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現代糊口中,我們似乎已經健忘瞻仰星空。若是停下慌忙的步伐,記起頭頂的這片星空,將會詫異地發現,曾經璀璨的星河已然磨滅,最多只有零散幾顆敞亮的星星在夜空中閃灼。
猶記得,曩昔的晴朗夏夜,天空中布滿繁星。還有一條淡淡的銀河綿亙天際,牛郎星和織女星隔著銀河遙相呼應,四周天區還有一顆敞亮的恒星——天津四,這三顆亮星構成了夏日星空的“大三角”。
那么,為什么此刻都看不到銀河了呢?滿天繁星哪里去了呢?
事實上,滿天繁星并沒有真的消逝,銀河也依然高懸于天空中,只是我們此刻所糊口的情況讓星空變得十分暗淡,致使我們看不到璀璨的星河。具體而言,本家兒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大氣污染。天沒有幾十年前那么藍,并且時常仍是灰蒙蒙的,這是由人類排放出的大氣污染物所導致的。在這種環境下,大部門星光會被大氣顆粒反射和接收,只有少部門敞亮天體發出的光才能達到地面。
第二個原因是光污染。為了知足人們在夜間勾當的需要,照明是必不成少的。從人造衛星拍攝到的地球夜景來看,地球上大部門有人糊口的處所都有嚴重的光污染。人造光源可以讓星光黯然掉色,只有少部門的亮星才能肉眼可見。
在大氣污染和光污染的配合感化下,星空早已不像昔時那么璀璨。不外,星空并沒有消逝。既然是人造污染導致星空暗淡,只要我們遠離這些處所,去往人類勾當較少的山區,夢幻的星空依然在那邊等著我們。
在偏遠山區,可以很輕易經由過程肉眼看到銀河以及滿天繁星,這是筆者在本年在蒲月份不雅星之時所拍攝到的銀拱:
此時,銀河升起的角度不高,可以看到銀河就像拱橋一樣跨過天邊。跟著角度逐漸升高,銀河將會橫跨兩側天際,十分壯不雅。
銀河最亮的區域為人馬座地點的天區,銀河系中間就位于此。這四周存在良多星云,固然肉眼幾乎看不見,但經由過程天文千里鏡可以拍攝到它們,這是筆者用口徑15厘米的牛頓反射式千里鏡所拍到的星云,累計曝光時候20分鐘:
上圖的左側是礁湖星云(M8),右側是三葉星云(M20),它們距離地球大約4100光年。在這兩團星云中,存在豐碩的氫氣和氦氣云,它們不竭堆積形當作新的恒星。
固然銀河系中間存在密度極高的恒星,但經由過程肉眼并不克不及看到。這是因為銀河系的星際空間平分布著稠密的星際塵埃,它們會反對從銀心傳來的可見光。
但經由過程穿透性更強的紅外,可以看到十分敞亮的銀心,這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千里鏡在紅外波段所捕獲到的銀心畫面:
除了銀河與亮星之外,肉眼還能看到一些敞亮的星團,最聞名的當屬昴星團(M45),這是筆者所拍攝到的,累計曝光時候2.75小時:
昴星團位于440光年之外,肉眼看起來只有幾顆恒星,但它其實包含了多達3000顆的年青恒星,它們的春秋大都只有1億年。
此外,肉眼還能看到銀河系之外的星系,海說神聊半球最輕易看到的是25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M31),這是筆者所拍攝到的,累計曝光時候1小時:
這是筆者在2019年不雅星所拍攝到的一些天體和星空:
星空并沒有消逝,它還在那邊靜靜地期待我們去瞻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