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教父,三代歌神,四大天王,譚張梅陳,回看華語樂壇三十年,黃金時代已然落幕。
收集時代讓豎子當作名,創作和唱歌都變得廉價。新生一代在“神曲”的圍城中當作長。
我有時會為00后們擔憂。
1
1971年頭,噴鼻港無線電臺上線了一檔名叫《雙星報喜》的節目,負責籌謀本家兒持的是兩個親兄弟。兩人一個嚴厲,一個詼諧,嘲諷時弊,整體氣概詼諧而不低俗,很有親熱感。節目開播后大受接待,很快就風靡噴鼻港。
后來兄弟兩人決議為節目打造一首本家兒題曲,哥哥將游歷宿世界歸來寫的英文詩翻譯過來,譜曲后由弟弟用粵語加以演繹。
那時的本家兒流音樂有是本土的粵劇和舶來的英文風行歌。粵劇唱腔委婉,在老一輩眼中最為文雅;英文歌多是翻唱歐美風行原曲,是那時的年青人的最愛。而粵語歌被認為是低俗、販子的音樂,難登大雅之堂。
但沒想到這首粵語歌在不雅眾中反應極好,1974年,這首歌被收錄在專輯《鬼馬雙星》中,一經刊行大受接待,好評如潮。
后來這首名叫《鐵塔凌云》的歌曲被稱為噴鼻港粵語風行音樂的開山之作,演唱者許冠杰也被稱為粵語歌的開山祖師。
圖 |許冠杰的歌 俚、雅兼具
那一年,大夫宿世家身世的羅大佑還在臺海說神聊的醫科大學里讀書,那時他正在寫一首歌。
大學時代,他每年寫一段,一共寫了五段。
1981年,當羅大佑第一次當作為音樂建造報酬張艾嘉建造唱片的時辰,他把大學時花了五年寫的歌翻了出來。
這首叫《童年》的歌讓張艾嘉在臺灣樂壇占有了一席之地。
第二年,羅大佑刊行小我專輯《之乎者也》,收錄了《鹿港小鎮》、《戀曲1980》、《工夫的故事》等作品,一經推出,就在臺灣樂壇激發強烈回響。
那時正值臺美決絕,臺灣已經退出結合國,與大陸的的關系也降至了冰點。羅大佑隨后推出專輯《將來本家兒人翁》,此中一首《亞細亞的孤兒》在開首中寫道: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抽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眸子有白色的驚駭
西風在東方唱著哀痛的歌曲
……
歌中隱喻了臺灣這個小島在國際場面地步中飄搖不心猿意馬、沒有依靠的近況,引起了大量臺灣人們的共識。
亞細亞的孤兒羅大佑
也就是那張專輯,掀起了羅大佑用一支筆匹敵一個時代的序幕。
2
1985年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現場,林子祥演唱了串燒歌曲《十分十二寸》,掀起了全場的高潮。
這首歌是林子祥以游戲心態,將那時風行的幾十首作品編排在一路而當作。此中一句歌詞“thanks!Thanks!Monica!”在那時的年青人中最為風行。
這句歌詞出自張國榮的《Monica》。
《Monica》是噴鼻港第一首粵語快歌,一經推出就掀起了勁歌熱舞的風潮。縱不雅噴鼻港風行音樂,《Monica》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張國榮在磨礪七年,憑借此歌奠基了天王巨星的地位。
然而那次頒獎禮的本家兒角不是張國榮,而是另一位那時如日中天的歌手。那一年,譚詠麟三首歌入選“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當作為當晚的最大贏家。
整個80年月,是譚張爭霸的年月,兩人領跑噴鼻港樂壇,一時之瑜亮。
那時唱片店的老板為了刺激歌迷采辦,會在店前擺上一個小黑板,上面及時更新著譚、張二人的專輯銷量。那時的追星比此刻的還要狂熱,兩邊歌迷間互相仇視,互相毀謗。
在公共場所,張國榮唱歌時,譚詠麟的歌迷會發出大片的噓聲,而譚詠麟屢次獲得音樂大獎則被另一方的歌迷質疑花錢買獎。加上媒體在一旁煽風焚燒,雙方歌迷之間打斗的事務也時有發生。
圖 | 張國榮和譚詠麟暗里關系其實不錯
1985年某個夜晚,臺海說神聊的一個小酒吧里,一群熱愛音樂的青年在喝酒,他們回望過往,將萬千感傷一人一句的寫在一張鋪開的煙盒上。
后來這個煙盒被放進音樂建造人羅大佑的口袋。
