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機,又稱留聲機,是一種用來播放錄音的電子設備。乙烯基留聲機記錄放在錄音機的轉盤上,以恒定的速度旋轉,聲音通過沿著錄音機螺旋槽的觸針或針再現。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錄音機是最常用的音頻播放設備,即使在21世紀初,錄...
錄音機,又稱留聲機,是一種用來播放錄音的電子設備。乙烯基留聲機記錄放在錄音機的轉盤上,以恒定的速度旋轉,聲音通過沿著錄音機螺旋槽的觸針或針再現。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錄音機是最常用的音頻播放設備,即使在21世紀初,錄音機仍在繼續使用,托馬斯·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唱片播放機的工作原理是將唱針沿著唱片中的螺旋槽引導。當唱針沿著這條軌跡移動時,槽中的變化會導致唱針振動。這些振動通過電喇叭放大,再現錄制的聲音。

從20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錄音機是最常見的音頻播放消費設備。
托馬斯·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一種在錫箔圓筒上播放唱片的機械收放機。平唱片盤是埃米爾·柏林提出的一項創新。隨著電力的引入,唱片播放器誕生了。
早期的唱片以每分鐘78轉的速度旋轉,這意味著它們演奏得很快,而且可以沒有太多的音樂。一張直徑為10英寸(25厘米)的78張唱片,每一面可以容納大約3分鐘的聲音——通常只夠錄制一首歌或其他短唱片。
到1948年,長播放唱片(LPs),12英寸(30厘米)的磁盤以每分鐘33.33轉的速度移動,每邊可以容納多達45分鐘的聲音,已經成為流行在此期間,音質也有了顯著改善,高保真(高保真或高保真)錄音消除了早期錄音的大部分嘶嘶聲和失真。帶立體聲揚聲器和錄音機的高保真錄音機充分利用了這些最新的創新。
盡管唱片廣受歡迎,個人歌曲仍有需求。45,一個7英寸(18厘米)的磁盤,按每分鐘45轉的速度播放,顧名思義。這些更小,更便攜的45可能是便攜式錄音機興起的原因。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小型輕便留聲機在青少年中特別受歡迎。
在20世紀70年代,其他格式的留聲機開始挑戰錄音機的統治地位。磁帶,先是八聲道磁帶,然后是盒式磁帶,提供了與LPs相似的尺寸,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便攜性和更好的耐用性。它們也擺脫了唱片在顛簸時跳躍的傾向,這意味著錄制的音樂可以在車內播放。
不過,直到20世紀80年代光盤的興起,這些唱片開始從商店中消失。到了20世紀90年代,唱片和唱片播放器變得很難找到。盡管如此,仍然有少量的需求,到了21世紀初,懷舊和利基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唱片播放器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