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計算機安全時, 算法 這一術語的用法與數學中的用法不同,例如,它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下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法論。在計算機安全中,它指的是密碼算法,它是加密消息時要遵循的一系列過程或規則。算法可以更簡單也可以更復雜,而...
當談到計算機安全時,
算法這一術語的用法與數學中的用法不同,例如,它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下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法論。在計算機安全中,它指的是密碼算法,它是加密消息時要遵循的一系列過程或規則。算法可以更簡單也可以更復雜,而更復雜的算法更難破解。AES代表高級加密標準,AES算法是Rijndael算法的另一個名稱,它是在AES標準中選擇使用的

計算機算法可以更簡單也可以更復雜,更復雜的算法更難破解Rijndael算法是在一次國際競爭中被選入AES的。當考慮更換數據加密標準(DES)時,該標準(DES)只有55位密鑰長度,而且被認為速度慢,對處理器要求很高,因此邀請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密碼學家提出了一種先進的AES算法,即開發AES算法。該邀請是在1997年發出的,并考慮了來自11個國家的團隊提出的21份意見書。2000年,Rijndael算法被選為AES算法,這就是為什么AES有時被稱為AES算法(Rijndael)
Rijndael-發音不同為/RAIN dahl/或/RINE dahl/——是由兩位開發者Joan Daeman和Vincent Rijmen的部分名字組合而成的。該算法基于他們共同開發的一種叫做
Square的早期算法。新的AES算法是一種塊算法,數據處理采用128位塊。但是DES的密鑰只有56位,而Rijndael的密鑰可能是128、192或256位。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擔心新算法的安全性,一直有人試圖破解它。美國政府在2000年選擇了AES算法來處理非機密的敏感文檔。2003年,AES被新的歐洲簽名、完整性方案所采用,同樣在2003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決定將AES的最高位密鑰用于絕密文件。Internet密鑰交換(IKE)也使用AES算法將密鑰傳輸給接收者以對消息進行解密。AES還用于Internet協議安全(IPSec),即用于在web上進行身份驗證和加密的安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