1986年是宿世界和平年,羅大佑但愿仿照《we are the world》錄制一首呼吁和平的公益歌曲。他將煙盒上的歌詞譜曲后,邀請臺灣、噴鼻港、馬來西亞等各地幾十位歌星配合來演唱。
這首名叫《明天會更好》歌曲推出后,當即紅透了東南亞。
統一年的5月,海說神聊京工人體育館進行了一場百大歌星演唱會。崔健一個褲腳高,一個褲腳低,以玩宿世不恭的混子形象呈現在大師的面前。
帶著對那個時代精力和物質的詰責,他嘶吼般的唱出《一無所有》,宣示了中國搖滾的降生。
一無所有崔健
30年后,這首歌被某位首富在公司年會上演唱,令所有網友唏噓不已。
圖 | 中國搖滾教父崔健
這首歌后,萬達履歷了難熬的兩年
1988年,譚詠麟頒布發表不再介入任何音樂獎項的評選。
同年,張國榮錄制了《緘默是金》,借歌明志。第二年,張國榮封麥。
3
譚張之后,噴鼻港樂壇呈現一段時候的真空期,本錢的力量差遣新的巨星呈現,四大天王橫空出生避世。
張學友是繼許冠文、譚詠麟之后的第三位“歌神”,也是四大天王中最具實力派唱功、影響力最大的歌手。據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那時他的唱片銷量排名宿世界第二,僅次于邁克爾·杰克遜。張學友歌路很廣,既有《吻別》、《一千個悲傷的來由》這樣的舒緩情歌,也有《餓狼傳說》、《頭發亂了》近似的彭湃快歌。
劉德華以影視劇當作名,但在音樂上也收成了一批粉絲。90年月的劉德華陽光俊朗,吸引著從蜜斯姐到老阿姨所有雌性生物。他的作品多以積極陽光的正能量歌曲和情歌為本家兒,演唱了如《一路走過的日子》、《感謝你的愛》、《忘情水》等經典代表作。90年月,劉德華起頭進入內地,他也當作為了第一位海報貼遍全中國的天王巨星。
伴舞身世的郭富城在舞技方面較著高于其他三位。他節拍感極佳,在舞臺上表示斗膽,是噴鼻港勁歌熱舞的代表人物。那時《對你愛不完》中標記性的“對你愛愛愛愛不完”的動作,風頭完全不亞于現在的“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黎明外形文質彬彬,最具有文藝氣質,他的前期作品也多是密意條目條目的情歌。90年月中期,噴鼻港從日韓引進了電音舞曲,很受接待。黎明改換路線,翻唱了幾首電音歌曲,“黎式電音”一度大火。
從那起,四大天王才算真正的平起平坐。
90年月的海報終結者
90年月,四大天王幾乎包辦了所有音樂獎項,不僅僅是在大中華地域,在日韓、東南亞地國度也受到極端追捧。
4
1997年發生了良多事。那一年噴鼻港回歸,在人平易近大禮堂晚會上,四大天王和群星同臺演唱,全國人平易近一睹了四位天王的風度。
1997年,十八歲的周杰倫在父親的鼓動勉勵下,加入了臺海說神聊星光電視臺的娛樂節目《超等新人王》,演唱了一首本身寫的歌《夢有同黨》。本家兒持人吳宗憲感覺這位年青人很有潛質,就把他邀請到了本身的公司做音樂助理。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眼睛有很小,措辭聲音不大的年青人,在十年后當作為了全亞洲唱片銷量最高的巨星,沒有之一。
從那天起,周董起頭考驗全國人平易近的漢語聽力
1997年,春節聯歡晚會還不那么廉價,是全國人平易近春節必備的娛樂項目。
昔時晚會上的一首《相約九八》,當作為了春晚汗青上最當作功的歌曲之一。而演唱者那英和王菲,是后來唯二的紅遍兩岸三地的內地女歌星。
那一年,汪峰已經從中心音樂學院結業,他正在為唱片公司簽約的事而發愁。
在此之前,他和幾個同窗用大學的門商標作為名字組了一個樂隊,叫“鮑家街43號”。一天晚上,汪峰因為樂隊找不到簽約公司表情很差,他走到開國門的天橋上,看著四周來交往往的車輛和擁擠的樓群,路邊有轟鳴的壓路機和乞討的男孩,他俄然感受糊口了20多年的海說神聊京看起來有些目生。
當晚他一夜沒睡,寫出了《晚安,海說神聊京》。
晚安海說神聊京鮑家街43號-鮑家街43號
他穿上了皮褲,改唱通俗和風行,被歌迷攻訐為搖滾的叛徒,是很后來的事了。
2003年,全亞洲50余家電臺配合播放了周杰倫的新歌《以父之名》,8億人配合收聽,在收集還不甚發財的年月,這樣的音樂盛況可以說是空前絕后。
