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由于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短暫地自由化了,為此,蘇聯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進行了嚴厲的鎮壓,最終以"正常化"的名義入侵并接管國家。這一事件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它標志著對蘇...
                    
                    
                        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由于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短暫地自由化了,為此,蘇聯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進行了嚴厲的鎮壓,最終以"正常化"的名義入侵并接管國家。這一事件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它標志著對蘇聯的抗議和異議時期,很像1980年波蘭的團結運動和1956年的匈牙利起義。

盡管取得了早期的成功,蘇聯最終還是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起義。
布拉格之春的事件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隨著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微妙變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ek)上臺執政,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領導人。杜布切克準備了一長串對政府不滿的清單,并于1968年2月開始推行新聞自由等自由主義政策。民眾對此反應積極,在布拉格之春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年輕人投擲自制導彈,并試圖與俄羅斯坦克交戰。

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年輕人投擲自制導彈,并試圖與俄羅斯坦克交戰。
隨著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氣候開始解凍,蘇聯變得越來越不安。到了初夏,黨的官員擔心失去對該地區的控制,他們援引了華沙條約,為了鎮壓捷克斯洛伐克的民粹主義起義,8月21日與幾個盟國發動了一次入侵,100多人在入侵中喪生,而支持改革的政治領導人被帶到莫斯科,取而代之的是對蘇聯友好的官員,他們迅速推翻了改革
布拉格之春之后,許多公民經歷了長期的斗爭和殘暴。在蘇聯統治下,公民權利受到嚴重限制,許多人生活困難,許多持不同政見者和沮喪的年輕人在布拉格之春后逃離捷克斯洛伐克前往西方,有時在逃亡過程中面臨相當大的危險,捷克斯洛伐克國內也發生了對蘇聯占領的廣泛抗議。
布拉格之春期間,許多藝術家和作家變得非常活躍,他們記錄了布拉格之春的事件,鼓舞了民眾。這些人中的許多人后來在蘇聯的統治下被鎮壓,引起了周圍藝術支持者的注意世界。從自由化政治到占領國的顯著轉變也增加了西方人對共產主義的不滿。許多西方共產黨員對布拉格之春的事件感到非常不安,他們開始質疑自己對共產主義理想和價值觀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