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從有文字可查的記實來看,殘虐人世至少2500多年了。直到今天,它每年在全球造當作的滅亡例數仍有5萬多人,但分布率有差別,約90%的狂犬病發生在亞洲和非洲。據WHO估量,被狂犬病風行地域籠蓋影響的人數達到25億。
中國的發病數居宿世界第二位,近十年來每年跨越2000人,僅次于印度,屬于狂犬病嚴重風行的國度之一,而各省份風行水平也紛歧。
狂犬病病毒有什么特點?
狂犬病病毒屬于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狂犬病病毒屬(Lyssavirus)。這個分類很有特點也很好記:彈狀病毒科是指病毒的形態很象槍彈,而狂犬病毒屬則利用了Lyssa這個名稱,它在希臘神話中是黑夜女神Nyx的女兒,代表“瘋狂”的鬼魂。
它并不耐熱,100攝氏度時2分鐘就可滅活,它也害怕紫外線、強酸、強堿,通俗消毒劑如70%酒精、0.01%碘液,1~2%番筧水也能輕松殺滅它們;可是,它卻很耐寒耐干,零下70度也能存活數年。很多傳染了狂犬病毒的野活潑物可以在滅亡前的長時候內排出病毒,而且在發病后還能存活很長時候。幾乎所有溫血動物均能傳染狂犬病病毒,但人與人之間的一般接觸不會(傳染后發病前幾天到發病后有機遇傳染);冷血動物不會傳布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怎么導致人發病的?
凡是環境下,狂犬病病毒無法穿過完整的皮膚,但可以經由過程傷口或者粘膜直接進入體內。它們對神經組織有壯大的親和力,侵入傷口后會先在肌肉感觸感染器的神經纖維中大量滋生(暗藏期),然后再侵入四周大量分布的末梢神經,沿看神經軸索逆行奔襲到腦部、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侵入期),最后再從中樞系統標的目的四周神經擴散并侵入各器官組織中,此中尤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經上皮處的數目最多(擴散期)。因為神經受損,患者可呈現響應神經支配的功能異常癥狀,好比吞咽及呼吸堅苦、怕光怕水怕風、唾液排泄增多及情感波動、高熱、頭痛、吐逆、腱反射消逝、癱瘓等神經系統癥狀。新聞中報道的那個案例,患者曾呈現生殖器的異常勃起及射精,就是狂犬病毒加害到節制勃起和射精的神經系統導致的。
當病毒加害到心臟神經節后,病人就可呈現心血管系統功能雜亂,最后常死于呼吸輪回衰竭。
狂犬病必然是被狗咬了才得的嗎?
不是。好比美國CDC數據,他們的狂犬病多由蝙蝠咬傷引起。事實上,狂犬病毒更多是暗藏在臭鼬、狐貍、浣熊、蝙蝠這些易感宿本家兒體內,可是這些動物較少接觸人類。犬類只算是狂犬病毒的暖和宿本家兒,被傳染比例不算高,尤其是在打針了疫苗之后;人也不是狂犬病毒的易感宿本家兒,即使被狂犬咬傷,被傳染的機遇也只有15-20%擺布,若是能實時採用準確的醫學處置,可以將這15%的傳染機遇大幅下降。
我的狗已打了疫苗,被它咬傷了可以不消到病院處置嗎?
宿世衛組織最新的狂犬病專家磋商陳述中已有謎底:“…咬人動物有狂犬病疫苗接種史并不克不及確保該動物沒有狂犬病…因為接種方式不妥或疫苗質量欠安、動物健康狀況差、一次劑量的疫苗接種并非必然能給犬供給永遠的庇護等原因,動物疫苗可能掉效…風行地域的表露,應當即進行表露后免疫…”是以,被咬后仍是別僥幸了。
狂犬病怎么防?
