就是由第一副導演監視和落實的,而且會提前查抄核實籌辦工作。
絕大部門的國內新導演都面對過那種疲于奔命的拍攝進度,除了預算制約外,也和第一副導演以及制片部分的專業水平有著直接關系。在一個不斷呈現不測,「除了轉變自己,一切都在轉變」的片場里,若何可以或許有用、精確、專業、職業化地做出預判并實時節制和辦理片場,是需要經驗、魅力和手段的。
制片人但愿可以或許把導演的創作搬上銀幕,但同時又但愿可以或許將建造節制在預算和周期之內,那么一個優異的第一副導演以及他所率領的導演部分,是可以或許幫忙制片人達到二者兼得的。
四、第一副導演的現場工作
現實拍攝時,一般設置裝備擺設的劇組中,導演部分的人員設置裝備擺設根基就是第一副導演、第二副導演、場記。
第一副導演負責拍攝按打算執行,并維持片場秩序。第二副導演負責所有的現場拍攝時的文書工作,并負責演員催場。場記負責鏡頭的持續性,確保畫面細節不要穿幫,同時拍攝角度也合適腳本要求。
國內現實拍攝中,對應的導演部分人員,是執行導演、現場導演和場記。但他們負責的具體工作內容會和第一副導演系統略有分歧。
傳統上是場記負責在現場打板,但跟著數字化開麥拉的普及,以及多機位拍攝風行,此刻也有劇組是攝影組助理負責打板。
在片子拍攝的每一天,第一副導演都應籌辦拍攝布告單(call sheet)。此中標注有介入當天拍攝的演員和劇組人員,以及當天所需要拍攝的具體內容。
這個拍攝清單該當是和導演以及制片部分溝通確認過的,若是涉及到比力復雜的拍攝內容,還需要提前召開跨部分會議,溝通和確認復雜結果的排演預算和當天的具體落實。
具體到當天的拍攝,現場流程國內各個劇組都不太不異,而是按照本身的習慣磨合出一套根基相似但細節又不盡不異的流程。若是是一般設置裝備擺設的劇組,現場拍攝大致流程根基如下:
第一副導演會和大隊一路出發,提前來到現場,并放置演員或光替演員「走位」。
因為具體的表演顛末導演和演員提前排演,并顛末導演確認,所以第一副導演在現場是按照導演的創作意圖來落實具體的執行工作。
他批示光替演員走位時,攝影、燈光和美術部分城市不雅察走位和排演工作,并確認各自部分的工作細節。
然后第一副導演會和攝影(有時是掌機)確認機位、景別和活動體例,若是這個場景的拍攝顛末細心的籌備和預演,那么這個籌辦工作會詳盡到具體軌道的起幅和落幅,具體鏡頭的拔取等。同時攝影助理會按照演員走位在場景內測量并記實跟核心。
與此同時,燈光、服裝、道具等部分也城市按照畫面規模來明白本身今天的具體工作,并起頭做籌辦工作。
當走位竣事后,第一副導演會放置演員分開表演區,讓導演和演員講解溝通具體的表演要求。當攝影組、燈光組和移動組在現場進行本身的籌辦工作時,第一副導演會親自或批示他的助手或第三副導演,在現場放置布景的群眾演員走位和排演細節表演。若是鏡頭規模內還有放煙、灑水、爆破等特別結果,那么第一副導演還要協和諧監視各部分的工作。
最后,第一副導演會在現場的專屬監督器內查抄畫面內的最終結果,若是確認完當作籌辦工作,就可以提醒導演和演員回到表演區進行排演工作了。
導演會在做好籌辦的拍攝區內,指導演員進行更詳盡的表演調整。這一步在國內大大都劇組城市有判然不同的處置體例,有的劇組是沒有排演,直接就起頭拍攝,然后在拍攝過程中進行調整。有的劇組是頻頻排演,直到導演對勁后再起頭拍攝。這個完全取決于導演小我的創作習慣。
還有的劇組因為進行了很是詳盡的前期排演,所以導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不會呈現在拍攝現場,整個拍攝過程中的表演調整都是經由過程對講系統完當作的。而現場的節制則完全交由第一副導演完當作。
當排演竣事后,一般還會進行最后的微調工作。這時演員就留在拍攝區進行補妝和清算服裝,攝影部分針對排演進行微調,跟焦員也會再次精確測量和核實焦距。在國內拍攝情況下,一些缺乏經驗的化妝和服裝人員往往會在這個時辰沖到鏡頭前盲目表示,第一副導演還要確保他們不克不及干擾畫面以及耽擱進度。
最后第一副導演確認各部分籌辦完當作后,就會頒布發表起頭拍攝。這個流程國內各個劇組也不盡不異,根基上是商定俗當作。一般流程是:
最后籌辦
現場恬靜
起頭灌音(現場灌音師會答復確認:錄了!)
