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山東有一項數據引起了省表里人們的注重:生齒凈流出量。
2017年,山東生齒天然增加101.2萬人,但全省常住生齒增加僅為59.2萬人,全省生齒流出達40萬人。這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不解。到了2018年,山東天然生齒增加60.96萬,常住生齒增量僅41.2萬,又流出了19.76萬。

本來每年流出了半斤八兩于新增生齒三分之一的人
堂堂經濟第三大省,每年對稅收還做的正進獻,山東對勞動力就這么沒有吸引力嗎?
山東無論若何還在前列
固然唱衰山東已經當作為現今輿論圈的一種余興勾當,但張口就來批判一番山東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今朝山東固然趕上了成長僵局,但其作為中國經濟前列省份的地位仍然沒有擺蕩。
GDP總量就不說了,山東持久占有全國第三的位置,而且領先第四名浙江2萬億擺布,浙江一時半會是追不上的。當然GDP總量的決議身分有良多,汗青慣性、省域幅員、生齒總數等城市組成影響,純真的比力沒有意義。
不外山東生齒1億,浙江生齒5700萬
其實山東人均是比浙江低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時辰看增速就顯得很主要了,這是揭示經濟活力最直不雅的指標。
和人們印象中山東經濟增加障礙的刻板印象分歧,按照積年全國和各省統計年鑒數據,山東的經濟增速始終是比力強勢的,一向連結著優于全國平均的表示。在省域比力中,山東和廣東、江蘇兩強也連結著有序的競爭,在部門年份還能表示出更強勁的增加。
本家兒要年份各省經濟增速

2010年后較著的增加下滑也并非山東一省的環境。在全國經濟換擋的大布景下,山東表示仍然優于全國平均程度。就算是2015年今后,山東處所縣域經濟深陷債務危機的丑聞爆發,山東成長乏力的評價越來越多,山東仍然連結著高于國度程度的經濟增速,始終和廣東、江蘇兩強連結同步。
在人均GDP方面,山東也持久領先全國平均程度,優勢龐大,并且短期來看并沒有較著下滑的趨向。當然在這方面,山東的表示就較著不如平易近富程度更高的浙江、福建等地了。但在海說神聊方各省里,山東仍然是為數不多強于全國平均程度的省份。
2010-2018,山東與全國人均GDP

總的來說,山東的經濟表示強于全國各省,是海說神聊方省域行政單元中最強的力量。也是以,山東也是為數不多每年對國度財務做出正進獻的海說神聊方省份。
下面這張表是客歲對國度財務做出凈正進獻的一級行政單元。其實一共也只有九個,又以三大直轄市和粵蘇浙閩等南邊省份為本家兒。山東固然排名不高,但也上交了5000多億收入,用于全國規模的補助調節。能進入正進獻榜的省市,在中國的地位不言自明。
2018年部門省份對全國財務凈進獻比力

可見在全局性的成長程度上,山東仍然是勢頭比力強勁的省份。想要留住本土著土偶才,山東仍然有其他只有明星城市,而無更多配套城市和成長根本的省份所不具備的優勢。
山東增加的奧秘
其實山東早期的崛起,最根本的前提之一,就是復雜的生齒盈利。
山東財經大學趙凱麗研究顯示,鼎新開放元年1978年,山東的從業生齒就占到了總生齒的50.6%,為2969.8萬人。此后這一數字不竭增加,到2015年已經達到了67.5%,6632.5萬人。勞動聽口比例如斯之高,山東企業從來也沒有碰到過用工荒的問題。
半斤八兩于全英國的人不分老幼配偶孺都介入勞動...

山東人還擅長儲蓄。即使到了消費經濟極為發財的今天,山東人仍然不喜好消費。本年上半年的家庭人均消費榜單已經出爐,山東以以9525元排名第13,尚不到平均值。比擬之下,其GDP總量全國第3、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全國第9,多出來的錢都被儲蓄了。


復雜的儲蓄量讓處所本錢市場的運作也比力良性,在曩昔幾十年里,山東很少碰到真正意義上的錢荒。事實上從1978年到2016年,山東的本錢形當作總額和固心猿意馬本錢形當作總額年增加率別離達到了17.8%和18.3%,企業擴張一向比力順遂。
而在曩昔幾十年,山東企業擔當的本家兒如果工農業方面的出產,本錢對這些財產的投入結果比力可控,投資總額與經濟增加之間形當作正相關,是以山東的經濟增加也能在本錢不竭注入的大布景下不竭維持高增加。尤其是工業類出產,山東自1990年以來,第二財產占比就從未低于40%,甚至一度接近60%,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省。
山東近年來三大財產增添值
(數據來自國度統計局)

