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是一種利用壓力將圖像從某種準備好的、有墨水的表面轉移到接收表面的裝置,如紙張或布料。它是現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允許書籍批量生產,有助于鼓勵信息的傳播。盡管前人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第一臺真正的印刷機是約翰內...
印刷機是一種利用壓力將圖像從某種準備好的、有墨水的表面轉移到接收表面的裝置,如紙張或布料。它是現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允許書籍批量生產,有助于鼓勵信息的傳播。盡管前人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第一臺真正的印刷機是約翰內斯·古騰堡于1439年發明的。

蒸汽動力印刷機允許報紙的大規模出版。
印刷機的發明是很大程度上受到歐洲,特別是中產階級對書籍需求不斷增長的鼓舞。由于買不起用羊皮紙手寫的極其昂貴的書籍,而這些書的價格可能高達一棟房子或一個農場的價格,受過閱讀教育并想自己閱讀的學生也買不起。盡管當時存在螺旋壓力機,在中國被廣泛使用,真正的印刷機是一項新穎的發明,它有助于降低成本,使那些有點錢的人可以買到書。

第一臺真正的印刷機是約翰內斯·古騰堡在1439年發明的。
古騰堡在沖壓和鑄造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而不僅僅是結合了現有的技術,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許是一種用鉛、銻和錫合金鑄造型鋼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從模板中快速鑄造型鋼,降低成本,使型鋼能夠更均勻。他還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油基油墨,取代了木版印刷中使用的水性油墨,這種油墨的使用時間要長得多古登堡在他的印刷機上印刷了許多書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古登堡圣經》,其中48本仍然存在。

到20世紀50年代,活版印刷基本上被工藝印刷所取代。
在19世紀,印刷機又一次進化,大型鑄鐵印刷機取代了早期的印刷機,使更大的表面能夠被覆蓋,同時所需的力也更小。后來,蒸汽機被用于消除對一個能夠印刷1臺以上的人操作機的需要,每小時100頁。蒸汽印刷機開始了大眾報紙的時代,這反過來讓大眾變得更加識字,并保持對當代事件的最新報道。隨后,滾動印刷機每天可以印刷數百萬頁,使報紙的發行量真正大起來。
到了20世紀30年代,印刷機已經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效率,允許低成本、大批量的印刷,這使書籍印刷變得更加經濟實惠,從而允許印刷更多不同主題的書籍20世紀使書籍變得更加易讀,印刷成本也更高。例如,膠印機將原版印刷品轉移到軟橡膠墊上,然后將其印在紙上,形成可讀性更強的文本。膠印仍然是現代圖書出版的主要印刷方式,盡管數字技術在成本方面,他們開始接近膠印,但他們創造大量頁面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匹配,一些手工書籍仍然繼續用傳統的活版印刷機印刷

膠印用于制作書籍、宣傳冊、名片、海報和許多其他類型的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