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測試是一種假設性的測試,用來確定機器智能是否可以像人類一樣進行對話。這個測試是以二戰時期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Alan Turing)編出來的名字命名的。這個測試是一個以人類為中心的測試,也就是說,它一般不測試智能,但...
圖靈測試是一種假設性的測試,用來確定機器智能是否可以像人類一樣進行對話。這個測試是以二戰時期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Alan Turing)編出來的名字命名的。這個測試是一個以人類為中心的測試,也就是說,它一般不測試智能,但是僅僅是像人類一樣交談的能力。早期的,現在被駁斥的暗示是測試客觀智能。然而,可能存在一種僅僅不會說人類語言或理解人類對話的人工智能。圖靈測試是以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命名的圖靈測試有三名參與者——兩名受試者和一名法官。其中一名受試者是人,另一名是計算機。這兩名受試者都隱藏在法官的視線之外。他們通過純文本渠道與法官交流。評委的角色是確定哪個文本通道對應于人類,哪個文本通道對應于人類與計算機相對應。如果法官不能確定這一點,那么計算機就通過了測試。著名發明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正在進行一場價值1萬美元的賭注,以確定人工智能能否在2029年前通過圖靈測試。每年都會有一個獎品頒給在圖靈測試中表現最好的聊天機器人。一些聊天機器人,如伊麗莎和愛麗絲,已經稍微出名了,但是還沒有一個能夠成功模仿人類。這個測試的第一個正式實例是羅布納獎(Loebner Prize)的形式,它將向提交獲獎人工智能的人獎勵10萬美元(USD)。年度競賽通常在紐約市舉行。著名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軟件先驅米奇·卡普爾(Mitch Kapor)在一個AI是否能在2029年前通過圖靈測試的問題上打賭1萬美元。庫茲韋爾相信一個會,而卡普爾認為沒有人能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可能需要具備一般的智能,也就是說,能夠像人類一樣快速學習并在對話中遵循微妙的語言暗示。這樣一個人工智能理論上也能夠勝任許多需要對話的工作。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將成為一個巨大的事件,讓許多人相信這臺機器是真正智能的
-
發表于 2020-08-06 19:19
- 閱讀 ( 1419 )
- 分類:電腦網絡