但不竭堆高的生齒和本錢,也只能對工業出產發生明白的促進感化了。自2008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機促使中國各地思慮將來的成長偏向,山東也起頭提高第三財產的占比。
然而第三財產的成長并不是純真依靠本錢和人力就能取得當作果的,山東也恰是從這個時辰起頭增加掉速,呈現內部差別分化的。
省內東部但愿之地
其實山東在這方面的地輿情況和政策優勢不克不及說不敷。
2011年,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成長規劃》,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本家兒的國度成長計謀。該經濟區定位于現代海洋財產、科教區,是國度海洋經濟鼎新開放先行區,最終要求率先告竣建當作小康社會的方針。
藍色經濟區的陸上規模,包羅青島、煙臺、濰坊、淄博、東營、日照六市,以及濱州的兩個濱海縣。這也就是山東全數的域內沿海地域了,再加上這些陸上國土對應的海域,構成了一個籠蓋了膠東半島和其他部門地域的寬泛區域。
也就是山東的整個沿海部門

相關試點沒有放在上海、廣東、浙江等南邊經濟活躍地域,而是放在了山東,顯然有調節南海說神聊方成長不平衡,促進山東經濟外標的目的性的目標。
而膠東半島,在90年月到2010年擺布,本就是經濟外標的目的性很高的地域。
1984年,青島和煙臺就當作為了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許可標的目的外資投資者供給自力的稅收優惠、財產結構、用地優惠等,是80年月鼎新開放最重磅的行動之一。對于膠東半島上的城市來說,來自海對岸日韓兩國的外資投入一度是促進經濟增加的本家兒要動力,甚至拉動了全省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在2007年達到了35.13%的峰值。
14個沿海開放城市
山東占了兩個

此中影響最大的還要數韓國企業,在全省的外資占比一度達到了25%擺布,韓企最多時達到萬余家。在煙臺,中韓財產園引進了大量韓企,韓國當作為了該市最大的商業伙伴、最大的外資來歷國、最大的進口物資來歷國,年商業額早在2014年就沖破了100億美元。
然而外資究竟結果是沒有豪情的利潤殺手,韓企放在中國的本家兒如果機電類代工財產線,隨時可以犧牲。跟著中國人力當作本增高,韓企撤離山東也當作為了大勢所趨。就在煙臺-韓國商業額沖破100億美元的昔時,有媒體報道,韓企以每年削減500家的速度分開了山東。

這并紛歧心猿意馬是壞事,因為人力當作本增高的背后,其實是藍色經濟區的勞動力本質在上升。
山東財經大學李凱月綜合了山東省統計年鑒和生齒普查,得出了藍色經濟區的勞動力學歷比重。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勞動力,從2002年的16.77%上升到了2016年的38.50%。同時小學以下低受教育程度的勞動力比例也降到了20%擺布,人力布局逐漸趨于發財地域的狀況。

與此同時,該研究對藍色經濟區各縣級單元的勞動聽口環境進行統計后還發現,2000年~2016年時代,藍色經濟區的適齡勞動聽口處于增加態勢。16年來的勞動聽口增加達到了2.47%,達到了2760.32萬人。
濰坊坊子區、奎文區、煙臺萊山區、福山區的增加幅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以上。
這可能是本地人都沒有料想到的逆勢增加。山東的勞動聽口和人才,其實有很強的內部轉移趨向,省內工具部的優勢差距也正在逐漸拉大。
并且此刻青島不但是第一海港
還會當作為一個主要的鐵路樞紐
當作為膠東半島的一個陸上進口

若是我們把勞動聽口和生齒本質兩項重合考查,會發現山東東部一些地域在省內的優勢已經很是較著。尤其是青島,其市南區、市海說神聊區、黃島區、嶗山區、李滄區的生齒增加和受教育年限增加都強于藍區平均程度,在全國也排名前列。
可見藍色經濟區,尤其是此中的青島、煙臺、濰坊三市,本就是在省內自由競爭下的勝出者,對省內助才有必然的吸引力。這是那些讓山東人發生危機感的中西部省份所不具有的先發優勢。同樣是塑造明星城市圈,山東的這些沿海地域本不會輸給鄭州、武漢、西安、當作都等城市。
不外山東沿海城市若是不克不及好好整合的話
靠一個青島仍是遠遠不敷的

當然對于山東來說,經濟方面令人擔憂的還有其他一些身分,好比對本錢和金融市場的盲目樂不雅,給今天帶來的后遺癥。
也許,山東最終能找到本身塑造明星經濟圈的道路,恢復往日的輝煌。
作者:賀探長
校稿:貓斯圖 / 編纂:養樂多
*本文內容為作者供給,不代表地球常識局立場
END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