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自己貨幣形式的游戲和持續虛擬世界中,參與者用真實世界的美元購買虛擬貨幣,這在虛擬世界中產生了一種綜合經濟。 化身代表虛擬世界中的人在游戲中,用戶可能會購買武器、秘密、角色或工具。其他虛擬世界不是為游戲...
在使用自己貨幣形式的游戲和持續虛擬世界中,參與者用真實世界的美元購買虛擬貨幣,這在虛擬世界中產生了一種綜合經濟。

化身代表虛擬世界中的人在游戲中,用戶可能會購買武器、秘密、角色或工具。其他虛擬世界不是為游戲而創建的,而是為了模擬現實生活中的社區。在這些虛擬世界中,參與者可能會購買衣服、土地或企業。考慮到許多在線用戶游戲和虛擬社區有成百上千的用戶在交互、購買和銷售,基本模型在每個虛擬世界中形成一個綜合經濟體,其中一些方面反映了現實世界的經濟狀況一些專家擔心,用戶可能會將太多的真實世界資金投入到一個綜合經濟體中,而忘記了購買并沒有實際的對應物。
商業周刊雜志在虛擬世界社區《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介紹了一位房地產大亨,他每年在現實世界里賣虛擬土地賺了幾十萬美元。當然這是個例外,它說明了有多少人愿意將辛苦掙來的現實世界現金投入到一個綜合經濟體中,對于那些從未體驗過虛擬世界的人來說,這個概念無疑聽起來很奇怪為什么用真美元換"假美元"?"答案很簡單:虛擬世界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地方。一旦對虛擬世界感興趣,用戶就會開始認同他或她的化身和世界本身。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用戶希望在虛擬世界中出類拔萃,區分或沉迷于自己,維基百科指出,2004年12月,恩特羅皮亞項目(Project Entropia)上的一個島嶼以虛擬美元的價格出售,相當于26500美元的真實世界美元(USD),而一個注定要成為夜總會的虛擬空間站的售價相當于10萬美元,而綜合經濟為創造現實世界美元的全新方式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在一個綜合經濟體中購買的任何東西都會遭受損失而得不到補償。現實世界的法律沒有跟上虛擬世界所產生的獨特環境,使虛擬世界成為計算機時代的"狂野西部"。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投入虛擬世界是一種社會逃避,而且,對合成經濟的投資很可能是一種罪惡的快樂,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值得每一分錢的罪惡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