新千年之后,人們把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羅志祥并當作為“新四大天王”。而在噴鼻港,陳奕迅當作為樂壇新起之秀,大有接過歌神衣缽的意思。
80、90后的年青人上中學時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在自習課上偷偷用mp3聽著周杰倫、陳奕迅、林俊杰、王力宏的歌。
我很光榮本身也是聽著這些人的歌長大。
5
我有時會為00后擔憂。
客歲在演唱會上,劉德華黯然退場。那一刻,我俄然大白,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已然落幕。
手機的呈現帶來了音樂傳布上的革命,此刻年青人再也不消像以前那樣省吃儉用去音像店買磁帶或CD。聽歌釀成了一件不再需要支出當作本的事,于是歌也起頭變得廉價。
近幾年更是一地雞毛。我們聽到是毫無底蘊的古風,無病呻吟的平易近謠,虛假的搖滾,土味的RAP,和各類自覺得是的改革。
于是陷入一種令人吊詭的近況:詞曲作者不知道本身在寫什么,歌手不知道本身在唱什么。
今夜太漫長,今兩股癢癢。
——《離人愁》
剽竊的事先放一邊,“夜太漫長”和“兩股癢癢”,李袁杰唱歌的時辰,確定大白本身想表達的是什么?
你說你喜好森女系,而我多了一個G
就像love,去失落一半變loli
——《佛系少女》
“為什么多了一個G”以及“love去失落一半怎么變的loli”當作為本年樂壇的兩大未解之謎。
枕風宿雪多年,
我與虎謀早餐,
……
你的笑像一條惡犬,
撞亂了我心弦。
——《盜將行》
若是說文言白話雜糅的“為虎謀早餐”還不太好判定是前衛仍是故弄玄虛,那“你的笑像一條惡犬”這樣讓人摸不著腦筋的比方,無疑是強行押韻的垃圾話。
還有那有戈壁的處所就會有的同條目駱駝;壓上人命做賭注、也和魔鬼跳過舞的海草;人人背的倒背如流但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生僻字歌……
回首2018年的風行歌,抖音等一眾平臺當作為滋養神曲發展的膏壤。而這些榨干了也擠不出一絲情懷的神曲,像一座圍城包抄著00后、10后。孩子在洗腦的旋律和不知所云的歌詞中頻頻輪回,逃也逃不脫。
同事老李說,他剛上小學的女兒每次照鏡子城市問上一句:“魔鏡魔鏡告訴我,我的鎖骨在哪里?”
6
之前和一位讀者聊天的時辰,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此刻華語樂壇沒有天王級的巨星了?
此刻各類綜藝選秀層出不窮,稍不留心就跟不上風行的節拍,刷屏的神曲的也呈現不少,但依然感受沒有一位歌手可以擔得起“天王巨星”的稱號。
各個流量明星演唱會一場接著一場,新歌在美國的音樂榜單都霸榜了,可把他們叫做“天王”,他們的粉絲都覺得你在嘲諷他們。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榜單,叫做“2018亞洲新歌榜年度十大金曲”,如下:
有聽過一半以上的么
十大金曲,TFboys獨有七席,黃子韜兩首,鹿晗一首。有趣的是,但我一首沒聽過,為了避免我目光如豆,我把這個榜單發給同事看,他們也都暗示一首沒聽過。
回首一下我手機里的歌單,仿佛已經好久沒添加新歌了,聽來聽去仍是那些經典老歌。每隔一段時候就會冒出來新的神曲,也會聽一聽,但把它插手歌單,總感受對不起本身的咀嚼。
為什么此刻華語樂壇沒有天王級的巨星了呢?
提出這個問題的讀者是個00后,他告訴我,他很憧憬曩昔巨星輩出的年月。
這里是馬路青年,老不倫不類青年人堆積地,也是一本面標的目的青年群體的電子雜志。用怪異的角度去挖掘當下賤行的文化和現象,并從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元化視角進行解讀,擅長用犀利的角度、提綱契領的言辭戳破表相。
若是你感覺有點意思,接待來公家號找我嘮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