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爾·馬基雅維利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一位政治哲學家,雖然他也是一位音樂家、詩人和劇作家,但他最著名的著作《王子》中所描述的"目的證明了政治的手段"這一哲學思想在今天最為人所銘記現代世界的操縱,盡管哲學家強...
尼克爾·馬基雅維利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一位政治哲學家,雖然他也是一位音樂家、詩人和劇作家,但他最著名的著作《王子》中所描述的"目的證明了政治的手段"這一哲學思想在今天最為人所銘記現代世界的操縱,盡管哲學家強調實用主義而不是無情。事實上,在他有生之年,
馬基雅維利安(Machiavellian)指的是一種理論上的政治制度,在這種制度中,權力是通過獲得而不是繼承的。
麥地奇家族,包括皮耶羅二世和美第奇,于1494年被逐出佛羅倫薩的君主政體,就在尼克爾·馬基雅維利進入政界的同一時期。
1469年5月3日,馬基雅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他在一個政治動蕩時期長大,25歲時成為一名書記員,他自己也進入了政治界。同年,1494年,佛羅倫薩成為一個共和國,將美第奇家族逐出了國門君主制。馬基雅維利在議會中獲得了一個處理外交和軍事事務的職位,他的工作將他帶到法國和阿拉貢的皇家法庭和羅馬教皇的位子上。塞薩爾·博吉亞(Cesare Borgia)于1502年掌權。據信,塞薩爾·博賈(Cesare Borgia)是這位哲學家的部分依據,他是王子馬基雅維利于1503年至1506年掌管佛羅倫薩民兵。1512年,美第奇人重新掌權,第二年他因陰謀罪被捕。他受到酷刑,但最終獲釋,馬基雅維利于1527年6月21日去世,他在佛羅倫薩郊外的私人莊園寫作在《王子》中,馬基雅維利用他個人的觀察和古代文獻中的例子討論了獲得和維持政治權力的有效途徑。這本書沒有討論理想統治者的性質或政府形式,哲學家強調,統治者所使用的任何方法都應該以國家的福祉為最終目標,并對他認為可以接受的取得控制權的方式加以限制。"目的證明手段"是對其哲學的過分簡化。馬基雅維利強調實用主義和現實主義,承認理想并不總是可行的。
馬基雅維利的另一部主要著作《提圖斯·利維前十本書的論述》,借鑒早期羅馬歷史,討論共和國作為一種政治制度的性質和優越性,一些學者認為這部著作比王子更真實地反映了他的政治哲學。
-
發表于 2020-07-15 11:15
- 閱讀 ( 851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