開機!(現場攝影會答復確認:開機!或者拍了!洋氣點的會說 rolling )
場記會上前打板,一般會喊進場景號和條數,然后合板。(倒板是另一套流程)
起頭!
(起頭之前,有人會喊三二一,有人會喊一二三,看大師習慣吧)
一般有經驗的演員聽到起頭后,會繼續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后再起頭表演,為后期預留一個剪輯點。不外這個也看導演和演員的具體習慣,我知道有的導演不喜好這個,因為輕易導致分歧的演員表演跟尾不上。
當一條拍攝竣事后,是由【導演】在對講系統中喊停的。然后再由第一副導演在現場頒布發表停!若是導演沒有喊停,一般攝影和灌音都不會遏制錄制。
在少量環境下,第一副導演是可以在現場喊停的。一般是涉及到現場平安身分,或者是在復雜的、一次性的特別結果還沒有啟動之前,為了避免華侈而實時中止等。
一條鏡頭拍完后,導演會在對講中明白賜與指示,過了,或者再來一條,保一條等。若是要再次拍攝,導演也會明白地指示什么細節需要調整。然后第一副導演會指示演員和各手藝部分回原位,然后按照導演的需求,在現場協調各部分,明白各部分都知道導演的需求,并清晰接下來要做什么。
當一個鏡頭拍攝完當作后,第一副導演會有序放置演員撤離表演區,然后改換機位,反復以上步調,完當作下一個鏡頭的拍攝籌辦工作。
以上文字描述看著很簡單,但現實上絕大部門現場是無法做到如斯有序的。原因良多,最簡單的仍是那句話,「除了轉變自己,一切都在轉變」……
五、第一副導演的職責和特質
看完以上描述后,大師對第一副導演這個崗亭已經有了初步熟悉。一個及格的第一副導演,他(她)凡是有以下特質:
對片子建造有著豐碩的現場經驗。
對片子創作有本身的設法,但同時不會對導演的創作比手劃腳。
性格開暢自傲,易于相處,但同時立場果斷,具有權勢巨子感。
嚴酷遵守時候表。同時富有層次。
以身作則,本部分辦理嚴酷但不苛刻。
有魅力或手段鼓動勉勵和督促大師按照時候表工作。
具備平安常識,甚至接管過急救培訓。
六、第二副導演的工作
第二副導演直接對第一副導演負責。因為他還會處置大量的文書工作,是以他可能大部門時辰都是在劇組的導演辦公室內工作。這個崗亭是劇組辦公室和現場之間的溝通渠道,也是導演部分和制片部分的協調人員,是一個很是主要的交流者。
在中國片子的建造語境中,第二副導演往往負責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副導演工作,就是負責布告單,監視現場進度轉變,人員調劑,以及負責導演部分內部的交流溝通(大部門時辰這種溝通工作是需要跑腿而不是用對講機嚷嚷),確認使命的優先級并實時標的目的第一副導演報告請示。
當拍攝進度發生了轉變后,第二副導演要為第一副導演實時更改拍攝進度表。這種更改的前提是你需要很是熟悉和領會第一副導演的工作體例,并且確定這種更改是在幫手而不是添亂。
同時,第二副導演仍是現場和劇組各部分辦公室的本家兒要溝通渠道。在導演部分內部,你要明白地知道后續的拍攝打算及內容,并可以或許實時和服化道以及特別結果部分溝通確認。服化道部分的工作時候,以及演員的化妝時候,都是由第二副導演來規劃和通知的。同時現場的群眾演員辦理也是由第二副導演負責的。
在國內的建造語境中,這個工作根基是由服化道副導演和現場演員副導演來配合分管的。這種工作模式必然會有信息溝通和流程跟尾上的問題,最常呈現的就是群眾演員的辦理問題。
第二副導演還需要負責擬定布告單,并分發給所有演員和工作人員。但在國內拍攝情況下,這個工作是由「劇組統籌」負責的。
無論由誰來完當作這個工作,這個布告單在打印分發之前,必需要由第一副導演查抄確認。
【以上是針對「第一副導演」這個崗亭的粗略描述,算是拋磚引玉,但愿有更多的專業片子人士可以或許彌補和豐碩這個會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