若是初次表露在狂犬病毒中,應盡早接種狂犬病疫苗。今朝國際上有兩套疫苗打針方案:
一是“2-1-1”方案,初次應在被咬傷后24小時內打針兩針疫苗,即當天需在左、右臂各打1針,接著在第7天、第21天再別離打1針,共就診3次,打針4針;
二是“5針法”,應在被咬傷后當天(0天)、3天、7天、14天、28天稟別接種1針狂犬疫苗。
這兩種方式結果半斤八兩,但顯然方式一更便利些。
若是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再次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只需繼續執行本來接種程序即可,不需要增添接種次數。
但若是在打完疫苗6個月到1年內再次被咬傷,該當于0天和3天各接種1劑疫苗;在1-3年內再次被咬傷,應于0、3、7天各接種1劑疫苗;跨越3年者就要全程接種疫苗了。
WHO最新發布了狂犬病專家磋商會議陳述中出格強調:“表露后免疫中,一周內完當作前3劑疫苗的打針是預防的關頭”。
打了狂犬疫苗就能100%避免發病嗎?
不是。狂犬病的暗藏期犬牙交錯,從5天至數年不等,而初度接種狂犬疫苗一般需7-10天體內才能發生足夠多的狂犬病抗體,所以即使實時打針了疫苗,仍可能會呈現未比及抗體呈現就發病的環境。是以,只有在狂犬病疫苗的根本上再結合利用狂犬病免疫球卵白才能起到周全的籠蓋庇護感化。
因為現實上傳染5天就發病的環境很少,我國統計大都在2~3個月內,平均66.9天。且暗藏期長短受春秋(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被咬傷后發病較早,平均39天)、傷口深淺(深比淺的暗藏期短)、入侵病毒數目及毒力有關,所以并非人人均需打針狂犬病毒免疫球卵白。
一般建議打針的只是那些被嚴重咬傷的患者、咬傷不嚴重可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咬傷頭面部的患者、被較著焦躁不安的動物或被沒有本家兒人的流離狗致傷的患者。若是患者屬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初次打針時候距被咬傷時候跨越48小時,初次劑量應加倍。
狂犬病怎么治?
狂犬病是一旦發病,滅亡率幾乎100%,但也有破例:2004年,美國曾有當作功治愈狂犬病的案例:一名15歲少女因為被蝙蝠咬傷而傳染狂犬病病毒。發病后第6天,大夫用藥物使她處于昏倒狀況,讓其身體在維持根基功能的同時自行斷根狂犬病病毒,并經由過程使她的腦部處于深度休眠狀況以削減病毒對神經系統的危險。治療一周后,病人血液和腦脊液中發生了高滴度的狂犬病抗體,跟著病毒的逐漸斷根,節制深度昏倒的藥物起頭減量,使患者逐漸恢復知覺。這種帶有半斤八兩高風險的治療方式稱作“密爾沃基療法”。
但這一病例還不足以確定密爾沃基療法對于狂犬病治療的有用性。此后,美國和南美一些國度一向測驗考試治療狂犬病病人,但少少獲得當作功,迄今全球只有5名未接種疫苗的狂犬病患者經這種療法治療后康復。抱負結果的原因很可能是這些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對狂犬病病毒的抵當力較一般人強,也有可能是他們傳染的病毒毒性較弱。
現代醫學承認一種藥物是否有用需要大樣本雙盲對照試驗;而對于某些難以實施雙盲對照試驗的手術/療法,則常經由過程不雅察患者是否達到改善或痊愈的指標進行,更關頭的是這種手術/療法是否具備可反復性,若是當作功率低是難以獲得高強度保舉的,沒法子,現代醫學就是這么率性,不會對偶然蒙對的當作就沾沾自喜。是以,可以這么說,固然密爾沃基法是今朝獨一治愈過狂犬病的療法,但狂犬病今朝仍是無法治愈的疾病。
(圖:史上第一個被治愈的狂犬病患者Jeanna Giese于2011年在希萊克蘭大學結業時擁抱怙恃 。jsonline.com)
參考文獻
《WHO狂犬病專家磋商會議陳述》(2013)《狂犬病表露預防措置工作規范》(2009)《大夫手記:治愈狂犬病》.《舉世科學》2007年第5期
作者:昡鐡重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